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掌握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别在高(900kg·hm~(-2))、中(750kg·hm~(-2))、低(600kg·hm~(-2))3种施肥条件下进行4种种植密度(45 000株·hm~(-2)、52 500株·hm~(-2)、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试验,并对其主要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旱作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同等肥力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60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及商品薯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 112.45kg·hm~(-2)和89.1%;相同密度下肥力越高,单株个数、大中薯个数、单株薯质量和大中薯质量也越大;施肥量×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对产量影响显著。综合来看,900kg·hm~(-2)施肥量与60 000株·hm~(-2)种植密度组合为该种植区秸秆覆盖马铃薯种植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密度和施氮量对盐碱地田菁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碱地田菁为试材,设置2种种植密度(12万、20万株·hm~(-2))和3个施氮量(0、180、360kg·hm~(-2))水平,研究密度和施氮量对其产量及综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下除生物量、相对生长速率及总产量外田菁各性状均优于高密度处理,但密度对抗氧化酶活性无影响;在12万株·hm~(-2)密度下,180kg·hm~(-2)的施氮量显著提高田菁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田菁生物量和产量,提高SOD、CAT和POD活性,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在20万株·hm~(-2)密度下,最佳性状出现在360kg·hm~(-2)氮肥处理下。密度和氮肥对田菁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在所有处理中均以密度12万株·hm~(-2)和氮肥180kg·hm~(-2)组合处理个体各性状最佳,而群体综合性状及总产量在密度20万株·hm~(-2)和氮肥360kg·hm~(-2)组合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发挥皖宿2156的生产潜力,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5个种植密度和5个追氮肥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花期追氮量对皖宿2156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株高,减少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先增高再降低,在30万株·hm~(-2)水平下产量最高;花期追氮在可以显著提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皖宿2156的适宜种植密度值为30万株·hm~(-2),在此种植密度下最佳的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69-771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3 117.5 kg/hm~2),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确定6.00万~6.75万株/hm~2为大田种植的适宜密度;高水肥条件下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耐密植大豆沈农12和普通大豆铁丰33为试材,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7.5、15.0、22.5、30.0、37.5、45.0万株·hm~(-2))处理下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密植品种沈农12的籽粒产量高于普通品种铁丰33。沈农12和铁丰33的籽粒产量有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22.5万株·hm~(-2)到30.0万株·hm~(-2)处理下,沈农12的籽粒产量增长最快;在7.5万株·hm~(-2)到15.0万株·hm~(-2)处理下,铁丰33增长最快。通过模拟方程得出,耐密植品种沈农12的最适宜密度为35.2万株·hm~(-2)、普通大豆铁丰33的最适宜密度为16.7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表现出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366.79 kg/hm~2;其次为150万株/hm~2,达2 133.44 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产量最低,仅为1 733.42 kg/hm~2;种植密度由135万株/hm~2增加到150万株/hm~2,产量呈有所降低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烟后种植苦荞的最佳种植密度控制在135万~150万株/hm~2,烟后苦荞田间生长的综合生物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甘薯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平栽、密度37 500株·hm~(-2)处理蔓茎干物重产量最高,种植密度对蔓茎干物重的影响高于栽培方式,且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具有极显著的互作响应;平栽、密度52 500株·hm~(-2)处理薯块干物重产量最高,直栽、密度52 500株·hm~(-2)处理最低,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对薯块干物重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互作响应;平栽、密度60 000株·hm~(-2)处理鲜薯干率最高,平栽、密度37 500株·hm~(-2)处理鲜薯干率最低,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对鲜薯干率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平栽、密度52 500株·hm~(-2)处理的产量、商品薯率和T/R值均优于其他处理;不同栽培模式下各处理间主要农艺性状均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研究结果能为甘薯合理种植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处理肥料因子为A共3个水平,即A1(尿素280kg·hm~(-2)、磷酸二铵210kg·hm~(-2)、硫酸钾70kg·hm~(-2)),A2(尿素4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100kg·hm~(-2)),A3(尿素52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硫酸钾130kg·hm~(-2));以种植密度(B)为副区,设定5个不同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和12.0万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德美亚1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及千粒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德美亚1号的穗粗、穗长、出籽率随施肥量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上,穗长、穗粗及行粒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当种植密度为B3时,千粒重最重为337.23g。此外,各肥密处理组合产量以A2B3处理(尿素400kg·hm~(-2)、硫酸钾1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9.0万株·hm~(-2))最高,其次A3B3(尿素520kg·hm~(-2)、硫酸钾13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9.0万株·hm~(-2))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栽培方式对芸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龙芸2号"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密度及施肥量对芸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110 cm行距,密度15万株·hm~(-2),施肥量160 kg·hm~(-2)(尿素25 kg·hm~(-2),磷酸二铵90 kg·hm~(-2),硫酸钾52.94 kg·hm~(-2))产量最高,2 276.23 kg·hm~(-2)为产量最高的配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总施量相同条件下的氮磷钾肥比例对甜荞麦形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吉乌1号有较宽的适宜密度幅度,其种植密度为36~45万株·hm~(-2)时有较高的产量。氮肥是影响吉乌1号株高生长、分枝和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钾肥比例有利于提高吉乌1号。在本地区吉乌1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肥料组合为密度45万株·hm~(-2),氮30 kg·hm~(-2)、磷15 kg·hm~(-2)和钾45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冀南地区麦套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中早熟抗虫杂交棉邯杂9号为材料,在冀南地区曲周示范点研究了种植密度(3.75万、4.50万、5.25万、6.00万和6.75万株/hm~2)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有明显影响,在5.25万株/hm~2处理时,籽棉产量达到最高(4 693.4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在4.50万株/hm~2时,皮棉产量最高(1 942.6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相当。在3.75万~5.25万株/hm~2处理时,铃重变化不大,但显著高于6.00万、6.75万株/hm~2处理。[结论]在维持较高铃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群体铃数,从而实现麦套棉高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浙油50在合肥市的适宜施氮量和密度。[方法]以浙油50为材料,设置施氮量(180、225、270 kg/hm~2)和种植密度(22.5万、30.0万、37.5万、45.0万株/hm~2)2个因素,研究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密度、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菜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270 kg/hm~2、密度37.5万株/hm~2,产量为3 161.84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浙油50在合肥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黑龙江省芸豆高产栽培,通过研究5个不同种植密度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奶花芸豆的最适种植密度,以期指导农业生产。结果表明:奶花芸豆密度在14.3万~22.3万株·hm~(-2)时,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密度为17.4万株·hm~(-2)时达到峰值,此时的产量最高,达到3 033.3kg·hm~(-2)。  相似文献   

14.
对金华地区马铃薯兴佳2号进行密度及氮、钾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种植密度减小,商品薯率提高,但产量下降,产量在密度7.69万株·hm~(-2)时最高;优化氮、钾肥运筹,能有效改善经济性状和提高产量。兴佳2号在种植密度为7.69万株·hm~(-2),氮、钾肥总用量分别为195和375 kg·hm~(-2),且氮、钾肥80%作基肥、20%作现蕾肥时,产量最高,并有利于实现产量和商品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特用玉米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合理的种植密度,进行了6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90 000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2.24t·hm~(-2),其次82 500株·h m~(-2),产量为12.16t·hm~(-2),对照密度60 000株·hm~(-2)的产量最低,为10.05t·hm~(-2),且90 000株·hm~(-2)与60 000株·h m~(-2)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龙薯9号、心香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探究豆-薯-麦三熟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下品种特性是决定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密度对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甘薯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心香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8 706.44 kg/hm~2和16 901元/hm~2;龙薯9号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29 939.88 kg/hm~2和9 568元/hm~2;普薯32号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8 706.44 kg/hm~2,但经济效益为负。在江汉平原豆-薯-麦三熟制下,甘薯品种心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化控措施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控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化控条件下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茎粗增加,产量比相应的清水对照增加0.58%~8.24%;化控条件下,密度为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糜子不同生育时期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糜子饲料营养价值,明确适宜种植密度和刈割时期对饲料品质的影响,为饲草糜子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5个种植密度,分别测定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产量,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和磷的含量,并通过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饲料相对值(RFV)和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GI)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糜子干物质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同一种植密度下,拔节期CP和EE含量最高,CF含量最小,抽穗之后CF、NDF和ADF含量有所增加;成熟期150万株·hm~(-2)处理下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密度处理;Ash含量在拔节期和开花期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拔节期钙和磷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拔节期糜子营养品质表现最好,是高品质糜子饲草最佳的刈割时期,可进行多次刈割作为优质草粉加工原料或者直接饲喂,该时期120~150万株·hm~(-2)密度处理营养品质和干物质产量表现相对较好;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因素,成熟期150万株·hm~(-2)处理下营养品质表现优于其他密度处理,饲料相对值和粗饲料品质分级指数分级均为2级,且可获得较高的干物质产量,是糜子干草饲料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玉米高产高效,以龙育828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150,300,450 kg·hm~(-2))和3个种植密度(52 500,60 000,67 500株·hm~(-2)),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龙育828产量和氮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龙育82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本试验设置密度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龙育828产量显著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龙育828产量在低密度(52 500株·hm~(-2))条件下显著增加,而在中密度(60 000株·hm~(-2))和高密度(67 500株·hm~(-2))条件下呈先增后降趋势。提高氮肥施用量,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利用率(NUE)、氮素收获指数(NHI)整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提高,在低氮(150 kg·hm~(-2))和中氮(300 kg·hm~(-2))条件下,NPFP、ANUE、NUE呈增加趋势,NHI呈下降趋势,而在高氮(450 kg·hm~(-2))条件下,NHI和NUE呈降低趋势,NPFP和ANUE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300 kg·hm~(-2)和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时,玉米产量最高(11 217 kg·hm~(-2))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的组合则是施氮量150 kg·hm~(-2)与密度67 500株·hm~(-2)。因此,考虑到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认为施氮量为300 kg·hm~(-2)与密度为67 500株·hm~(-2)的组合为最适宜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谷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生产上常用的5个夏谷品种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豫谷28为试验材料,设置30、45、60、75万株/hm~2 4个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宽、长及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明显降低的趋势,株高、千粒质量、出谷率总体上变化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轻微差异。在低种植密度(30万~45万株/hm~2)或者高种植密度(60万~75万株/hm~2)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顶三叶、穗部性状的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而种植密度从45万株/hm~2增加到60万株/hm~2,顶三叶和穗部性状总体上变化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5个品种的产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豫谷18、济谷20、保谷22、豫谷23等4个品种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豫谷28在4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顶三叶性状(叶宽和叶长)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推荐夏谷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