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丽萍 《农技服务》2014,31(9):124-124
金融与经济的发展互相依赖,休戚相关。本文依据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使用格兰杰检验,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农村金融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云南省1990~2006年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云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农村金融发展在短期内(滞后期1年)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长期内(滞后期3年)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滞后期2年和4年则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云南农村金融存在金融与经济增长失衡、金融抑制、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笔者从构建云南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推进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国平  徐新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72-15975
以协整检验理论为基础,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选取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效率水平(LFE)、金融发展水平(LFD)等为度量农村金融发展的指标,采集1979~2007年的农村贷款余额(RLB)、存款余额(RDB)、农村总产出(TRO)、固定资产投资(FAI)、金融相关比率(FIR)、经济效率(EE)、金融效率(LFE)和金融发展水平(LFD)数据,用图示法直观的表达了相关指标的历史轨迹及发展趋势,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实证检验了1979~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却没有显著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效率提升作用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虽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但这种贡献仅仅体现在总量而非效率方面。为此,应进一步强化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作用,逐步构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重庆市农村地区为例,使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互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旨在实现重庆市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金融演进的内在关系及更长的历史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角度有别于以往从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特征角度,而是以安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为背景,用实证的方法证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根据GRANGE检验结果得出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没有随着农村经济增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作用于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又反作用于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因此,研究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现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和完善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培育和扶持农村合作金融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金融的大力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可产生积极影响。提出应不断扩大农村金融规模、努力发展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投资效率、规范农村金融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密切相关。对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比农村经济发展相比明显滞后,农村金融发展不足是制约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省,要想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就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村金融的支持。在分析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基于1981~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农村资本投入、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三个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具有协整关系。基于此提出促进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想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那就需要对农村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我国专业人员对中国农村从改革开放开始的那年开始到2004年的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存在一种长期的平衡关系,农村的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却不能保证农村的金融发展,我们需要提出发展农村金融,大大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5997
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即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程度低,资源分散、分布不均、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介绍了信息化对农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一是物流系统计划决策以信息为依据;二是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提升以信息为基础;三是物流传输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分散农业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5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的5点对策:一是深化政府信息化意识;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系统;三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五是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朱流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64-264,274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乡村旅游带来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的剖析,提出当前要从政策层面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以促进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有效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然而当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执行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健全监督制度、增加农业投入等措施,促进农村政策的有效执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桂俊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09-5812
结合中国目前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制定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评价体系,旨在为新农村建设确立科学指导原则,确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路径,使建设规划有据可依,为农村建立起一个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及其重要。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乡村发展,还可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可增加农民收入。从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入手,分析乡村旅游目前在广西的发展情况,并探索如何使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以期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2):95-96,105
全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发展缓慢甚至停步不前,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对传统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电子图书馆是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农村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论述了农村电子图书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互为发展的。本文简述了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要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统筹”原则,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快农业发展,解决“三农”基础问题;抓好农村发展和稳定两大重点,解决“三农”关键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人口一步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农村人口一步步向城市人口转变,因而导致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城市人口却越来越大,这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我国人口城市化是从“十一五”时期开始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还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其发展进程中,农村人口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往往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浅析,提出合理途径,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曾被认为是解决原生性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近年来"二次空心化"问题正在新型农村社区中悄然出现并愈演愈烈,集中反映在人口空心化、土地空心化、产业空心化、住宅空心化、社会空心化等方面。该研究在与原生性"空心化"研究比较的基础上,从人口、空间、产业、社会角度对"二次空心化"概念进行界定,深入剖析了其在人地关系、地域特色、空间资源、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调整规划设计理念等防治农村"二次空心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