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楸树无性系对梓属重要害虫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差异,筛选合理的评价指标,初步建立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评价体系。在楸蠹野螟为害期,以排粪孔、虫瘿和羽化孔为主要依据,调查13个1年生和11个2年生楸树无性系的楸蠹野螟为害情况,并测量1年生楸树的株高和胸径,计算楸树的被害率、虫口密度、被害指数、相对生长量影响率和活力系数,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和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及耐虫性。结果表明,调查的楸树无性系均受楸蠹野螟的为害,属易感品系,且8月和10月被害较重,但不同无性系间的抗性仍存在一定的差异。1年生楸树无性系中,9-1、8-11、1-3和63的虫口密度和被害指数相对较低,抗虫性较强,反之,2-7、19-01、1-4、1-1和5-8抗虫性较差。楸蠹野螟为害对楸树株高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能刺激个别楸树无性系的胸径增长。63的相对生长量影响率最大,耐虫性最差,5-8、1-4和19-01次之;而6-7和2-7的相对胸径和相对株高生长量影响率最低(P<0.05)或较低,耐虫性最好,1-3、1-1和9-1次之。楸树的活力系数在不同无性系间虽有显著差异,但与被害程度无显著相关性。2年生楸树被楸蠹野螟为害较早,但抗虫性较1年生苗木有所提高,7月的被害率和被害指数最低,6月虫口密度最低,这3个指标的最高值多出现在8月和10月。5-8、128、63和4-1的被害水平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对楸蠹野螟的易感性较强,抗虫性较差;反之9-1、2-8和19-27的抗虫性相对较强。8月和10月楸蠹野螟的为害较重,2年生楸树对楸蠹野螟的抗性较1年生有所提高,其中9-1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强,而5-8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弱。6月和8月是抗虫性调查的关键时期,被害指数和相对胸径生长影响量可以作为楸树无性系抗虫性和耐虫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同楸树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7个楸树Catdpn bungei品种和梓树C.ovata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旨在研究楸树抗旱特性。供试材料为各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分别在4种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浓度0(ck),40,80和120g·L^-1下进行处理,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楸树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为光叶楸、梓树和金丝楸.其次为周楸2号和南阳楸.而楸树原种、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的抗旱性最弱。且发现抗旱能力中等的周楸2号和南阳楸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旱能力逐渐降低.但其他树种的抗旱性在不同水分强度下表现基本一致.从隶属函数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来看.40和80g·L^-1 PEG 6000处理的结果更适合对楸树抗旱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楸树生长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选择古楸树无性繁殖材料,对不同年龄及部位的楸树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楸树年龄增加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SOD活性及POD活性随年龄增加不断上升。300年生冠部较3年生冠部叶绿素减少了23.89%,可溶性蛋白减少了72.81%,可溶性糖减少了58.71%,SOD活性增加了26.82%,POD活性增加了139.69% 。2)位置效应方面,根萌条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及POD活性低于冠部叶片,而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则高于冠部。其中,叶绿素在300年生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99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均在3年生楸树叶片根、冠部差异最大,根部较冠部分别增加了12.11%、21.28%、28.51%。POD活性则在15年生处差异最大,冠部是根部的1.71倍。综上所述,300年生楸树叶片抗性较高,且具有明晰的遗传背景,是培育优良楸树较佳的无性繁殖材料。根部枝条相对于冠部枝条生理年龄较小,且300年生根部和冠部叶片可溶性蛋白和SO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部枝条是无性繁殖材料选择的较佳位置。  相似文献   

4.
楸树品种间水分特征曲线主要参数比较与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自花不孕、旱地造林技术不当等因素导致楸树Catalpa bungei资源急剧下降。利用水分特征曲线测定3个楸树品种(金丝楸,周楸2号,圆基长果楸)的11个水分特征参数,旨在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及进一步开发楸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供试1年生楸树扦插苗分别进行Hoagland营养液 + 120 g·L-1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Ⅰ)及Hoagland营养液对照处理(Ⅱ),处理1 d后,取茎段用hammel逐渐升压连续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饱和含水时的渗透势Ψπ100、组织充分膨胀时的压力势Ψp100、质外体水Vb、质外体水与共质体水比值Vb/Vf、质外体水相对含量CAW指标评价上金丝楸抗旱能力最强。利用抗旱性指数公式综合评价楸树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金丝楸Ⅱ>周楸2号Ⅱ>周楸2号Ⅰ>金丝楸Ⅰ>圆基长果楸Ⅱ>圆基长果楸Ⅰ。因此旱地造林宜选用金丝楸,其为较耐旱的类型。表2参23  相似文献   

5.
采摘人工种植3年生甘草新梢的1芽2、3叶为试验材料,揉捻、阴干处理,比较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状态下、大田栽培与温室栽培条件及放置1年条件下,甘草叶中茶多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9年6月和8月所采甘草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茶多酚含量均为当年采摘期中最高。其中,2019年6月粉碎的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未粉碎的叶片状的;2018年5月温室粉末状甘草叶片茶多酚含量极显著高于大田的,但是维生素C的含量则表现相反;2018年5月所采甘草叶片粉碎后放置1年,其茶多酚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低于2018年5月的测定值。说明不同采摘月份间、粉碎与未粉碎不同状态下、不同栽培条件及放置时长对甘草叶片作为叶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梓树属植物叶片的气孔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梓树属滇楸、楸树、灰楸3个种叶片气孔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间气孔密度、大小有显著差异,种内不同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灰楸、楸树、滇楸的气孔密度分别为637.17、692.51、925.29个/mm2;不同无性系气孔纵径为17.56~28.06 μm,气孔横径为11.89 ~20.43μm,气孔开放面积为1...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筛选出优质的结球生菜品种。【方法】利用差异性显著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估法对7个品种的结球生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北生8号’叶球纵径、叶长和叶宽最大,‘北生9号’叶球横径最大,‘北生6号’生物产量最高;‘北生8号’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北紫球生2号’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北生9号’叶绿素含量和硝态氮含量最高,通过隶属函数评估法对7个结球生菜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叶绿素、硝态氮的含量进行分析,得出‘北紫球生2号’的分数最高。【结论】7个不同品种间的结球生菜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有很大的差异,综合比较5项品质指标得出‘北紫球生2号’的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金丝楸、豫楸1号、灰楸和梓树4种砧木与豫楸1号接穗的嫁接苗为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这4种砧木楸树嫁接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活性表现明显的是金丝楸嫁接苗;MDA的积累都有明显增加,金丝楸嫁接苗积累最少,梓树嫁接苗和灰楸嫁接苗增加较多;脂膜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梓树嫁接苗和灰楸嫁接苗上升较快,金丝楸嫁接苗积累较少;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金丝楸嫁接苗积累较多。经过对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方差分析认为,金丝楸嫁接苗相对于其他三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9.
2007年夏季,在一般大田常规栽培条件下,通过分期采摘茎尖的方法,对叶菜型甘薯品种百薯1号的薯块产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随着采摘茎尖次数的增加,薯块产量呈直线函数降低,其曲线方程为Y=-2009.6X+35776(R2=0.9417﹡﹡)。⑵不同品质性状受采摘茎尖次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糖变异最大,淀粉、蛋白质和烘干率变异较大,脂肪、纤维和维生素C变异较小,灰分变异最小。⑶采摘茎尖3次时,烘干率、灰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和纤维含量均居首位,可溶性糖含量居第二位,维生素C含量居第四位,薯块的综合品质达到最优,这时薯块实际产量为29527.5kg/hm^2,占对照薯块实际产量的84.6%,可以作为最佳采摘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量对番茄营养品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4个番茄品种(仙客8号、中杂109、千禧和春桃)为试材,在灌水量分别为1 500、2 250、3000、3 750和4 500 m3/hm2的条件下分别栽培不同的番茄品种,测量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结果]随着灌溉量的增大,番茄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维生素C、可滴定酸含量的上升较为明显.在灌溉量3 000 m3/hm2条件下番茄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分别为29.42 mg/100 g、5.22mg/100g和8.17mg/100g.脯氨酸含量明显随着灌溉量增大而持续下降.[结论]适当减少灌溉量可促进番茄营养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培方式,以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为硒源,研究不同硒源对小白菜品质、产量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施用浓度和硒源。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和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白菜叶片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DL-硒代蛋氨酸各处理还可提高小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施入外源硒后,小白菜植株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上升而增加。硝酸盐与可溶性糖、硝酸盐与可溶性蛋白、粗纤维与维生素C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小白菜品质综合排名依次为 T2>T1>S2>T3>S1>S3>CK>T4>S4。T2处理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82百分点和107.14%,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1.21%,地上部硒含量为0.843 mg·kg-1。综合分析,以亚硒酸钠为硒源,施用Se浓度为0.5 mg·L-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长期继代培养的楸树愈伤组织和新诱导的楸树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利用石蜡切片比较分析它们的组织形态特征,并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以探究楸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形成原因。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细胞中淀粉粒含量丰富,分布均匀,仍为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浅绿色愈伤组织存在明显的细胞分化中心,有均匀分布的淀粉粒,为早期胚性愈伤组织;新诱导的黄白色致密愈伤组织为非胚性向胚性转化的愈伤组织,新诱导黄白色疏松愈伤组织为非胚性愈伤组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发现,继代培养7 a的楸树胚性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新诱导出的3种愈伤组织,但其同工酶活性却较低,表明在长期继代培养的过程中,楸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代谢活性降低。由此推测生理生化代谢活性的下降可能是造成楸树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培养后分化再生困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从颜色、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质量损失率以及感官评定等方面研究不同含量的银杏叶提取液浸泡处理对鲜切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4 ℃贮藏条件下,与对照(无菌蒸馏水浸泡处理)相比,银杏叶提取液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抑制褐变,减少水分散失,延缓硬度下降,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含量,较好地保持鲜切苹果的品质,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5 g/L的银杏叶提取液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龄板栗叶片矿质营养的季节变化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河北省迁西县不同林龄(8,12,20,30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 ‘Zaofeng’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主要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进行差异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板栗需肥规律及树体营养差异,旨为不同林龄‘燕山早丰’的营养诊断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不同林龄板栗对养分的需求规律一致,其中开花授粉期对氮、磷、钾、钙和硼与果实膨大期对氮、磷、钾、钙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板栗对铁和锰的需求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物候期板栗对铜和锰的需求量变化较小。②与8年生和12年生板栗相比,20年生、30年生板栗由于长期养分大量输出导致树体营养镁亏损,对此,生产上应适当增加镁肥(硫酸镁)施用量,及时补充板栗养分,以延长‘燕山早丰’的盛果期。③不同林龄‘燕山早丰’叶片主要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在幼果期(7月10日-8月10日)相对稳定,是采用叶分析法进行营养诊断的最佳采样期。  相似文献   

15.
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光皮木瓜[C. (Thouin.) Koehne.]、皱皮木瓜[C. speciosa (Sweet.) Nakai.]、毛叶木瓜[C.Cathayensis (Hemsl.) Schneid.])果实含水量、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粗纤维等主要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含水,差异不显著,均超过71%,变异系数小;粗蛋白质差异极显著,皱皮木瓜最大(3.95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2.05 g·100 g-1);粗脂肪差异极显著,毛叶木瓜最大(0.67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0.37 g·100 g-1);可滴定酸差异不显著,但变异系数大,毛叶木瓜可滴定酸含量最大(2.82 g·100 g-1),光皮木瓜最小(1.84 g·100 g-1);可溶性固形物差异显著,光皮木瓜可溶性固形物最大(12.67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8.67 g·100 g-1);粗纤维差异极显著,光皮木瓜最大(19.68 g·100 g-1),毛叶木瓜最小(1.02 g·100 g-1)。对安康市木瓜属3个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分析,为木瓜属植物选育和产品加工提供依据,对木瓜属植物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播饲草高粱和玉米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分布规律,为提高饲料质量及新疆南疆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玉米品种新玉29号和饲草高粱晋牧1号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分析麦后复播生产力、营养成分及分布规律。【结果】晋牧1号可以刈割两次,新玉29号收割一次。晋牧1号的合计鲜草产量高于新玉29号,合计产量分别达167 732.73 、76 276.27 kg/hm2,比新玉29号增产119.90%。新玉29号和晋牧1号叶片和茎部的粗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分布规律一致,茎部﹥叶片。新玉29号和晋牧1号叶片和茎部的粗灰分、水分含量的分布规律一致,叶片﹥茎部并差异达极显著(P﹤0.01)。不同刈割期对饲草高粱的营养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一割茬的粗纤维含量高于第二茬、第一茬的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于第二茬。晋牧1号的含水率高达在77.52%,总糖含量高达 13.61%,极显著高于新玉29号。【结论】晋牧1号和新玉29号的茎部和叶片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及分布规律有差异。晋牧1号比新玉29号对比具有产草量、粗蛋白、粗灰分、水分含量高等优质饲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市场对“小时候番茄味道”的需求,以5种中大果型番茄为研究对象,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硝酸盐含量等品质指标,对其果实品质及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收后第1天原味1号可溶性固形物和硝酸盐含量最高;原味2号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仅次于原味1号;京彩六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最低;汉姆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5种番茄经过贮藏,汉姆九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直最低,原味2号番茄维生素C含量一直最高。原味1号硝酸盐含量在贮藏第2天显著升高,且在前7天含量一直最高。对品质指标综合分析认为,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花期内佛焰苞为研究对象,选取开花植株正常叶和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作对照,根据花序发育形态分为前、中、后期,分析3种类型的叶片不同时期的激素含量(GA3、ABA、ZR、IAA)和其他生理指标含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酶、SOD、POD、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GA3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佛焰苞中ZR含量持续上升,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不断下降;3种类型叶片ABA含量均不断增加;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IAA含量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先增加而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是不断上升。(2)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不断降低,且佛焰苞中降幅最大;佛焰苞与开花植株正常叶中SOD与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SOD活性的变化与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相一致,POD活性则持续升高;3种类型叶片中MDA的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在开花过程中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类型叶片中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佛焰苞与开花竹正常叶中的含量始终高于未开花竹正常叶。因此,淡竹开花期间,佛焰苞中激素与各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显示开花植株处于逐渐加剧的衰老状态。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 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性糖的相关系数-0.956 5(P<0.01)。图1表3参21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差异,以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2、GYL-3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共12个品质指标,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客观、准确地分析油梨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品种(系)油梨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在4.39%~40.68%之间,以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含水量变异程度最小。②通过隶属函数值分析,不同油梨品种果实品质优劣依次表现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③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100%,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为可滴定酸含量、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为粗脂肪含量、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和可食率;果形指数和果实纵径对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第4主成分主要反映指标维生素C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分值,不同品种(系)排名为GYL-2>富尔特>桂研10号>GYL-1>GYL-4。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油梨品种(系)被分成3类,其中GYL-2、富尔特、桂研10号的果实品质优于GYL-1和GYL-4。综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即品种GYL-2果实品质最好,富尔特次之,GYL-4最差。研究结果揭示了5个油梨品种(系)果实品质的差异,建立了一套适合油梨果实品质评价的方法,为贵州油梨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