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五个方面遴选若干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对贸易便利化进行科学测评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合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指数,将贸易便利化指标作为自变量导入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采用我国的25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包括贸易便利化指标在内的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情况。同时,这个结果也反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贸易便利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合理,有较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推进贸易便利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引入贸易便利化整体水平和市场准入、边境管理、交通通信设施和商业环境4个指标,定量分析东北亚地区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整体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积极的影响,整体水平每提升1%,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1.56%;细分指标中只有商业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当商业环境水平提高1%,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0.84%。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出口的作用时,同时考察了第三国效应中邻国效应的影响,以中国及周边国家为研究对象,从出口国和进口国角度出发,通过Tobit空间杜宾模型(Tobit-SDM)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和邻国效应在双边农产品出口中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出口国和进口国贸易便利化都对双边农产品出口额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邻国效应显著存在,其中邻国贸易效应表现为互利互补,邻国便利化效应在出口国中表现为正显著而在进口国中不明显;在分指标回归结果中,出口国港口物流设施及法律规制和进口国海关规制环境的改善对双边农产品出口额的提升最为显著。本文研究既为加强周边农业合作的政策提供了经验理论证据,又比较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各方面对于农产品出口提升效果的差异,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较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本文在构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测算了2007—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子指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东盟、中东欧、西亚和中东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蒙俄和南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提高0.381%;市场准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海关环境,而基础设施及服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广阔的前景,贸易便利化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中“贸易畅通”的核心点。关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情况,主要可以从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海关环境和信息技术几个方面来考量。中国与中亚各国应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各国之间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货物贸易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是产品出口质量升级的一种体现,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出口质量可能有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对中国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关注不够。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加工农产品数据,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且主要通过港口效率提升、监管环境改变等渠道提升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国家(地区)和不同产品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贸易便利化与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数据,以UN Comtrade数据库HS两位编码的四大类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考察农产品的FTA-A深度、WTO+深度、WTO-深度以及FTA-T总深度四类协定深度对贸易非效率项的影响,并运用“一步法”对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FTA-A深度提升对中国向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产品FTA-A深度对RCEP中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正向作用大于非东盟成员国;农产品FTA-A深度对动植物油、脂及蜡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升作用效果最大,食品及活动物类、饮料及烟草类次之,而对农业原料类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作用效果较小。RCEP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以货物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关税贸易壁垒不利于中国对各成员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TPP到CTPPP协议中农产品规则进行梳理,分析当前农产品贸易最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从农产品自由贸易、政府干预、市场透明度等方面研判农产品贸易规则未来发展趋势;在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变迁过程中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向艾 《农业展望》2012,8(2):51-54
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这一思路,运用散点图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并运用洛伦兹曲线将中国农业贸易模式动态与世界农业贸易模式动态进行比较,以观察中国农业贸易模式的变化。研究显示,1996~201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模式较稳定,整体比较优势没有明显的流动性;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失去了比较优势;中国农业贸易总体专业化程度比世界农产品贸易专业化程度高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出口专业化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上,出口贸易专业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蒙俄经济走廊"15个国家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其中着重分析了中蒙俄三国的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结果表明中国和俄罗斯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较为便利,而蒙古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仅为不便利或一般便利。最后对三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出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改进,简化通关手续并增加通关申请方式,制定农产品保护措施的法律界限,更新金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进口国开始通过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产品执行严格标准,导致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仅次于汇率、关税的第三大贸易障碍,影响中国产品出口,而中国新疆农产品由于出口市场较集中,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不高,更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新疆农产品贸易受阻。本文基于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和制约原因进行分析,由此针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从短期角度观察,在中国与东盟积极开展经贸对话与合作基础之上,RCEP将帮助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在提升贸易额的同时改善中国长期处于的逆差地位;从长期角度观察,RCEP将通过农业科技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农产品贸易品种,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着贸易不平衡、中国出口农产品竞争力较低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国应当着眼于从设计贸易政策、健全监管体系、搭建信息平台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寻求优化,以此推动RCEP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江明  储心怡 《世界农业》2019,(10):61-70,104
本文利用2004—2017年中国与32个贸易伙伴国的空间面板数据,在地理权重矩阵、经济权重矩阵和经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的基础上,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构造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验证了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此外,基于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差异性,得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动物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园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显著且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谷物与油料油籽产品、纺织原料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据此,中国应实施区域贸易差别化和产品贸易差异化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政策,厘清贸易空间格局,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多边农产品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外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型态主要有二种,一是产业间的贸易,其贸易发达程度取决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二是产业内贸易,其贸易程度则取决于产品分工与合作程度.在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内贸易更为普遍.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标有多种,本文主要采取常用的劳埃得-格鲁贝尔指数,对台湾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贸易与人均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江浙沪三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发展趋势和国际贸易经典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分析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走势的基础上,以江浙沪三地为样本,运用统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人均GDP、农产品进口额、农产品出口额、农业生产总值4个方面讨论了对人均收入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农产品贸易对人均收入的增加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其中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人均收入的影响比进口贸易要明显。从分析结论中得到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GL指数测算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运用BI指数、HI指数分析中国与各国之间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征,最后运用计量模型探究影响产业贸易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且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上,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意大利、巴基斯坦、德国等国家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及产品类别之间均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产品质量的差异是我国与沿线各国之间农产品发生贸易的重要原因.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贸易不平衡程度、地理距离、贸易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均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贸易不平衡程度呈现负向影响;而地理距离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仅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是宁夏承担的国家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连续4年的举办,为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也拉动了宁夏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通过阐述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自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举办以来,宁夏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特点、农业贸易所处的地位、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在论述农产品贸易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宁夏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升中泰水产品贸易水平,能有效带动中国与东盟地区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有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本文运用贸易指数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中泰水产品贸易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中泰水产品双边贸易存在较强互补性且有不断增强趋势,在国际水产品市场表现为竞争关系;经济规模、人口和地理距离等传统因素对中泰双边贸易和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显著,非效率影响因素中自由贸易协定、对外开放度和经济自由度对双边贸易促进作用较大,但对出口贸易影响效应较弱;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双边和中国对泰国出口贸易开发力度很大,贸易效率较高,现处于贸易潜力较小阶段。为推动中泰水产品贸易发展,应从贸易开放程度、互补性产品结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挖掘贸易潜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农产品出口难度不断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2009年WTO各成员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数据和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数据为基础,重点梳理了WTO各成员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农产品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出口受阻的类型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