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退耕农户跟踪监测,并就原州区整体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调研,综合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监测调研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使区域内生态效益日趋突显,但随着二轮政策补助减半和补助到期,退耕地比较收益明显偏低,退耕区农户收入来源单一且不稳定,如何处理好退耕成果巩固与退耕户收益矛盾,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猪肉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商品.2011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稳中有涨,进入6月份以后更是加速上涨,创历史最高,增加了消费者生活负担,影响了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通知.使生猪生产者增强了长期发展生产的信心.不少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都加入到生猪生产行列,退耕区家庭生猪规模养殖将有长足的发展,为了给生产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现将退耕区家庭生猪规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新形势下退耕区家庭生猪规模化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姚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96-598,601
黄土高原是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之一,在工程实施中该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稳固退耕成果的有效手段。该研究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国家生态建设需求,结合区域特点,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机制、推进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Godron提出的方法经改进后,测定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的5个样地(人工封育核心区、边缘区、外围区、退耕还草区、天然草场区)的稳定比分别为37.82/62.18、36.46/63.54、35.75/64.25、39.35/60.65、41.39/58.61,表明盐池县人工封育区、退耕还草地以及天然草场的植物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盐池县人工封育与退耕还草措施均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并且人工封育措施更为有效,但是人工封育时间不可过长,以2~3a为宜,并且以2~3a为周期进行轮牧可以更好的促进草场恢复.  相似文献   

5.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旱季与雨季分别开展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组成,以期反应泸沽湖退耕还湿的成效。结果表明:泸沽湖现有鸟类120种,隶属15目44科。其中留鸟63种,候鸟46种。基于不同生境鸟类相似性指数,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退耕还湿区和林地相似性最高;退耕还湿区在雨季形成了季节性沼泽,但水鸟却仅6种,远低于林鸟;旱季退耕还湿区因水位下降归于旱地,不利于水鸟栖息。泸沽湖实施退耕还湿工程后,目前退耕还湿区对鸟类栖息的服务功能与陆地更为相似,作为湿地的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平凉市退耕地栽培仁用杏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平凉市地面气象要素资料与退耕区土壤条件等资料,对在退耕区发展仁用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议论。结果表明,平凉市退耕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与仁用杏的生物学特性基本吻合,是仁用杏的适宜栽培区,并针对存在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了应对措施,还提出了实现仁用杏树区域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经营绿色化、集水有效利用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果,采用样区实证研究与田间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个典型村域退耕8 a以来的农牧生产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退耕系统结构重建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退耕启动了区域农牧业结构的协同进化过程,农作机械化加速了人口转移与劳动收入的多元化。退耕林带间荒草地以低干扰度获得了固土减尘的生态效果,但丧失了经济利益;而林带-南瓜间作系统通过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存留的开放性运行,兼具固土减尘、农民增收的生态与经济功效,实现了物能流的超循环稳态,成为华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经济兼顾型退耕系统结构重建的新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六盘山区退耕林地山桃高接换头技术,该技术包括前期准备、品种选择、嫁接时间、后期管理等环节,高接换头技术为六盘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增加退耕户收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甘肃桃 (p .Kansuensis)适宜性、推广价值及退耕区水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水土保持经济型树种———甘肃桃为主体的退耕宜林地利用途径 ,并通过措施的对位配置 ,对退耕宜林地甘肃桃经营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与USLE的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得到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量,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得到退耕还林前后各侵蚀等级的转移矩阵、地形要素的分布指数以及各用地类型的侵蚀强度指数,全面、科学地揭示了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的演变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后剧烈侵蚀面积大量减少,由退耕前的3161.52 km2减少到退耕后的672.38 km2;极强度侵蚀面积大量增加,由退耕前的691.32 km2增加到退耕后的2822.72 km2.(2)退耕后,中山地带因植被覆盖增强其水土流失大大减弱;山前平原因耕地资源减少,人为加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而导致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15°坡度是退耕还林的主要发生范围,因林龄较低,其水土保持能力较弱,在强降雨等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极强度和剧烈侵蚀.(4)退耕后,水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增加,旱田、林地和建设用地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减少.总体来讲,退耕还林有效遏制了研究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但退耕后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还不稳定,容易向负向生态环境方向演化,且山前平原地带以及>15°的退耕幼龄林区更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不容松懈.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西部生态环境,也对退耕区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退耕为生态林的耕地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退耕为经济林的耕地出现了产业萎缩;退耕农户除外出打工外,并没有实质性的重新再就业;由于国家补偿政策没有因市场变化而调整标准,加之农业税取消和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复耕和毁林...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草对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鼠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中突出的鼠害问题,论述了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退耕还草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引起鼠害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西北地区的进一步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当前退耕区农民所面临的新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其经济收入,为了解决退耕区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在分析研究西北地区退耕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西北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及人们对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认识等问题,指出该区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通过产业链延长,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代士良  马礼  刘云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19-8121
研究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可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冀北高原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康保县为例,对其3个综合农业区相互毗邻的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土样采集,通过土样的化验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退耕还林地〈撂荒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全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天然草地〈耕地;土壤速效氮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天然草地〈退耕还林地〈退耕还草地〈耕地〈撂荒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为退耕还林地〈耕地〈退耕还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综合可知,3个不同农业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全氮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东部缓坡丘陵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东部缓坡丘陵区〈中南部波状平原区;土壤速效钾在3个农业区含量相当。对比分析不同农业区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经济效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坡地种粮不如种草养羊,这是四川省一些退耕还草区近期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据生产调查与分析,也证明在许多退耕还草区,种草养畜不仅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坡地种粮不如种草养羊,这是我省一些退耕还草区近期总结出来的生产经验.据生产调查与分析,也证明在许多退耕还草区,种草养畜不仅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清水县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林草植被快速增长,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粮款补助的逐渐到期和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调整退耕区的产业结构,积极培植后续产业,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冀西北坝上地区的自然、生态脆弱特征,在全国大范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政府的退耕政策对该区具有特殊的意义,政府的政策行为与农户退耕行为对于农牧业经营,无论是品种选择、结构安排,还是经营方式、投入要素等方面均有较大影响,应用研究区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户退耕行为对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搞好退耕补助粮食供应,满足退耕区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要,确保"以粮代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粮食供应的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晋西黄土区退耕年限对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退耕年限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方法以晋西黄土区不同退耕年限的荒草地、纯林地、混交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农地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退耕年限对土壤密度、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退耕地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加深显著增加,0 ~ 60 cm土层平均密度分别为:农地(1.38 g/cm3) > 荒草地(1.27 g/cm3) > 纯林地(1.20 g/cm3) > 混交林地(1.18 g/cm3),退耕还林后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土壤密度差异显著(P < 0.05);土壤密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逐渐减小,退耕23年后基本稳定在1.16 g/cm3,退耕还林对表层土壤密度的改良效果最好,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这种改良效果逐渐减弱。土壤总孔隙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波动性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表层(0 ~ 20 cm)孔隙度最大(50.8% ~ 57.6%),且在退耕5 ~ 10年内孔隙度变化最大,退耕25年后孔隙度基本稳定在55.61%左右。0 ~ 60 cm土层的孔隙度为混交林地(53.67%) > 林地(52.87%) > 农地(47.82%) > 荒草地(45.97%)。退耕后形成的纯林地、混交林地与农地、草地的孔隙度差异显著(P < 0.05),纯林地与混交林地孔隙度差异不显著(P > 0.05)。土壤毛管孔隙度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混交林地、纯林地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1.21%和50.37%,与农地的毛管孔隙度(45.62%)显著差异。结论退耕还林工程能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且混交林对土壤改良效果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