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生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该树种较之其它的白榆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物候期早,所需积温低以及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对我区北部干旱草原气候生态条件适应能力强,在草原造林中有着其它树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辽西阜新地区主要树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显微结构,根系分布和水分生理生态特点等方面,综合研究了辽西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侧柏、樟子松、蒙古栎、黄榆、元宝枫的抗旱性强,林分可在干年阳坡稳定生长;花曲柳适作伴生树种;油松、刺槐在造林初期生长良好,但在严重干旱年份未达成材生长便开始衰退,甚至枯干。前者适于阴坡造林,后者适于沟坡、沟底及山下腹坡脚处造林。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属于阳性的树种。喜光性强.生长速度快、四季常青,能够抵御风沙与寒冷,我国有很多树种,且抗旱性较强的树种也比较众多,樟子松是其中的一种,它有特别强的适应能力.通常其它树种不能生长的地方.它完全可以生长.其寿命也远比一般树木要长些,一般可以达到150-200a.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营造城乡绿化和防护林优良造林树种.那么笔者通过造林工作中的经验,对樟子松造林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樟子松是我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阳性、速生的针叶常绿树种,具有抗寒、耐旱、耐瘠薄、不苛求土壤条件等特性,是我省沙土地区造林的主栽树种,其主干通直,主枝短,分枝密,木材坚硬,根系发达,抗性强,是荒山绿化及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但多年来,仍存在着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气侯条件差,风大寡湿,幼小植株因生理干旱致死。二是裸根苗造林,因根系风干失去生机而降低成活率。为提高干旱沙地樟子松造林  相似文献   

5.
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地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该树种较之其它的白榆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物候期早,所需积温低以及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对我区北部干旱草原气候生态条件适应能力强,在草原造林中有着其它树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浅析樟子松沙地育苗与荒漠造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生态适应性强,在陕北人工固沙区成活率较高,根据樟子松的生长特性,结合陕北沙漠化的环境状况,提出了樟子松的沙地苗圃育苗、荒沙荒漠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魏浩玥 《新农业》2023,(7):26-27
樟子松作为良好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寒性,因此,它能够在十分干旱和寒冷的环境下得以生存,除了对环境要求较小以外,樟子松种植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起到固土固沙的作用。因此,经常被用于速生林或者防护林。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实际樟子松的种植和生长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对塞罕坝林场中的樟子松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要叙述,希望为樟子松种植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林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为松科乔木,因具有较好的生态习性,故常作防护林建设树种。为使该树种在巴里坤县生态建设中发挥效益,本文在当地造林经验基础上,分析影响其成活率原因及预防生理干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幼苗质量差、气候影响、生理干旱及土壤理化特性是成活率低下的主因,通过有效的培育方式改变其立地条件,以合理的幼苗管理和创造有利的土壤条件是提高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18个树种的主要光合生理与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并比较了这些树种的叶片显微抗旱结构特征;选用相关抗旱生理指标及叶片显微抗旱结构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这些树种进行了抗旱性分析,结合生产实际调查比较了这些树种的田间适应性表现,筛选出10个树种作为黑龙江省西部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主栽树种,依次为樟子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小黑杨、山新杨、银中杨、青竹柳、紫丁香、山杏、小叶锦鸡儿。  相似文献   

10.
从根系特点分析辽西地区树种的抗旱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辽西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根系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片水分生理特点,分析了和树种的抗旱机理及抗旱能力,为辽西地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白落叶松和樟子松等五种树种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树木的抗旱机制,文中长白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油松和水曲柳的抗旱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自然失水不同时期,各树种的水分参数不同,其变化也不同,各时期均以水曲柳和落叶松失水速率最大,红皮云杉次之,樟子松和油松水失水速率最小;与之相关的其它水分参数变化快到慢的顺序也如此,落叶松和水曲柳的质膜相对透性较小,樟子松和红皮云杉较大,油松质膜相对透性居中;脱水对各树种叶绿素代谢的影响由强到弱信次为水  相似文献   

12.
榆林沙区原有防风固沙林主要以落叶乔木、灌木、半灌木等植物类型为主,防风固沙效益低下。引进常绿针叶树种樟子松,进行低效防风固沙林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效益。通过造林试验认为,樟子松造林成效的高低,核心是造林地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的多少,水分条件好,造林成效就好,反之则差;不同植被类型造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不同,按植被类型排列高低次序为无植被覆盖裸沙地>沙柳林地>紫穗槐林地>杨树林地>柠条林地>花棒与踏郎林地>沙蒿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随着造林地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降低;对于造林地植被生长发育期而言,幼林和过熟林地的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比成熟林地的高。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是营造速生用材林、各种防护林的重要树种,如何培育出高水平的樟子松林来 保持水土,提高我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是多年来不变的课题。本文从樟子松林培育技术要点 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油松及小叶杨为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针对三种树种在幼林、中幼林阶段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中幼林阶段的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及小叶杨,而且蒸腾强度较弱,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4 370.66 kg,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2 868.08 kg,是三个树种中蒸腾强度最弱的;小叶杨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6 259.76 kg,蒸腾强度最大。从研究结果看,樟子松和油松均为低耗水、生长状况较为理想的树种,而小叶杨需水量大,后期生长极差,应为次选树种。  相似文献   

15.
伊金霍洛旗樟子松和油松引种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调查了伊金霍洛旗地区的油松和樟子松生长状况、二者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植株的含水率和生物量以及其在生物体各构件中的分配 ,并测定分析了植物体的蒸腾速率 .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樟子松的生长状况要明显好于油松 ;该地区种植这两种树种有出现地力衰退的趋势 ,提倡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从蒸腾速率来看 ,油松的抗旱性要比樟子松强 ,但二者都是弱蒸腾树种 ,且樟子松所具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较油松的高 ,在该区沙地应更提倡营造樟子松 .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引种驯化和遗传改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为中国北方特有的珍贵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耐干旱瘠薄的优良特性,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显著。因此,樟子松这一珍贵资源的引种驯化与遗传改良极为重要,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樟子松的种源试验、引种驯化、遗传改良、良种选育、种质保存及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种质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广阔前景,提出了优异种质创新利用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拯救并保护障子松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地区樟子松引种及其对赤松毛虫抗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5年从辽宁省章古台引种2年生樟子松苗到秦皇岛地区.经1996年调查,13年生樟子松高生长3.02m、胸径4.17cm,与当地同龄油松高生长2.63m、胸径3.45cm相比,长势要好,并优于北京山地及内蒙古红花尔基等地,证明秦皇岛地区引种是成功的.利用樟子松、油松针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2年生针叶饲养成活率相差42.8%,证明樟子松对赤松毛虫的抗虫能力大于油松.对针叶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樟子松和油松在精油萜烯、脂肪酸、酚酸含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磷营养对侧柏、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自然干旱,人为控制磷肥的施加量,通过对油松、侧柏、樟子松3种苗木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磷营养对3种苗木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磷肥后3种苗木所测指标值均较施磷前有明显变化,其结果导致苗木对水分胁迫环境下的抗旱性增强的程度为:侧柏>樟子松>油松.  相似文献   

19.
针对樟子松纯林地力衰退及虫害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根据毛乌素沙地特点开展樟子松、紫穗槐混交造林技术研究,通过混交林与纯林的比较,分析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的樟子松相比,受害植株的生长量和生长势均极显著下降;与纯林相比,混交可以显著地提高樟子松的生长量和造林存活率;樟子松与紫穗槐混交具有明显的杀虫和驱虫效果,从而降低了虫害带来的不良后果;混交促进了群落环境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群落郁闭度、物种丰富度以及枯落物和沙结皮积累明显高于樟子松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