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不同种植年限人参地土壤中放线菌的生态差异,分离筛选有较好防效的生防放线菌。【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及皿内琼脂块法,对采自黑龙江省铁力市小兴安岭南麓桃山、石长不同种植年限(1,5和7年)人参地土壤样品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测数及拮抗放线菌筛选。【结果】①在石长样点,种植5,7年人参地土壤的放线菌总数和链霉菌数量分别为106×105,193×105CFU/g和41×105,83×105CFU/g,其年份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单孢菌及未鉴定放线菌数量分别为11×105,20×105CFU/g和54×105,90×105CFU/g,其年份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现出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放线菌总数、链霉菌数量及小单孢菌数量均呈增加趋势。桃山样点从高氏1号培养基上分离到的放线菌总数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与石长样点类似,但高氏1号培养基上的链霉菌数量和小单孢数量及腐殖酸琼脂培养基上的链霉菌数量和放线菌总数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少。②在筛选出的271株放线菌中,有108株对人参土传病害靶标病原菌有拮抗性,约占全部筛选放线菌总数的40%;在桃山样点,从种植1年人参地土壤筛选到的对5株靶标病原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株数,分别约为种植5年人参地土壤的2.2~12倍,表现出种植年限愈长的土壤中拮抗放线菌株数愈少的变化趋势。③拮抗性较强的菌株有15株,约占全部放线菌的4%,其中以黄色类群较多。④供试土壤有机质及速效N、P、K含量能充分满足放线菌生长,与放线菌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pH与拮抗放线菌株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随种植年限增加,人参土传病害加重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变化,特别是与拮抗放线菌数量的减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植物枯、黄萎病具有较高生防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为深入开展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菌株。【方法】用平板稀释法,从采自广西、江苏、陕西等地特殊生境的5份土壤样品中分离放线菌;以西瓜枯萎菌、茄子黄萎菌、棉花枯萎菌作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和复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水琼脂平板法,测定入选菌株发酵液的活性,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5份采自特殊生境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53株放线菌,并从中筛选出JSC14、GXW1、GXC1、JSW5、JSW7等5株对所有靶标菌都有明显拮抗效果的菌株,其中JSC14菌株发酵液抑菌作用最强。对5株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JSC14和GXW1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为62.98%~95.3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9.52%~100.0%。经初步鉴定,菌株JSC14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白色亚群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菌株GXW1为拟诺卡氏菌属链孢拟诺卡氏菌(Nocardiopsis streptosporus)。【结论】获得2株对植物枯、黄萎菌有较高生防活性的土壤放线菌,为进一步探讨利用特殊生境中的放线菌控制土传病害提供了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对人参锈腐病、疫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土壤放线菌,利用平板稀释培养法从黑龙江省人参基地和西北地区分离获得578株放线菌,用琼脂块法初筛,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结果获得5株对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Act11、Act12菌株的拮抗效果尤为显著,Act12最大抑菌圈直径达20.15 mm,其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率最大为83.4%,对人参锈腐病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为99.8%。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获得对人参土传病害具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从患病人参根际土中分离筛选生防菌,并对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鉴定。[结果]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株,从黑龙江铁力农场患病人参根际土中筛选获得2株具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B59和X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2株生防菌对8种不同真菌的抑菌率平均达90%以上,初步研究表明B59和X1菌株可分泌抗菌活性物质。[结论]2株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59和X1菌株对人参土传病原菌具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盐湖嗜盐微生物资源及发掘菌株发酵液的农用和医药活性。【方法】采集达坂城区达坂城盐湖湖边的淤泥样品进行菌株分离鉴定,采用4种不同分离培养基,使用平板稀释涂布法结合16S rRNA进行分离鉴定;并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植物病原菌拮抗活性研究,用HepG2细胞增殖测定其抑制肿瘤活性。【结果】获得细菌18株,鉴定为14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为优势种群。有3株放线菌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其中菌株Tsukamurella sinensis DBC26和Nocardiopsis crassaminis DBC31有拮抗棉花枯萎菌活性,Streptomyces longispororuberDBC5有拮抗水稻恶苗菌活性。菌株DBC5、DBC9和DBC10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96.4%、91.8%和87.8%。【结论】达坂城盐湖细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且稀有放线菌种类较为丰富,并且其发酵液具有拮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辣椒根际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筛选可抑制辣椒枯萎病的生防菌,为绿色防控辣椒连作导致的枯萎病提供有效的生防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辣椒不同生长阶段的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再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并鉴定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拮抗菌株种类。【结果】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真菌50株,其中5株木霉菌株对尖孢镰刀菌有拮抗作用,对峙培养抑菌率为60.47%~78.04%,LJ06020803菌株的抑菌率最高,为78.04%,其不含菌体的发酵液抑菌率为40.92%;根据LJ06020803菌株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结论】菌株LJ06020803为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对辣椒枯萎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拮抗效果,可作为一种生防资源用于防治辣椒枯萎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老枞根际土壤分离可培养放线菌,获取潜在新物种,并筛选可可毛色二孢菌拮抗菌株。【方法】采用土壤稀释涂布法和三区划线法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放线菌菌株;通过比对16S rRNA基因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1)共获得81株不同放线菌菌株,分别隶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54.32%)、节杆菌Arthrobacter(27.16%)、微杆菌Microbacterium(11.11%)、北里孢菌Kitasatospor(4.94%)和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2.47%)5个属;(2)与已知模式菌株相比,相似度小于98.65%的潜在新种共有20株;(3)经可可毛色二孢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后,获得7株高抑菌活性链霉菌,其中链霉菌ON316885的抑菌率最高,达到63.92%。【结论】武夷山老枞根际土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深度挖掘研究的价值,其中一些链霉菌具有较高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新疆荒漠地区特殊生境中,分离筛选对动物病原菌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滤纸片法,对新疆荒漠盐碱土环境中分离到的412株放线菌的拮抗性进行筛选,并对其中拮抗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序列的分析鉴定,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筛选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39.6%的放线菌对所选的8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且随着靶标菌数的增加,拮抗比例减小;供试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拮抗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牛无乳链球菌Ⅰ、Ⅱ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Ⅰ、Ⅱ的抑菌效果平均为26.0%和22.3%。通过初筛和复筛得到1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性放线菌,经多相分类鉴定确定为链霉菌属的不同种,具体分类地位如下:XJ 6-2菌株为天蓝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fuscus),XJ 1-5-10菌株为粪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fimicarius),XJ 2-9菌株为灰平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planus),XJ 2-5-1菌株为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XJ 19-11菌株为变异链霉菌(Streptomyces variabilis),XJ 1202菌株为苍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luridus),XJ 1625菌株为微黄绿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idovirens),XJ 2-9-7菌株为库尔萨诺夫链霉菌(Streptomyces kurssanovii),XJ 617菌株为堆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massasporeus),而XJ 1-6-5菌株的序列相似度在98%以下,可能为潜在新种,需要进一步鉴定。【结论】新疆地区荒漠土中存在大量拮抗性放线菌,并且获得了10株对动物病原菌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放线菌。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和鉴定对人参锈腐病菌具有高效抑菌作用的拮抗放线菌,为生物防治人参锈腐病奠定基础。采用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高效拮抗放线菌,采用纸片法测定了菌株发酵浓缩液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菌种。结果表明: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出94株放线菌,其中20株为拮抗放线菌;通过复筛,筛选出2株高效拮抗放线菌YBUF5和YBUF7;这2株放线菌菌株及菌株发酵浓缩液对供试9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 2株放线菌菌株及菌株发酵浓缩液在温度15~25℃、pH为6时对人参锈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根据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YBUF5菌株和YBUF7菌株初步鉴定为生暗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caniferus)和湿链霉菌(Streptomyces humidus)。这说明筛选出的YBUF5和YBUF7菌株及发酵浓缩液不仅具有较宽的抑菌谱而且不同条件下对人参锈腐病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人参锈腐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并鉴定对苦瓜枯萎病具有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方法】从河南省南阳桐柏山景区采集土壤样品,先通过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获得细菌纯培养,再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获得1株对植物病原菌具有稳定抑菌活性的拮抗菌株TB17。【结果】试验分别测定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将菌株TB17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B17对苦瓜枯萎病菌生长抑菌率为49.03%,其稀释5倍和10倍的无菌发酵滤液对苦瓜枯萎病菌生长抑制率为63.96%和54.95%。拮抗谱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B17对苦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全蚀病菌等7株靶标菌都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结论】菌株TB17可以促进苦瓜生长,并对苦瓜枯萎病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达76.9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对人参主要病原菌具高效、广谱抑菌作用的生防真菌,丰富人参生防菌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吉林省2处采样地的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真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通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对人参链格孢菌(Alternaria panax)、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人参核盘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和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高效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真菌;利用传统形态学和rDNA-ITS分子分析技术对分离到的生防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400株真菌,其中有15株生防真菌对人参7种主要病原菌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特别是对立枯丝核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大于50%),且FSR-106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87.41%,下同);FSR-121对人参链格孢菌的抑菌作用最强(60.00%);FSR-74对腐皮镰孢菌的抑菌率高达67.48%;FSR-46对毁灭柱孢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率最大(66.67%和68.97%);FSR-97对恶疫霉菌及人参核盘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3.33%和66.67%)。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发现,15株生防真菌中有8株木霉属(Trichoderma)、3株青霉属(Penicillium)、1株曲霉属(Aspergillus)、1株附球菌属(Epicoccum)、1株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1株轮层炭壳属(Daldinia),其中FSR-38为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FSR-10、FSR-43和FSR-106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FSR-46为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FSR-55为钩状木霉(T.hamatum),FSR-72为桔绿木霉(T.citrinoviride),FSR-74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FSR-97为多孢木霉(Trichoderma polysporum),FSR-91为蔡氏轮层炭壳菌(Daldinia childiae),FSR-25、FSR-67和FSR-121为青霉属(Penicilliumsp.)。【结论】从人参健株根际土壤中可快速有效地筛选获得大量广谱性生防真菌;本研究所得的15株生防真菌对7种人参主要病害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伽师甜瓜猝倒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引起伽师甜瓜(Cucumismelo L.)猝倒病的病原菌,筛选可用于甜瓜猝倒病生物防治的拮抗性放线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用琼脂块法和无菌发酵滤液抑菌性试验筛选拮抗瓜果腐霉的生防放线菌,搭片法观察生防放线菌菌丝与瓜果腐霉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伽师甜瓜猝倒病的病原菌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筛选出7株对瓜果腐霉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8号放线菌对瓜果腐霉的拮抗环宽度为13.3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瓜果腐霉的抑菌率在培养120h时高达88.3%。【结论】7株生防放线菌对由瓜果腐霉引起的伽师甜瓜猝倒病均有显著抑制作用;7株生防菌可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或缠绕、消解菌丝的方式抑制瓜果腐霉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柽柳根际土壤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研究其抗菌活性,为新疆主要农牧业病害的防控奠定菌种基础。【方法】选择新疆南疆地区10种柽柳根际土壤的放线菌资源,采用四种培养基,通过菌株16SrDNA测序,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抗菌活性。【结果】分离出294株菌株,鉴定的150株,分属于7个纲12个目16科24个属,另有9个潜在新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解淀粉欧文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链格孢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为靶标菌。【结论】筛选出68株活性放线菌。柽柳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及菌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生存胁迫法"分离拮抗活性放线菌,为提供潜在抗菌活性菌株奠定基础。【方法】将7株病原菌与那拉提土壤共孵育30天后,采用"生存胁迫法"和"96孔板法"分离新疆那拉提土壤活性放线菌,结合HPLC法分析拮抗菌株次生代谢能力。【结果】最终分离获得29株放线菌中26株具有活性,拮抗活性放线菌比例高达89. 7%。对同时具有三种指示菌抑制活性的链霉菌——TRM70003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挖掘,成功获得了放线菌素D和星形孢菌素。【结论】本研究表明,"生存胁迫法"和96孔板相结合是分离获得产抗能力较强放线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放射土壤中拮抗放线菌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新疆高放射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等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法通过初筛、复筛测定拮抗菌对8种病原菌的拮抗效果,根据筛选出菌株CH10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70种放线菌中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等8种新疆作物重要病原菌都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CH10。【结论】菌株CH10属于链霉菌属,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等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该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探索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及平板对峙法从24份取自河南郑州近郊、信阳、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区发生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土样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株。【结果】从2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65株菌株,对峙实验发现其中8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Jc-07的拮抗效果最佳。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Jc-07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实验表明,菌株Jc-07发酵滤液明显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使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Jc-07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藏北高寒草原耐碱放线菌的多样性、产酶潜力及拮抗活性,为开发利用相关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从藏北高寒草原盐碱地采集22份土样,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放线菌,进行初步的形态鉴定后得到有代表性的36株耐碱放线菌,对这些代表性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到属;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分离菌株发酵液对1种细菌和4种农作物真菌的抑菌活性,并对分离株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酶活初筛,分析其拮抗活性。【结果】从22份土样中分离到有代表性的36株耐碱放线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这36株菌分布于放线菌门放线菌纲5个亚目5个科的5个属,即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糖丝菌属(Saccharothrix)、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韩国生工菌属(Kribbella);分离菌株中25.0%具有纤维素酶活性,8.3%具有淀粉酶活性,16.6%具有蛋白酶活性。所得耐碱放线菌中33.3%的菌株有抑菌活性,其中有5株具有高拮抗活性(抑菌圈直径≥20mm),分别是J10、J14、J21、J48和J65。【结论】藏北高寒草原盐碱地生境蕴藏着丰富的耐碱放线菌资源,这些耐碱放线菌具有高酶和拮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拮抗放线菌的抗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26株供试拮抗放线菌中筛选对马铃薯土传病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及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有较强拮抗性的高效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生防放线菌菌株;采用搭片法研究6株强拮抗放线菌对病原菌菌丝的溶解作用;放线菌发酵液浸种方法研究9株强拮抗放线菌发酵液的促生作用。【结果】①供试26株拮抗放线菌中,拮抗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放线菌分别为25,24和17株。②球孢链霉菌(S.globisporus)、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均可溶解2株供试镰刀菌菌丝。③9株强拮抗放线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均能抑制3株马铃薯病原菌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的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菌率为45.1%~100.0%。④9株强拮抗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在适宜浓度下均可促进甜瓜种子胚根、胚轴的生长,其中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和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可使甜瓜种子胚根、胚轴长度较对照分别增加26.7%~67.0%和62.1%~104.5%。【结论】筛选出的多产色链霉菌1(S.polychromogenes 1)、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及锈赤蜡黄链霉菌(S.rubiginosohelvolus)兼具抗病促生作用,可作为马铃薯黑痣病及干腐病的生防放线菌,其实际的生防效果尚待进一步的盆栽及田间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特定拮抗放线菌对西洋参人参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接触抗菌机理。【方法】以5株西洋参、人参土传病害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用液体培养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研究5株供试病原真菌对9株拮抗放线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采用搭片法,观察9株拮抗放线菌与5株供试病原真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结果】①以5株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时,可诱导9株拮抗放线菌合成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9株放线菌的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7.17~11.58和6.14~21.20 U,其中西洋参恶疫霉菌体对9株放线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强于其他病原真菌;②拮抗放线菌Act11、Act13、Act24及D141的菌丝与供试病原真菌菌丝接触时,对西洋参锈腐病菌、人参锈腐病菌菌丝有明显的溶解作用。【结论】以5株供试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时,可诱导9株拮抗放线菌合成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供试拮抗放线菌与西洋参病原菌接触时的抗菌作用,是通过放线菌产生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破坏细胞壁,使病原真菌菌丝溶解的方式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特定拮抗放线菌对西洋参人参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接触抗菌机理。【方法】以5株西洋参、人参土传病害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用液体培养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研究5株供试病原真菌对9株拮抗放线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采用搭片法,观察9株拮抗放线菌与5株供试病原真菌菌丝间的相互作用。【结果】①以5株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时,可诱导9株拮抗放线菌合成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9株放线菌的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7.17~11.58和6.14~21.20 U,其中西洋参恶疫霉菌体对9株放线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作用强于其他病原真菌;②拮抗放线菌Act11、Act13、Act24及D141的菌丝与供试病原真菌菌丝接触时,对西洋参锈腐病菌、人参锈腐病菌菌丝有明显的溶解作用。【结论】以5株供试病原真菌菌体为惟一碳源时,可诱导9株拮抗放线菌合成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供试拮抗放线菌与西洋参病原菌接触时的抗菌作用,是通过放线菌产生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破坏细胞壁,使病原真菌菌丝溶解的方式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