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罗非鱼越冬池投放一定量的革胡子鲶进行保种和春季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罗非鱼和革胡子鲶的越冬成活率分别为76%和90%。革胡子鲶经春季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孵化,受精率为85% ̄92%,孵化率为80% ̄82%。当年苗种经养殖,年底出塘规格500g左右,具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小东 《农技服务》2007,24(5):118-118
介绍了北方地区利用塑料大棚养殖革胡子鲶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金宗 《北京农业》2008,(11):33-34
1鱼类越冬时的生理特点 鱼类(北方养殖越冬品种多为4大家鱼,而广东珠三角地区除养殖越冬品种4大家鱼外,还有一半是热带、亚热带鱼类:罗非、淡水白鲳、革胡子鲶、泰国野鲮、土鲮鱼及塘虱等)冬季要在4.5℃的水体中度过漫长的6个月(此是指北方地区,而热带、亚热带鱼类大都要死亡,  相似文献   

4.
革胡子鲶的早繁及纱框承卵福建省水产所(350005)孟欣华革胡子鲶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其卵属粘性卵,在催产过程中,由于亲鱼发情追逐,会使大量卵脱落沉底堆积而影响孵化出苗。可用加温强化培育方法使其越冬早繁;用纱框承卵漂浮孵化,提高...  相似文献   

5.
革胡子鲶属热带、亚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降至8~C以下时就会引起死亡。对温度的敏感决定了它不能在广大北方地区自然越冬.造成每年9、10月份集中上市.货贱价低,而其余时间货紧价昂。采用冬春囤养技术会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条件下,对革胡子鲶幼鱼对本地胡子鲶残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体重比例不同的两种幼鱼,本地胡子鲶的死亡率会随着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两种胡子鲶的幼鱼大小达到一定比例时,死亡率就会随比例的增大而变小.(2)放养密度高低、是否有充足饵料对日死亡率影响显著.(3)温度和光照对革胡子鲶的残杀行为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4)有无遮蔽物对革胡子鲶的残杀行为影响很小.说明高密度养殖、是否有充分的饵料、温度和个体大小的差异是导致胡子鲶幼鱼发生残杀行为的主要原因,光照会诱发和促进残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革胡子鲶(Clarias gariepinus)、本地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及其杂交个体F1的血清转铁蛋白(Tf)的多态性。结果表明,3种鲶鱼均出现2个Tf区域,即Tf一区和Tf二区,革胡子鲶在一区的表达量最高,且没有缺失现象;3种胡子鲶受3个等位基因控制,本地胡子鲶出现4种表现型,革胡子鲶与杂交个体只有2种表现型,Tf杂合体基因型均大于纯合体基因型;血清铁浓度:革胡子鲶>杂交个体>本地胡子鲶,铁饱和度:革胡子鲶>本地胡子鲶>杂交个体。说明革胡子鲶具有更强的耐低氧能力,更能适应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8.
革胡子鲶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又名埃及胡子鲶,是一种优良的热带鱼类.革胡子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等优点,尤其是它无肌间刺,人们称之为"无刺鱼".我国已加入WTO,革胡子鲶具有诸多的加工优势,用其制作的生鱼片、软包装罐头等食品在国内外市场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胡子鲶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子鲶在池塘中可自然繁殖,但繁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无法满足种苗需要,故需要进行人工繁殖.几种胡子鲶的工人繁殖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埃及胡子鲶能群体产卵,其余的品种必须严格1:1配对,分别在不同的催产池中产卵.下面介绍埃及胡子鲶的人工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埃及胡子鲶属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原产尼罗河水系,我国于80年代引进。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一般个体重0.5~1公斤,重的可达2.5公斤左右,饵料充足时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此外,它还具有易繁殖、耐低氧、耐密养、适应性强等特点。埃及胡子鲶属底层鱼类,性  相似文献   

11.
对大口鲇和革胡子鲇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大口鲇体长范围34.1-44.2 cm,体长/体高为5.1,体长头长为4.75,头长眼径为14.6,革胡子鲇的体长范围41.8-49.6 cm,体长体高为6.56,体长头长为4.65,头长眼径为13.71。运用传统测量法和框架法(Truss)共同测量分析,为研究鲇科鱼类种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革胡子鲶生长激素基因原核表达体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了革胡子鲶生长激素基因成熟肽的cDNA序列,将该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RSET-A,构建重组质粒pRSET-mGH,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进行表达。[结果]革胡子鲶生长激素成熟肽cDNA序列全长534 bp,编码1个由17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长激素成熟肽,分子量为20.28 kDa,等电点为5.93。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目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27.41 kDa,主要以非可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沉淀中。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高达细菌沉淀蛋白总量的36.8%。[结论]该研究为革胡子鲶生长激素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温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86-12887,12918
[目的]探究杀虫双、杀虫单有机氮农药对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将革胡子鲶仔鱼置于不同浓度的2种杀虫剂溶液中72 h并观察其中毒症状,对革胡子鲶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革胡子鲶幼鱼对杀虫双和杀虫单的安全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杀虫双24 h LC50为272.367 mg/L,安全浓度为96.640 mg/L,属于低毒级;杀虫单24 h LC50为59.688mg/L,安全浓度为7.360 mg/L,属于中毒级。[结论]为安全合理地进行人工育苗的水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革胡子鲶消化系统形态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进行了革胡子鲶消化系统的大体形态及显微结构初步研究。革胡子鲶食道较一般鲤科鱼长,食道上皮除复层扁平上皮外,还有复层柱状和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中有嗜酸性细胞。胃明显,贲门部和胃底部固有膜中有胃腺,由单一的细胞构成。肠较短,肠上皮主要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其间有分散的嗜酸性颗粒细胞。肠壁肌层均由平滑肌构成。肝左右二叶,胰为弥散型。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DMRT1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黄颡鱼DMRT1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黄颡鱼成体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DMRT1基因cDNA序列全长1 381bp,其中5′端非翻译区30bp,3′端非翻译区454bp[不包括poly(A)],开放阅读框885bp,编码29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黄颡鱼DMRT1基因与革胡子鲶同源性最高(为81%),与黑鲷、虹鳟、斑马鱼、青鳉的同源性分别为60%、59%、64%和52%,与小鼠、人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42%和44%。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DMRT1基因在黄颡鱼胚胎发育阶段及胚后发育的1~51d仔鱼均有表达,且在胚后发育的第31天表达量最高;在成体,只在雄性精巢中特异性表达,其他组织均无表达,且性腺发育阶段的Ⅳ期精巢表达量最高,表明该基因可能在黄颡鱼雄性性腺的形成或功能维持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越冬调查和二化螟性诱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收割方式(机械收割、人工收割)和稻茬处理(翻耕、板田)对二化螟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收割板田区二化螟越冬虫量最大,冬前和冬后越冬虫量高达2672和2457头/667m2,机械收割后翻耕种菜区越冬虫量最小,且各处理区二化螟性诱剂诱捕量和冬后越冬基数成正相关关系,机械收割板田区诱捕二化螟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诱捕量,平均每盆诱捕二化螟高达53头;剥秆调查表明机械收割区有虫株的单株虫量和存活率显著高于人工收割区,可能与机械收割区的稻茬高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收割区有关,这说明降低稻茬收割高度和稻茬翻耕处理有利于降低二化螟越冬虫量。  相似文献   

17.
以草鱼(Cyprinus idellus)、鲤鱼(C.carpio)和埃及胡子鲇(C.lazera)幼鱼为试验对象,添加鱼粉组为对照组,添加6%提纯的大豆球蛋白(Glycinin)组为试验组,设计成2种等氮(草鱼30.06%,鲤鱼36.02%,埃及胡子鲇40.05%)、等能(草鱼16.15 MJ/kg,鲤鱼15.26 MJ/kg,埃及胡子鲇15.86 MJ/kg)的半精制饲料。饲养6周后,解剖鱼体,迅速固定肠道的前、中、后段,制作肠道组织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Olympus显微镜采集图像、Image pro-plus 6.0分析图像中的累积光密度。结果表明:Glycinin在草鱼前肠累积光密度显著高于中肠(P<0.05),与后肠差异不显著(P>0.05);鲤鱼前肠累积光密度显著高于中肠(P<0.05),后肠累积光密度极显著高于中肠(P<0.01),前肠与后肠差异不显著(P>0.05);埃及胡子鲇中肠累积光密度显著高于前肠(P<0.05),后肠与前肠、中肠差异均不显著(P>0.05)。Glycinin在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前、中、后肠分布规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肉食性鱼类前、中、后肠分布规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同一部位的Glycinin的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患腹水病的黄颡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有效防控黄颡鱼腹水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从患病濒死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及病灶等处分离出病原菌,然后通过人工感染试验、氧化酶试验及API 20NE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腹水病黄颡鱼的心脏、肝脏和腹水中分离获得3株优势菌株(090421A、090421B和090421C),分离菌株对斑点叉尾鮰、淡水鲨鱼、南方大口鲶和革胡子鲶等4种无鳞鱼也有很强的致病性,经API 20NE生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等1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氧哌嗪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青霉素、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复方新诺明、头孢噻吩、头孢氨苄、阿莫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克洛等12种药物不敏感.[结论]广西桂林市某水产养殖场黄颡鱼的腹水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引起,可选用先锋噻肟、菌必治、舒普深、盐酸沙拉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呋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方法]革胡子鲶消毒后用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全血细胞培养。通过对革胡子鲶血液的细胞培养温度、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温度等各种条件的筛选,建立起较成熟的革胡子鲶全血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的试验方法。[结果]5 ml培养基中加入0.2 ml全血,26℃下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6 h加入终浓度0.1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结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遗传变异、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草量、品质及越冬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刈割间隔时间增大,苜蓿产草量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P<0.05)上升,导致干草品质下降;其中以间隔25 d越冬率最低,仅为83.33%,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综合考虑,试验地区及同类生态地区间隔35 d刈割可获得高产草量、高品质的苜蓿干草,而且越冬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