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氨气敏电极法对Lu土10年有机质定位试验中不施肥,单施化肥和玉米秸秆加化肥3种施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加化肥处理,土壤脲酶Vmax,V0值均大。表明该处理的脲酶酶量高,酶促反应速度快。Vmax,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都是秸秆加化>单施化肥>不施肥。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条件下塿土脲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氨气敏电极法对土10年有机质定位试验中不施肥,单施化肥和玉米秸秆加化肥3种施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加化肥处理,土壤脲酶的V_(max)V_0值均大。表明该处理的脲酶量高,酶促反应速度快。V_(max),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都是秸秆加化肥>单施化肥>不施肥。  相似文献   

3.
脲酶活性影响施入土壤中尿素的转化和植物吸收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对小麦蚕豆间作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其中,小麦施氮量为0(N0)、112.5(N1)、225.0(N2)、337.5(N3)kg/hm2,蚕豆施氮量为小麦的1/2。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间作作物的产量,N0,N1,N2,N3施氮水平的LER分别为1.15,1.10,1.05,1.02,具有间作优势。与单作相比,4个供氮水平分蘖期间作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平均增加4.66%,增加量依次为N0N2N1N3,间作蚕豆根际土壤脲酶的活性平均增加6.60%,增加量依次为N2N1N0N3;拔节期间作小麦根际脲酶的活性平均增加14.08%,增加量依次为N2N1N3N0,间作蚕豆根际土壤脲酶的活性平均增加8.24%,增加量依次为N0N2N1N3;成熟期间作小麦根际脲酶的活性平均增加7.03%,增加量依次为N2N3N1N0,间作蚕豆际脲酶的活性平均增加5.25%,增加量依次为N0N1N2N3。可见,施氮影响间作小麦、蚕豆根际土壤的脲酶活性,且施氮量对小麦蚕豆间作根际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化肥和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对玉米根际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有利于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而有机肥则主要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不同处理下,A3B2C的处理比其他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高。化肥和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能明显增强脲酶的活性。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于增加土壤中脲酶活性尤为显著。化肥和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不同比例混施增加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以A2B3C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肥处理对桑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kg/ha)、N2(172.50kg/ha)和N3(207.00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 kg/ha)、N2(172.50 kg/ha)和N3(207.00 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增施生物炭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向土壤中增施不同量的生物炭,再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根际土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比与无机肥配施改善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向土壤中增施不同量的生物炭,再对烤烟成熟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但对根际土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生物炭与有机肥配施比与无机肥配施改善土壤酶活性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长期定位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采自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轮作施肥定位试验站的土壤样品中为试验对象,研究了15组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差异。增施氮肥条件下,对土壤脲酶的活性的增加效果显著,却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钾肥对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与有机肥配施的情况下,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机肥配施无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而对土壤脲酶活性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较小。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虽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可见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能更多的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土壤蔗糖酶平均活性为6.61mg·g-1,土壤脲酶平均活性为12.60mg·g-1,土壤过氧化氢酶平均活性为6.91mg·g-1,土壤纤维素酶平均活性非常小,仅为0.14mg·g-1。从整体来看,施肥对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有促进作用,而施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汞镉与土娄土脲酶活性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温度对汞镉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70℃,反映出土壤有机质、粘粒等对脲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汞镉的加入减弱了温度对脲酶活性的正效应,其中尤以汞、镉共存时的抑制作用最强;在20-70℃范围内,脲酶活性与汞及汞镉浓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揭示出脲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指标;非线性拟和显示脲酶活性不仅受到温度、汞、镉单个因素的直接作用,而且受到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提出的3个定量化参数可较好地表征在复合条件下脲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各个因素对脲酶的影响仍以单独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导数光谱在棉花农学参数测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大田和室内试验,测定了2个品种的棉花冠层、完全展开倒3叶在不同时期的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并证实了棉花导数光谱对消除土壤背景影响及寻找特征波长方面的作用.将导数光谱用于棉花农学参数的测定,发现棉花冠层和叶片光谱都存在红边位移现象,并且红边参数(红边位置、红边幅值、红边面积)与叶面积指数、鲜叶质量、干叶质量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相关,从而证明用棉花导数光谱测定它的某些农学参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百日草3~4叶期的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10,20,30,40 mg/L)烯效唑(S3307)对百日草幼苗的同化产物分配、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率、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S3307处理的百日草幼苗的株高降低,茎粗增加,地上部冠干重、地下部根干重及其根冠比均大于对照,并且S3307处理还提高了百日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显著减缓了高温胁迫对百日草幼苗光合系统Ⅱ(PSⅡ)的抑制作用,使百日草幼苗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缓慢,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幅度增大,从而使光合机构免受高温胁迫的伤害。以30 mg/L的S3307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A new method for modifying the structure dynamic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paper.By taking the modal test results as the criter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modify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to get better agreement between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铣削加工中铣削切削参数的非线性优化,研究了铣削参数优化求解问题。【方法】以最大生产率为目标建立了铣削切削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将试验优化设计中均匀设计的思路引入优化过程,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在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空间内均匀分布一系列点,然后将可行域内的上述系列布点作为优化计算的系列初始点,并运用MATLAB工具箱函数分别开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设计变量的铣削用量优化方法,得到了优化模型的一系列局部最优点,比较所有局部最优点的最优值,即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该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实例计算表明,单工序切削时间减少了5.72s,表明该方法对铣削用量的优化是可行的。【结论】采用均匀布点的铣削用量优化求解方法可求取非线性多峰值函数的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红边参数估算夏玉米农学参数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夏玉米农学参数、红边参数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可利用红边位置(REP)来反演叶片绿度值(SPAD),利用归一化的吸收深度(ND672)、吸收特征面积(Area672)和红边宽度(Lwidth)来分别反演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以及叶绿素a/b含量;利用一阶微分光谱最大值(FD_Max)和Area672来反演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从而,构建了以红边参数为自变量的农学参数的反演模型,为生产上利用遥感技术大区域,无破坏、实时快速地监测夏玉米的生长状况以及进行营养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结构方程恰好被识别时,研究了外生变量设计矩阵X复共线时联立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参数的一种修正间接岭估计方法,并证明了这种参数估计的良好统计性质,最后给出了在修正间接岭估计均方误差最小意义下岭参数的一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热胁迫下矮牵牛幼苗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3个矮牵牛(Petunia hybridaVilm)自交系,在人工模拟高温下测定形态和生理指标,旨在探讨其抗热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矮牵牛幼苗株高、冠幅、叶片数没有显著差异,不能作为耐热性鉴定指标,而热害指数达到显著水平可作为鉴定矮牵牛耐热性较为可靠的形态指标。SOD、CAT活性的变化与品种的耐热性无明显的相关性。细胞膜热稳定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O2.-含量、POD活性的变化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是良好的抗热性筛选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叶黄素循环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色藻类,是保护植物光合机构免受过剩光能破坏的重要机制。作为叶黄素循环关键酶,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可催化双脱氧紫黄质(V)脱环氧化成单环氧玉米黄质(A)进而生成玉米黄质(Z),保护光合器官免受过剩光能破坏。VDE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多种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均受影响,近期利用过表达、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对比研究进一步揭示VDE基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有关VDE在植物抗逆生理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黑麦草对铀胁迫的光合响应及铀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铀污染土壤下黑麦草光合特性和体内各部位铀积累分布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铀浓度处理(0、25、50、75、100 mg·kg~(-1))下黑麦草光合气体交换变化参数、光合荧光参数和黑麦草对铀的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铀胁迫会使植物的光合速率(A)和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P0.05),光合性能指数(PIabs)随外源铀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未对黑麦草的胞间CO_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相对可变荧光(Vj)产生显著影响。随外源铀污染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铀残留量、黑麦草体内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土壤中铀残留量显著减小、黑麦草体内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累积量显著增加。生物富集系数(BCF)和铀总提取量分别在100 mg·kg~(-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黑麦草的光合荧光参数对铀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光合速率的降低可能是光抑制引起的,黑麦草对铀有较高的富集能力,且随着生长时间和外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对线性一阶复杂网络的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全面讨论,并利用有关理论,导出了求其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