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1995年和2005年两期TM遥感影像,综合利用RS和GIS技术,研究了大通县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从1995年到2005年10年期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及面积变化明显,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林地增长最显著,成为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草地总面积呈现减少趋势,但高覆被草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及未利用地均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的转换很强烈,相互转换面积186 894.97hm2,占总面积的60.18%,其中草地转出为林地面积达68 040.88hm2,占发生转变总量的36.41%.研究结果可为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类型覆被变化能够反映自然条件变化状况和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以宁夏中部干旱带典型区域盐池县为研究区,利用ERDAS和ArcGIS软件,选取2003年和2015年的8月Landsat影像,提取盐池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网络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态势进行重点研究。结果表明,1)12 a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呈现为草地、建设用地、水体面积增加,同时耕地、未利用地减少。2)草地面积变化最大,且低覆盖度草地面积明显减少,而高覆盖度草地面积显著增加。不同覆盖度草地之间接转换强烈,草地覆盖度明显提高。高覆盖草地显著增加(126 125.37 hm2),净变化(Nc=3.50%)和总变化(Tc=5.50%)均为最大,单一土地动态度为29.14。研究表明,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禁牧封育等生态工程的实施,研究区植被状况得到改善,逐渐形成了以草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3.
为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贵州省息烽县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获得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的现状、动态度、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矩阵等数据,结合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息烽县草地、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保持持续上升,耕地和裸岩地面积持续下降,水域和园地面积先减少后略有增加,且转移面积一直很小;耕地主要转向建设用地、草地和林地,裸岩地转向草地;息烽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强度处于中等水平。人口增长、城镇化、经济发展和政策的共同推动作用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遥感和GIS的长岭县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5年、2000年的遥感图像数据和专题图,在空间图形库系统的支持下获得吉林省长岭县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图,求得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1—2000年,长岭县的土地利用变化总趋势是耕地、林地和盐碱地面积分别增加了4.76%、99.5%和9.86%,水域、居工用地变化不大,未利用地部分已被利用,草地面积减少了52.15%,并伴随着日益加剧的沙化和盐碱化。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和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王冬梅  孟兴民  郭鹏  郭建军  谭龙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227-229,233
为给陇南市武都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1995年和2011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借助遥感和GIS技术,运用土地动态度模型和Spss相关分析方法,对武都区1995—201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都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居民及建筑用地的增加和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的不断减少为主要特征;近16a来,该区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95%以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0.84%;土地利用的主要转移方向是林地,占总变化面积的38.76%;人口因素是影响武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利用鄱阳湖地区21个县市1985和2000年的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分析该地区15年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6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逐渐由分散变为聚集,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日益突出,并逐渐向规则、连片方向发展.转移矩阵和流向分析表明,耕地主要向建设用地转移,林地主要向草地和耕地转移,草地主要向林地转移,水域主要向草地转移,建设用地则没有向其他类型转移,未利用地则主要向水域转移.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2009年Langsat-TM、2016年Landsat-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GIS软件解译提取该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2009~2016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转移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CA-Markov模型,以2009~2016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为转移条件,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图集,预测2016~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9~2016年,库伦旗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增加,主要来自草地和林地的转化。2016~2020年,库伦旗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建设用地增长缓慢,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需要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草地和林地保护,加大未利用地整治力度,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岭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吉林省长岭县为研究区,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和其他相关资料得到研究区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获得多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趋势是林地增加,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居民点用地基本稳定;土地利用斑块数目增加,分维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景观多样性呈上升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由此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9.
东江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兆礼  陈晓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80-4183,4186
以1985、2000年两期LandsatTM/ETM+遥感图像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RS和GIS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东江流域15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地利用以耕地和林地为主;15年来,林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有所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流域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加大,人类活动对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潮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年径流影响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北京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1—2000年期间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情况,利用一个集总式的水文模型(IHACRE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40年来,潮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第一阶段)、1979—1993年(第二阶段)、1994—2000年(第三阶段)。相对第1阶段而言,第2和第3阶段流域降雨的产流能力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变化趋势是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主导过程,成为影响流域年径流的主要因子。第2阶段,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长了7.47%和7.78%,流域内水库和塘坝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及大规模利用也发生在这一阶段;第3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11.81%)。利用IHACRES模型模拟了第2和第3阶段的"基准年径流",通过对比实测年径流和基准年径流的差异,得出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减少了流域年径流的结论。其中第2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程度为27.76%,第3阶段为26.15%。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了宁夏盐池县1991—2000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空间位置、数量和类型,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特点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991—2000年盐池县耕地面积净减少39 853 hm2,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27 055和13 251 hm2,流动沙丘面积减少4 659 hm2.但草原退化严重,中高盖度草场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51.21%下降到17.29%,而低盖度草场和极低盖度草场占地比重分别由4.09%和9.34%增加到36.40%和12.91%.生态环境局部有所好转,但整体继续恶化,土地利用整体处于不稳定调整期.耕地面积减少和林草地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及其他治沙工程的实施,而草原持续退化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和草原使用“责、权、利”不明确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TM-NDVI的草地生产力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计算玛多县TM影像NDVI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样点地上生物量与NDVI的遥感模型,结合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划分等级,得出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实现草地生产力监测由点到面扩展。研究表明,①2009年玛多县草地覆盖面积约222万hm2,NDVI以0~0.5为主,占玛多县草地总面积的88.64%;②监测样点生物量与NDVI相关系数达0.7以上,呈显著相关关系,模型可定量表达为生物量=552.632×NDVI1.137;③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以750~3000kg/hm2为主,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72%;草地生产力最高等级为4500~6000kg/hm2,但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13.
陈进发  刘畅  徐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65-7366,7407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计算玛多县TM影像归一化植物指数(NDVI)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样点地上生物量与NDVI的遥感模型,结合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划分等级,得出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实现草地生产力监测由点到面扩展。研究表明:①2009年玛多县草地覆盖面积约222万hm2,NDVI以0~0.5为主,占玛多县草地总面积的88.64%;②监测样点生物量与NDVI相关系数达0.7以上,呈显著相关关系,模型可定量表达为生物量=552.632×NDVI1.137;③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以750~3 000 kg/hm2为主,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72%;草地生产力最高等级为4 500~6 000 kg/hm2,但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和覆被生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西北内陆干旱地区LUCC(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机制,以乌鲁木齐为例,选取2004、2008和2013年的土地利用及统计年鉴数据,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幅度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4方面探讨分析3个时期LUCC的转移变化情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3方面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以牧草地、耕地和林地为主,园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最多,耕地、未利用土地和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4—2013年间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先增后减,土地利用由发展期转变为调整期;影响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因素,其中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2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盐池县1989、1995、1999、2003、2006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9年间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小幅波动变化;研究期内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面积的增加起到主导作用;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草地居于主导地位,贡献率在49.8%-60.4%之间,林地的贡献比例持续增加,致使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格局发生良性转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小江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1974-2005年小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速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结果表明:30多年来,小江流域耕地和城乡工矿用地面积均显著增加,林地面积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草地面积相对变化不大,未利用土地面积研究期间共减少12.9km2;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速度在下降,1974-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同时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一直在增加,表明小江流域土地利用仍然处于发展期。小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深受该地区历史原因、人口增长以及政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借助InVEST模型评估天目-怀玉山区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对研究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与生境质量变化的空间关系进行显式化分析,结果显示:(1)1980—2018年间,天目-怀玉山区耕地持续减少,林地和草地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增加幅度最大,建设用地变化较小,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以耕地向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转换、林地向建设用地转换和草地向林地转换为主。(2)1980—2018年间,天目-怀玉山区生境质量水平波动较小,且常年处于较高水平,总体上先增加后减少。(3)MGWR模型计算结果显示1980—2018年间,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在812、194、1 166和512的较大尺度上影响着生境质量,而1990-2000年间,则在51、45、43和123的局部尺度上影响着生境质量。模型回归系数显示,1980—2018年间,林地和草地的变化与生境质量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与生境质量变化呈现负向关关系;1990—2000年间,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化空间格局,其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方向。研究结果将为天目-怀玉山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明 :1985— 2 0 0 0年全国林地面积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林地净增加2 2 2 63万hm2 ,主要是由于灌木林和疏林地的增加所导致 ;90年代后期林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但有林地却净增加84 56万hm2 .全国林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异明显 ,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以林、草、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以林地、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以林地、草地相互转换为主 .从全国来看 ,90年代林地面积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减少的林地集中分布于传统林区 ,其中东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减少最多 ,其次为西南地区 .而在造林区林地面积净增加最多的为东南地区 ,以福建、江西等省份最突出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73-201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分析阳朔县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973-2014年阳朔县林地先减后增,农田和裸地先增后减,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水体和草地不断减少;旅游接待人次与建设用地、林地呈显著正相关,与农田、水体呈显著负相关;1973-2000年整体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2000年后景观趋向集中连片,破碎化程度降低;从景观类型水平上看,林地优势景观的地位不断强化,连接度增加,农田破碎化加剧,趋向分散经营,建设用地复杂性增加,后期趋向于集中分布,水体和草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复杂性减弱,裸地零散分布为主,破碎化降低、复杂性增加;1973-2000年景观变化主要受农林业种植活动以及城乡开发建设影响,2000-2014年受阳朔旅游产业大发展以及旅游城镇化影响,各景观类型主要向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化。研究结果可为阳朔县景观格局优化调控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康保全县及其3个自然区为研究尺度,在遥感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研究区1993年至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特征、分区特征、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年来耕地大面积减少,但仍为基质景观,林地、草地面积持续增加;三个自然区在保持各自基质景观优势的基础上,耕地、林地、草地所占面积比例有趋均衡倾向;在时空分布上,1993~2001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在2001~2008年间,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分布在南部波状平原区和东部缓坡丘陵区.该县要进一步加大牧草地面积,保持退耕成果,调整耕地和林地结构,建立起既符合生态本底又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以牧为主、牧林农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