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化螟种群时间动态预测模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图形显示系统组成的二化螟种群时间动态预测模拟系统,此系统可进行全省区域内二化螟种群时间动态的模拟测报绘图和种群时间动态影响因子分析。系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灵敏度分析表明,预测的各地一代发生期比较接近田间际发生期,计算绘出的全省各地地发育进度和发生代次能反映出各地区域的基本发生趋势。地理海拔,早稻收割,耕作制度等都将影响种群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二化螟自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稻作对照,研究了杂交稻二化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二化螟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因世代不同而异。同一世代,杂交稻二化螟世代存活率和种群趋势指数高于常规稻二化螟。杂交稻二化螟主要死亡虫期是蚁螟孵出至侵入期,其次是3、4龄期,影响种群变动的关键虫期是蚁螟孵出至侵入期。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1995年以来金坛地区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方法,从冬后基数调查、灯诱成虫数量、秧田期与大田期的防治药种、成熟期考察等几方面分析了二化螟种群的消长动态,总结了二化螟的测报与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水稻播种期和移栽期对主要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影响,2006—2007年在浙江北部嘉兴单季稻区进行了4个移栽稻播种、移栽期和3个直播稻播种期对本地越冬的病虫(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种群动态和为害程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种期是影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重要因子,随着单季晚稻播种期的推迟,二化螟、灰飞虱和纹枯病的发生和为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明显减轻。适期播种(5月底至6月初)是控制本地越冬的二化螟、灰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害虫发生期预测中,发育进度预测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依据气候条件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始盛蛹时的虫龄分布,可以预测非越冬代的化蛹进度,但是不能预测越冬代的化蛹进度、温度、光照、湿度、食料是影响二化螟发育进度的主要因素,环境不同,其发生发展的特点必然不同。非越冬代所处的环境比较稳定,而越冬代所处的环境变化很大,在经历了短日照与低温的冬季之后,到翌年化蛹时,特别是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的种群正好碰上气温多变的季节,这是引起它化蛹进度波动大而不易预测的重要原因。为了弄清外界因素对越冬滞育的二化螟生理上的变异,进一步了解越冬代二化螟化蛹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种群动态分析及改进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1995-2000年田间灯下诱蛾对二化螟种群数量的调查分析显示,由于冬季气温逐年上升、种植结构的改变、稻草还田及机刈留茬高等原因,致使二化螟种群数量逐年上升、各代发生期提早、盛发期延长、发蛾峰次增加,且使不完全4代成为完整4代,导致稻田螟害加重,为此,提出了控制二化螟越冬的群体基数、控制秧田螟害、调整防治适期和选用对口农药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1~2006年二化螟测报资料分析,单双混栽区二化螟种群演变规律为越冬代、三代蛾量大幅上升,而一、二代蛾量则大幅下降,即一、四代发生为害加重,二、三代发生为害趋轻,其种群结构消长呈谷形曲线,全年二化螟虫发生为害与二、三代螟虫种群发生量密切相关,明确越冬基数上升、越冬成活率提高、受虫比变化幅度大、生育期与发生期吻合度改变、高秆品种推广是形成单双混栽区水稻二化螟种群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性诱剂诱杀农作物害虫技术是近几年来广泛推广应用的绿色控害技术。为探索水稻二化螟发生区利用性诱剂诱捕的地理区系差异机制,明确二化螟性诱剂的配比类型,验证昆虫性信息素控制水稻二化螟探索田间应用技术,2010年在桂林双季稻区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捕水稻二化螟试验,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可见,二化螟性诱剂是防控水稻二化螟很有效的措施之一,还可应用于水稻二化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准确反映出水稻二化螟各代成虫盛期、高峰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北京和福州两个地理种群滞育诱导、低温存活、过冷却点和滞育幼虫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北京种群在22℃、25℃和28℃下滞育诱导的临界光周期分别为13 h 55 min、13 h 44 min和13 h 6 min,显著长于福州种群的12 h 35 min、12 h 30 min和12 h 25 min。采自于北京的田间种群滞育幼虫过冷却点达-15.13℃,显著低于北京实验种群(-8.28℃)和福州实验种群(-7.60℃),表明自然环境的调节与诱导作用和滞育幼虫的抗寒性高度相关。在-25℃~-10℃测试范围内,随着温度下降,二化螟滞育幼虫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但不同种群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在相同低温下北京实验种群的半致死时间(LT50)长于福州种群,表明随着地理纬度的上升,二化螟种群的耐寒性增强。二化螟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体重差异显著,滞育幼虫体内含水量低于非滞育幼虫,但蛋白质及糖的含量均高于非滞育幼虫,表明幼虫体内蛋白质、糖和水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25-15328,15372
[目的]研究分析宣州区1996~2010年二化螟发生特点,探讨最佳防治策略。[方法]利用宣州区近15年水稻二化螟历史资料,从种植制度、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二化螟发生态势呈"鐘"形变化。1996~1999年种群数量提升期,2000~2004年快速发展期,2005~2007年发生程度快速下降期,2008~2010年为种群轻发期,但局部表现重发。种植制度的调整和栽培方式的变化是形成这一虫情特点的主要原因,气候因素引起这一总体趋势的局部震荡;氟虫腈等农药广泛使用是导致2005年后二化螟虫口数量快速下降的重要因素。[结论]二化螟的防治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持续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Rep-PCR分子指纹对2003~2004年采自贵州7个地区22个县(市)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在83%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被划分为87个单元型,17个宗谱。从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的组成与分布来看,时空特性表现较为明显。在空间上,各地区既有相同的优势单元型和优势宗谱,又有自己的特异性单元型与宗谱,且各地区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该地区的水稻品种布局相关;在时间上,不同年度的稻瘟病菌在遗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亲缘关系,各年度的特异性宗谱因当年水稻品种的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湖南省是中国主要的双季稻种植区之一,2014年湖南水稻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中国籼稻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研究湖南省双季稻区早稻和晚稻潜在产量特征,明确潜在产量、实际产量以及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方法】论文基于湖南省1981—2010年气候资料、水稻作物资料、土壤资料及产量统计资料,对ORYZA v3进行调参和验证,选用决定系数(R2)、D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评价指标来评价模型调参验证的结果。然后利用调参验证后的ORYZA v3模型并结合Arc GIS软件模拟分析湖南省双季稻的潜在产量时空分布特征,再结合双季稻实际产量,分析早稻和晚稻产量差绝对值及相对值过去30年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明确研究区域双季稻的产量可提升空间。【结果】(1)调参验证后的ORYZA v3模型对研究区域早稻和晚稻的出苗—穗分化、出苗—开花、出苗—成熟的时间(天数)以及产量具有较好模拟效果,可用于湖南双季稻潜在产量模拟研究。(2)1981—2010年间湖南省早稻和晚稻潜在产量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为研究区域中部的武冈和邵阳等地,低值区为南部的丘陵地区;研究区域内东部地区双季稻潜在产量稳定性略高于西部地区,早稻潜在产量稳定性高于晚稻。研究时段内早稻和晚稻潜在产量随时间呈降低趋势,且晚稻潜在产量降低速率更快。(3)研究区域内双季稻产量差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区域内北部地区早稻和晚稻产量差最大,表明该地区双季稻产量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西南部地区双季稻产量差小于北部地区,且早稻产量差最小而晚稻产量差相对较大,即西南部地区晚稻产量可提升空间大于早稻。研究时段内湖南省早稻和晚稻产量差均呈缩小趋势,且晚稻的产量差缩小速率大于早稻。【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平均气温的升高使得双季稻潜在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品种的改进、栽培技术进步及生产投入增加,实际产量不断增加,研究时段内除个别站点(道县、沅江等)外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差均呈减小趋势。研究表明湖南省双季稻区内早稻产量差普遍高于晚稻且其随时间缩小的速率小于晚稻,这是由于早稻生长季内日照时数增加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正效应可以部分抵消温度升高的负效应。同时,早稻产量差呈现增加趋势的站点多于晚稻,因此湖南省双季稻产区早稻产量提升空间较晚稻大。  相似文献   

13.
对水稻不同生育期中性昆虫数量、种类以及时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H86CpTI和CK稻田上,中性昆虫消长变化趋于一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性昆虫与天敌的相关性表现为跟随性,与害虫存在互补性.说明中性昆虫在稻田食物网中有很强的调节作用,是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宁乡县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2008~2010年宁乡县回龙铺镇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008至2010年白背飞虱灾情有逐年增强趋势;早稻田间白背飞虱若虫、成虫数量呈“翘尾型”,晚稻向背飞虱田间若虫数量呈“昂首型”,成虫呈现“首尾双峰型”;全年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高峰主要集中在早稻灌浆期-乳熟期和晚稻拔节期-孕穗期以及蜡熟期.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概述了地统计学在昆虫种群时空动态分析中的基本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省通州市和安徽省凤阳县稻纵卷叶螟23个各世代种群时间格局的结构特征和自相关性,并对历年各世代的种群数量进行了模拟估计。结果表明:种群每世代的累计蛾量和高峰日蛾量在一定世代间隔内均存在着自相关性,当世代间隔超过一定距离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两地区种群世代间的影响范围和作用程度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考察、白背飞虱监测、室内分子鉴定等方法调查研究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概况,掌握了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发生的面积、发生程度、水稻品种感病性、介体昆虫种群动态等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在湖北省长江沿线的荆州、孝感、咸宁、黄石、鄂州、黄冈等地的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水稻品种普遍感病,该病毒病已随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从南方水稻种植区传播至处于长江流域的中部水稻种植区,并有进一步向长江以北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70个气象台站1971~2004年共34 a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计算了各地每一天引起水稻高温热害的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机率,分析了发生机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各地高温热害不同等级风险期的起始、终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并据此把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划分成不同等级的高温热害区域,对各区域提出了躲避高温热害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福寿螺种群的结构,为了解其数量动态、发展趋势和评价福寿螺的控制效果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双季稻种植区设置12个面积为100 m2的试验小区,对稻田养鸭、施杀螺剂和施茶籽饼这3种控螺方式下福寿螺种群的螺级结构及性比进行分析,并与未采取控螺措施的空白区进行对比。【结果】施杀螺剂可有效地控制稻田福寿螺幼螺的数量,但不利于对成螺的控制;施茶籽饼可有效地控制苗螺,但对中螺和成螺的控制效果较差。与稻鸭区和空白区相比,施杀螺剂和茶籽饼处理区各螺级组配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早稻生长期间。对稻鸭区而言,福寿螺种群在早稻生长期间以成螺为主,整体上属于下降型种群,其控螺的效果优于晚稻田。福寿螺种群内的雌雄比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同一时间内,不同控螺方式下种群间雌雄比的差异也比较大。施螺药区和施茶籽饼区,福寿螺的雌雄比相对较高,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较大变幅。【结论】稻鸭共作可对稻田福寿螺种群进行持续控制,且对幼螺和中螺具有较好的控效,但不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在抽穗期赶鸭上田后,需根据田间的具体情况,配合其它措施以控制福寿螺种群在后期的繁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垦优2000是以中国首批优质米品种“京越1号”为骨干亲本,与两个优良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配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突出特点是既保持了河北省品种株型优良,丰产性好的特性又提高了品质性状。适宜冀东、冀中等一季稻区种植。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早播早插调控合理的群体和注重后期的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0.
加快粳稻发展,进一步做强湖北省水稻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家水稻产业发展趋势和湖北省水稻产业发展的高度分析了湖北省粳稻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湖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提出了湖北省发展粳稻的目标、重点种植区域及促进粳稻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