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ELISA和TRUST法检测献血者血清梅毒抗体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站系统对献血者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方法 ,主要有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 ST)和酶联免疫试验 (EL ISA) ,其中 RPR法和 TRU ST法属于非特异性血清学试验 ,EL ISA属于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这些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给判断结果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采用目前常用的 EL ISA法和 TRUST法检测血清梅素抗体 ,作了比较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标本经 EL ISA法检测为阳性的献血者标本 33份 ,经临床确诊的梅毒患者标本 2 0份和室内质控血清 1份。1.2 试剂及仪器梅素 T…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脊髓痨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脊髓痨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均有行走不稳,双下肢感觉障碍,膝反射明显减弱,Romberg征阳性,病理征阴性。血清及脑脊液(CSF)的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阳性;CSF白细胞及蛋白升高;腰骶髓MRI无异常发现。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3月后复查RP嫡度,3例下降,1例不变,改用头孢曲松治疗,3月复查血清RPR滴度下降。结论以进行性下肢感觉性共济失调伴双下肢感觉异常为突出表现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现病史、个人史并进行血清梅毒初筛。青霉素是治疗脊髓痨有效药物,头孢曲松是理想的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4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损害24例,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7例,贫血18例,肝脾肿大18例,骨损害2例,鼻炎6例,新生儿肺炎0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24例,RPR阳性2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发生吉海反应1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是否终止妊娠。方法:对97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是否行规范抗梅毒治疗,分为三组:孕早中期治疗组(A组,33例):孕满24周之前治疗;孕晚期治疗组(B组,26例):孕25周开始治疗;未治疗组(C组,38例);比较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未治疗组三组早产发生率分别是6.1%、26.9%、21.1%,死胎流产发生率分别是3.0%、19.2%、42.1%,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分别是39.4%、65.4%、76.3%,围产儿病死率分别是3.0%、19.2%、44.7%,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是6.1%、26.9%、31.6%。A组与C组比较:早产发生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只在足月产和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死胎流产及围产儿死亡无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期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早期显性梅毒120例的临床与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梅毒早期显性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对120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的临床与治疗作观察。结果:本组120例其中男47例,女73例。一期梅毒45例,二期梅毒71例;属一、二期梅毒共存4例。二期梅毒皮疹以玫瑰疹、丘疹鳞屑性损害和掌跖部斑丘疹为主。用苄星青霉素治疗1a内快速血浆反应性试验阴转率为97.5%。结论:二期梅毒皮疹为多形性,易误诊。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及脑脊液、核磁共振及脑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20例中脑实质梅毒11例、脑膜血管梅毒5例、脑脊膜梅毒4例,血清和脑脊液中反应素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均为阳性。12例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显示缺血性脑梗死4例、脑出血3例、脑萎缩3例、脑血管炎、脑膜炎各1例。6例脑电图检查发现5例异常。结论神经梅毒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血液、脑脊液检查,核磁共振和脑电图检查结果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方法及围生结局.方法 对在本院分娩的36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的24例为A组,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的12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死胎、早产、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结果 36例中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35例;A组无死胎及新生儿死亡,B组的死胎、新生儿病死率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早产、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0%和16.7%,明显低于B组的33.3%和66.7%(P<0.01).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梅毒筛查;早发现及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15例大肠阻塞马骡进行了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检测了血糖的动态变化与血浆胰岛素和胰升糖素的应答反应和尿糖,结果表明,大肠阻塞马骡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和胰升糖素增加;糖代谢时间延迟,血浆胰岛素和胰升糖素清除时间延长,治疗马骡大肠阻塞不宜补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口服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氯化钾、硫酸镁制成的胶囊,对1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 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进行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维持治疗,门诊定期复查.结果:130例中显效71例(54.6%),有效50例(38.4%),总有效率93%.住院次数用药前平均2.98次/年,用药后平均0.81次/年,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想治疗方法,能减少住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配合短期禁食对肥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86例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将所有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3例;其中研究组给予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配合短期禁食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控制与运动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BMI、血压变化情况及血脂相关指标变化情况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变化情况等。结果:86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组间体重、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对比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的血脂相关指标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比,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采用中药加味苓桂术甘汤配合短期禁食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血压有效的降低,同时还能对患者的体重、BMI、血脂及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进行明显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患者2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3例为对照组,行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7.15±35.87)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3±41.5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36±1.92)天,总有效率为95.65%;术前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合并甲状腺残余甲状腺肿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钙与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转移与血浆可溶性CD105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大肠癌患者以及31例正常人CD105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清CD105浓度(2.42±0.46)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7±0.15)mg/L(P<0.01),而低于转移性大肠癌组(4.24±0.75)(P<0.01)。结论:血浆可溶性CD105与大肠癌转移有关,有可能成为诊断其转移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T)及神经肽Y(NPY)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NT、NPY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观察CCP患者常规治疗及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静脉滴注后NT和NPY的水平变化。结果:CCP患者血浆NT和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及加用丹参治疗后NT、NPY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丹参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丹参可明显降低CCP患者血浆NT、NPY水平,对改善患者缺氧及心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将血浆样品经乙腈盐酸水溶液提取,离心后经C18萃取柱净化,在XevoTM TQ-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反映监测(MRM)下测定,黏杆菌素的保留时间为1.55 min.测得黏杆菌素在血浆中的检测限为0.05μg·mL-1.在0.1、1、5μg·mL-1添加水平下,黏杆菌素A和黏杆菌素B的加标回收率在94.4%~98.2%和91.6%~1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黏杆菌素在0.1μg·mL-1到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海岛素(5%氨基寡糖素)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34团在塔里木垦区棉田开展海岛素应用试验,以验证海岛素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海岛素后,能加速棉花生长发育,促进植株多开花、多结铃,较对照667米~2增产籽棉24.4千克,投入产出比为1∶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中和肽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4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浆中和肽素及NT-proBNP水平,并分为A组220例(和肽素≥14.36pmol/L或NT-proBNP≥1923.90 ng/L)和B组240例(和肽素<14.36 pmol/L且NT-proBNP< 1923.90 ng/L),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a预后、生存质量、心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入院时A组的心功能分级明显较B组差(P<0.01).出院1a后B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优于A组(P<0.01),心理、生理、社会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心衰复发率和心脏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P<0.01或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和肽素、NT-proBNP水平过高可能预示后期生存质量、心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浆心房利钠多肽 (ANP)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变化及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 49例 HIE足月儿在治疗前后及 2 0例正常足月儿血浆 ANP水平 ,同时测定血清钠浓度 ,并将 ANP与血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HIE组血浆 A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HIE程度愈重 ,ANP水平愈高 ,HIE组治疗后血浆 A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 (P<0 .0 0 1 ) ;血浆 ANP与血清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6632 ,P<0 .0 0 1 )。结论 :血浆 ANP可反映 HIE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 ,并可影响新生儿 HIE水盐代谢 ,引起失钠性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对比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与恩诺沙星治疗猪喘气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猪喘气病的60例病猪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诺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24例(80.00%)、改善5例(16.67%)、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治愈14例(46.67%)、改善7例(23.33%)、无效9例(30.00%),总有效率为70.00%.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1.67%,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多西环素长效注射液治疗猪喘气病,疗效优于恩罗沙星,可显著改善病猪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植物缺素症(营养失调)是指植物因缺乏某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以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在外形上表现出的特有特征,属于生理病害,应区别于感染细菌或病毒的病理性病害。《植物营养失调症诊断图谱》一书包含:(1)粮食作物缺素的表现;(2)经济作物缺  相似文献   

20.
166例婴儿黄疸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婴儿黄疸的病因。方法:对166例婴儿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婴儿黄疸的病因以巨细胞病毒(CM V)肝炎59例(35.5%)居首位,其次为婴儿肝炎综合征37例(22.3%),第3位为先天性胆管闭锁共19例(11.4%),其他病因亦可见。结论:无论何种原因应尽早诊断、及早治疗;明确病因对指导治疗、防病情恶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