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苎麻基因资源丰富多样,为了选育抗旱能力强的苎麻品种,以进一步适应山区及丘陵山区苎麻生产的需要,进行了苎麻抗旱种质资源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95份苎麻资源中抗旱性为1级的有8份、2级的有20份、3级的有22份、4级的有30份、5级的有15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传统苎麻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较小,纺织能力下降;麻纱出口数量及金额持续下滑;苎麻种植劳动力缺乏,种植效益低、成本高。武陵山区饲料苎麻产业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是因为该区畜牧业发展饲料需求量大,苎麻饲料开发潜力大,苎麻饲料化可缓解武陵山区饲料短缺问题,开发苎麻饲料可以促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饲料苎麻产业的优势条件,如气候条件适宜,饲料苎麻作物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好,并且已有较好技术支撑。对饲料苎麻产业开发提出了开展饲料苎麻种植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利用技术研究、开展饲料苎麻收获与加工机械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浏阳市优质苎麻产业化与配套技术,进行了适合浏阳市丘陵山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苎麻水土保持能力及其效果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苎麻最适移栽期是3~5月,尤以4月份为最佳,最适密度为株行距0.5~0.6 m×0.3 m,最适施肥量为基肥人畜粪3000 kg/667m2,复合肥150 kg/667m2;种植苎麻小区水土保...  相似文献   

4.
达州市地处川东北盆周边沿,为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较复杂,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雾日和散射光较多,最适宜苎麻生长和纤维发育。据史书记载,汉唐贡品“手工细麻布”出自达州,历来以“新麻上市,商家云集,设点收购”为达州的商业盛事。农民种麻的  相似文献   

5.
牛埠镇地处无为县西南部,占地面积约75km2,全镇耕地面积2186hm2,其中旱地286hm2,水田1900hm2.水面1066hm2,地形复杂,丘陵、岗地、圩、畈田并存,在全县五大贫困面中兼跨山区、湖区两大贫困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少数山区、湖区粮食难以自给,严重阻碍我镇农业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苎麻纤维品质优良,可作纺织、鱼网、绳索等多种工业原料;麻叶和茎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较好的饲料;苎麻根和地下茎含有咖啡鞣酸,是良好的药材。目前国内外对苎麻的需求量较大,价格又较高,因此,发展苎麻生产,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开发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肉牛产业的重要主成部分,在良好的政策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刺激下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受气候、地型等影响,西南地区肉牛产业还相对落后。本文以西南丘陵山区(四川省、重庆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分析了近年来西南丘陵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生产水平以及面临转型升级所出现的问题,结合作者调研情况,对西南丘陵山区肉牛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形势下西南丘陵山区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苎麻是韧皮纤维作物,其纤维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加之苎麻有适应性强、易种植、产量高的特性。因此,大力发展苎麻生产,不仅可以解决农民致富问题,还能为乡镇企业、国家提供资金。江西省波阳湖十五县(区)具有发展苎麻生产的自然地理优势,是我省重要苎麻生产基地之一。为了尽快把苎麻生产搞上去,本文以湖区苎麻生产考察结果为依据,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繁荣湖区经济为出发点,对其生产发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树(指意杨、欧美杨及各种杂交杨)这一世界著名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以前一般认为只适宜在平原湖区栽培.但广大农民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已经成功地将其引种扩大栽培到丘陵山区.实践已经证明,丘陵山区也可以栽培杨树.但同时发现,其生长速度、生长质量却不尽人意,实现应有的速生丰产指标者少,生长中庸或缓慢者多.  相似文献   

10.
浅谈达州市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达州是四川省水稻主产区之一,现有稻田面积260万亩左右。达州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山区丘陵,立体气候变化大,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其中山地占幅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600~800m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夏日酷热,秋凉早,冬寒长;  相似文献   

11.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5个地区间苎麻产量差异的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苎麻生态区域适应能力的气候因素。[方法]在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选取5个不同生态区域分别作为试验点,考察了中苎2号的产量,并依据苎麻产量高低衡量了中苎2号对各生态区域的适应能力,最后分析了导致苎麻适应性差异的气候因素。[结果]各试验点产量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产量差异达到2.3kg/20m2,且这一结果在2年试验中可以很好的重复。结合各生态区域的气候因子分析发现,中苎2号产量与其生长期间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日照时间和降水量可对中苎2号起到增产作用,而相对湿度则会对中苎2号起到减产作用。[结论]环境气候因子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差异是导致苎麻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适应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头明  汤清明  朱四元  唐守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59-15562,15734
[目的]探讨影响苎麻生态区域适应能力的气候因素。[方法]在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选取5个不同生态区域分别作为试验点,考察了中苎2号的产量,并依据苎麻产量高低衡量了中苎2号对各生态区域的适应能力,最后分析了导致苎麻适应性差异的气候因素。[结果]各试验点产量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产量差异达到2.3 kg/20 m2,且这一结果在2年试验中可以很好的重复。结合各生态区域的气候因子分析发现,中苎2号产量与其生长期间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日照时间和降水量可对中苎2号起到增产作用,而相对湿度则会对中苎2号起到减产作用。[结论]环境气候因子降水量、日照时间和相对湿度差异是导致苎麻在长江流域不同生态区域适应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核桃气候适宜性分区评价与种植区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甘肃省核桃主产区气候条件的主成分分析,制定了核桃气候适宜性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75个县(市)进行核桃气候适宜性评分和分区,初步制定了相应的种植区划.结果表明:年均温、1月份均温、7月份均温、≥10℃的积温、日照时数和年降水量是影响核桃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甘肃省核桃产地可划分为气候适宜区和气候次适宜区.结合核桃的气候适宜性及生产现状,将全部产地划分为7个种植区:陇东南部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南天水北秦岭山地种植区、陇东北部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南南秦岭山地种植区、平凉天水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陇中黄土高原丘陵种植区、河西走廊绿洲种植区.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江西省84个县(市)级气象台站30年的气象数据和各地的地理位置等要素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该省气候资源进行区划,聚类结果分为5个气候类型区:(Ⅰ)赣南山地气候区;(Ⅱ)赣中丘陵气候区;(Ⅲ)赣北鄱阳湖平原气候区;(Ⅳ)赣东北山地气候区;(Ⅴ)庐山、井冈山气候区。  相似文献   

16.
红壤丘陵果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农复合系统是江西丘陵红壤开发的主要模式。试验表明,果农复合系统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温度,稳定土壤水热状况,对改善小气候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为改善整个小流域的气候环境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85~2005年间的有关数据对成宁市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咸宁市苎麻、茶叶、猕猴桃和楠竹等多种农产品比较优势显著,其产量(采伐量)分别占湖北省的52.58%、19.29%、34.00%和36.80%,在全省各地市(州)中均位居第一;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其中种植业的调整重点放在粮经作物播种面积和品种发展方向上,种植业的产值比重由1985年的68.36%降到2003年的52.68%.农业产值持续提高,但农业对经济体系支撑能力削弱的趋势明显.化肥生产力不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农用地生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果蔬种植面积较大,果蔬作物多样,但大多数是家庭或小农场种植模式,但南北地形地貌差异较大,传统大型机械作业不便且费用较高,通过适度规模的宜机化改造后,中小型马力的动农机可完全适用小区域化果蔬园,在山丘区果园及设施种植环境下中小型电动农机就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并且中小型电动农机具在提质增效、智能化提升及节能减排方面也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连春  翟明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83-16084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特殊立地及气候条件,指出该区植被恢复应遵循近自然原理、效益最大化、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提出了该区植被恢复的宏观模式,即构建生态型防护林、经济型防护林和景观型防护林。  相似文献   

20.
我国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机械化剥制加工是实现苎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苎麻基本结构、苎麻纤维收获工艺流程及苎麻物理机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苎麻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苎麻机械剥制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剥麻装备的作业原理及作业特点,探讨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指出改进和完善现有苎麻剥麻机,研发轻便型与大型苎麻剥麻机,研究智能化、高效苎麻剥麻技术和攻克苎麻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是未来苎麻生产机械化重点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