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与其他常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辅以人工检索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过刊资料库,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病例数2 55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对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12.51,P<0.000 01),且治疗组在改善MBI评分、SWAL-QOL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上无明显优势,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现代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Web of Science、Medline及PubMed。检索时间均为从该数据库最早收录时间至2017年2月,手工检索作为辅助,收集桂枝茯苓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依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筛选纳入6篇文献,共4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桂枝茯苓丸组临床有效率[RR=1.16,95% CI(1.06,1.26),P=0.000 7],2个采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试验(107例)结果显示[WMD=0.55,95% Cl(-0.69,1.79),P=0.39]。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常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然而对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未见显著疗效。但由于现有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今后仍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到处方70张,涉及176味中药,使用频次共计890次;使用频次≥9的药物共32味;使用频次前三位的单味中药是黄芪、甘草、麦冬;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类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对32味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个有效聚类群和13组药对,以补气药和滋阴药配伍为主,辅以补血活血、化痰止咳药。结论 治疗肺癌放疗患者的中药处方以补益药、清热药和止咳药为主,治法以益气养阴、清肺止咳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舌三针配合颞三针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的等级变化,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 在基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舌三针结合颞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整理总结治疗化疗副作用手足综合征中药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对手足综合征中药辨证进行分析。方法 筛选基于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中药外治法治疗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 共筛选55个外用中药治疗手足综合征的处方,涉及中药105味,总共出现频次497次。频数最高的药物为红花和桂枝(34次);药物功效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类为活血调经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补气药、补血药;关联分析显示:二连规则前3名为:桂枝→白芍,桂枝→鸡血藤,红花→桃仁;三连规则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当归、黄芪、桂枝,四连规则支持度最高为当归→黄芪+桂枝+红花。结论 本病病机为气血虚弱、营卫失和,日久可发展为淤血痹阻、热毒内蕴,外治法中药多用活血通络、温阳解表、清热凉血兼补益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国内有关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所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效数据,运用Ren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51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OR=3.61,95% CI[2.68,4.85],P<0.00001)。结论 本次系统评价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安全性较高。但是所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按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0篇文献,共计940例患者。结果显示,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Z=7.63,P<0.01);对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的改善也优于美托洛尔(P<0.01);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美托洛尔。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控制心室率、改善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但其安全性逊于美托洛尔。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存在质量缺陷、异质性和区域局限性,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全面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5.59(95% CI:3.81,8.2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57(95% CI:2.41,5.29),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脓疱症状消失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MD=-1.64(95% CI:-1.88,-1.4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较单纯西医治疗的脓疱消失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痊愈所需时间更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证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化痰通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疗程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古今中医文献中乳腺癌(乳岩)的用药规律,总结有效治疗措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相关中医文献经过数据整理后建立乳腺癌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并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Clementine 12.0进行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古今中医文献中关于乳腺癌的用药规律,并运用SPSS 19.0进行文献中所用药物的使用频数/频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治疗乳腺癌出现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类别由多到少依次为理气药 > 活血药 > 补阳药 > 滋阴药 > 化痰药。理气药常与活血药、补阳药、滋阴药、化痰药合用。结论 乳腺癌治疗以理气化瘀药为主,联合应用化痰药、补阳药、滋阴药的用药规律切合临床实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的发文篇数、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安徽农业科学》1979~2007年的第一作者和独立作者进行评价和分析,确定核心作者群。  相似文献   

12.
许万松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373-1377
目的 比较不同用穴方案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PDS)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为寻求合理的用穴方案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84例在我院消化科确诊并进行针刺治疗的PDS患者,其中29例患者进行基础穴位针刺,55例患者根据症型进行辨证针刺,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和随访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疗效指数(FDI)、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在治疗前后,抽血检测患者血清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普通针刺组和辨证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和随访2个月后,辨证针刺组FDI分数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和随访2个月后,辨证针刺组患者NDSI和NDLQI分别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和随访2个月后,辨证针刺组患者SF-36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辨证针刺组患者血清中GAS和MTL水平与治疗前和普通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辨证分析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型,合理选择用穴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含量,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艾盒灸组(每组40例)、艾炷灸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炷灸组与艾盒灸组分别予隔姜隔盐艾炷灸及隔姜隔盐艾盒灸,每日1次,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的尿量改善情况、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Barthel指数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平均每次尿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艾炷灸组及艾盒灸组患者白天排尿次数及夜间护理员被叫醒次数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三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但两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隔姜隔盐艾盒灸及艾柱灸对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艾盒灸较艾炷灸更容易操作、更安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用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取分经辨证针灸即颈项部病经上的"六合"穴联合病经同侧的络穴及其对侧表里经的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对疗效的影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分经辨证针灸方案治疗,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腧穴又是经络线路上的关键节点部位,为中医针灸的实施位点。但是关于腧穴的结构基础与形态组成众说纷纭,未能科学阐明。远细胞(telocytes,T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间质细胞,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潜在的经络实质细胞,但腧穴处TCs的特征及其分布需要进一步阐明。【目的】分析腧穴和非穴皮肤结构差异,探究腧穴TCs的形态特征,解析TCs与其周围成分的结构联系,为中医针灸治疗的细胞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5只成年健康湖羊为试验对象,采集百会(Du20)、曲池(LI11)、三阴交(Sp6)、膻中(Ren17)、承浆(Ren24)、耳尖(EP4)等腧穴以及背部和腹部非穴皮肤组织。使用蛋白标记物CD34和Vimentin标记TCs及其突起(telopodes,Tps)、TPS标记肥大细胞、PGP9.5标记神经、TSG101标记胞外囊泡。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皮肤腧穴和非穴处的结构和微细成分组成,并使用ImageJ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取穴时出现的问题,在“次髎”穴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为实际操作中大鼠“次髎”穴的定位探寻一种准确可行的取穴方法。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以Cy1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实验组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次髎”穴定位及针刺,并在X线下对大鼠腰骶部正、侧位进行观察,检验针尖是否准确插入S2后孔中。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准确率分别为50.0%、85.0%。结论 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大鼠“次髎”穴位的定位准确率更高,今后对动物穴位的定位应综合解剖学、针下手感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更加直观的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内经》刺经疗法强调经脉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主张某病刺某经,而不局限于某一穴或数穴,或不突出某一穴位。本文初步探讨了《内经》刺经疗法的理论依据、应用概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以及现代针灸临床如何运用等方面,并结合文献和临证心得,提出治病可取本经的五输穴、原穴,可循经按节段取穴、循经排刺、循经取阳性反应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