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3种以福美双和戊唑醇为主要成分的玉米种衣剂进行田间防治丝黑穗病的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显著;种衣剂能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玉米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生产现状,选择8种高效种衣剂进行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差异显著,7.5%黑虫双全和63%福.克.戊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发病率低,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种衣剂。综合考评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比其他种衣剂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种衣剂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市场上常见的3种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显著;种衣剂有效地控制了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玉米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考评,黑败种衣剂的防效最佳,黑虫双全次之,立克秀最差。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择6种杀菌剂单剂,配制成种衣剂包衣,进行玉米丝黑穗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灭菌唑对玉米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种比1∶50包衣浓度下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92%,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田间接种、不接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在试验条件下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比较安全。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47%~60.3%;不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87.7%~96.2%,增产11.8%-15.6%。生产上推荐以药种比1:200为较佳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7.
在2007~2008年进行了10.2%福美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剂1∶40~60拌种,平均防治效果达90.65%~96.2%,增产16.50%~18.10%,且不影响玉米出苗。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省玉米长时间连作,农艺性状好但易感丝黑穗病,大面积连年种植造成土壤中丝黑穗病菌积累较多,加上春旱等气候条件影响,丝黑穗病发病率较高,目前对丝黑穗病防治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种衣剂进行防治。但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种衣剂防治效果不同。1998年~2000年三年时间我们承担全国玉米种衣剂包衣协作网试验。同时从省种子总站引进一些国外种衣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防治丝黑穗病效果好,并且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为选择新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以玉米组合7551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接种玉米丝黑穗病病菌以测定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对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玉米安全,可作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在生产上应用,建议28%灭菌唑悬浮种衣剂使用剂量为每100kg种子100~200mL·(100kg)-1。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11%福·戊种衣剂与玉米种子以1∶50拌种包衣,其防治玉米苗期病害效果为68.06%~84.20%,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害的效果为56.02%~78.45%,玉米增产的幅度为8.58%~33.70%。  相似文献   

11.
筛选、验证自行研制的种衣剂LDS1~5号在田间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实际防效,为种衣剂LDS的进一步研究、完善、定型及试验示范与推广提供试验依据,并与国内4种商品种衣刺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结果表明,种衣剂LDS有着很好的防效,尤其是种衣剂LDS4和LDS5更为突出,防效高达81.53%和85、60%,明显高于对照和其它各处理的防效;种衣剂LDS4和LDS5处理的产量最高,分别为4956.23kg/hm^2和5022.00kg/hm^2,比对照增产23.25%和24.88%,因此LDS4和LDS5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较理想的种衣剂。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主要为害玉米的雄穗(天花)和雌穗(果穗),一旦发病,通常全株没有产量。随着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丝黑穗病已呈发生蔓延的趋势。为筛选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药剂,我们用新疆振农种衣剂有限公司生产的20%克·福悬浮种衣剂,在伊宁县进行了田间……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系统侵染病害,病菌多在5叶前侵入玉米而引起发病。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危害。为了及时控制该病危害.涿鹿县农业局于2008—2009年进行了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药效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质量分数为6.9%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6.9%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m(种衣剂):m(玉米)=1:50],对玉米丝黑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77.17%,与对照药剂比较,差异不显著;对地下害虫平均防治效果为78.79%,与对照药剂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玉米苗期对丝黑穗病抗性机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11个不同抗性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种苗为材料对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reiliana)抗性机制作了初探。结果表明:冬孢子在感病的玉米材料胚芽鞘上的萌发率(13.23%~18.81%)显著高于在抗病的玉米材料胚芽鞘上的萌发率(6.60%~7.10%);感病材料幼苗中维生素C(Vc)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14.91~19.71mg/100g鲜重和4.23%~5.91%,显著高于抗病材料幼苗中Vc和总糖的含量(7.18~10.76mg/100g鲜重、2.52%~3.78%);且二者与冬孢子在胚芽鞘上的萌发率呈显著的正相关(r=0.8476,0.8612),揭示了玉米幼苗期抗侵入的固有抗性;受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后,幼苗胚芽鞘内表皮在0.53mol/L高渗蔗糖溶液中感病的玉米材料丧失质壁分离能力的细胞百分率高干抗病的玉米材料,高感杂交种“京黄417”胚芽鞘内表皮丧失质壁分离能力的细胞百分率最高(47.4%);抗病自交系Mo17最低(23%)二因此,冬孢子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上的萌发率,幼苗中Vc、总糖的含量,以及病菌侵入后胚芽鞘内表皮丧失质壁分离能力的细胞百分率可作为玉米早期抗丝黑穗病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在辽宁省的3个地区进行了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病虫害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7%呋喃丹 多菌灵种衣剂以1:50重量比包衣对玉米安全,可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平均防效分别达68.91%和71.35%,适宜在辽宁北部地区使用.质量分数为17%克百威 多菌灵 三唑酮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为54.26%,适宜在辽宁中部和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初琨 《吉林农业》2011,(3):75-75
为探索8.1%克·酮·戊唑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上防治丝黑穗病和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笔者做了8.1%克·酮·戊唑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上的田间小区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三种不同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表明,三种种衣剂防治丝黑穗病增产效果显著,但对出苗率有一定的影响;包衣玉米有效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减少了发病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而综合考量,三种种衣剂防治效果中中以黑败最优。  相似文献   

19.
玉米苗期室内菌土接种丝黑穗病菌侵染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高感丝黑穗病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材料,模拟大田环境在室内研究温度、土壤湿度、菌土浓度等因素对玉米苗期丝黑穗病菌侵染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借助PCR检测技术分析9种不同条件下病菌侵染率,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最优侵染条件;在优化的侵染条件下室内接种已知不同抗性级别的20份玉米自交系,并移栽到田间验证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接种丝黑穗病菌最佳侵染条件为土壤湿度20%,菌土浓度1%,20℃光照培养8 h和15℃暗培养16 h变温培养;20份玉米自交系室内接种后移入田间发病率均高于历年田间直接接种发病率,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优化并验证玉米苗期丝黑穗病菌室内侵染条件,可为研究该病室内快速鉴定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在我镇玉米生产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给玉米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该病是在玉米发芽期侵入的侵染性病害,一经感病,首先破坏雌穗组织,使雌穗变成一个黑粉包,致使发病株无收。本文根据及多年观察及防治试验结果分析总结,介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