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15N示踪技术探讨烟株对氮素肥料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不同施肥方法的15N示踪技术研究得到: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以叶片>茎>根>顶杈,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不同施肥方法的氮肥利用率、总氮含量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氮肥利用率以栽后100d左右较高.通过15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施肥方法的肥料氮比例以肥料1/3基施2/3追施处理较高,2/3基施1/3追施处理居中,全部条施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2.
 在烤烟大田期进行32P同位素示踪试验研究得到:烟株对磷素营养的吸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移栽后第1次取样(40 d)的吸收量较少,磷肥利用率也较低;移栽后100 d的吸收量较多,磷肥利用率也较高。3种不同施肥方法处理中,磷肥利用率、烟株干物质重量、烟株中吸收自肥料的磷素所占百分数以所有肥料条施处理较低,2/3基肥1/3追肥处理居中,1/3基肥2/3追肥较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15 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下对氮素肥料的吸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烟株各部位总氮含量呈现叶片>茎>根,烟叶叶片总氮积累量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通过15 N的原子百分超的测定结果得到,烟株全氮中来源于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不同部位的分布随着叶位的升高而降低,来源于土壤氮的比例随着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不同轮作方式的氮肥利用率以烤烟—小麦轮作处理较高,为23.71%,烤烟—油菜轮作处理与烤烟—空闲轮作处理居中,二者分别为23.04%和22.3%,烤烟—黑麦草轮作处理较低,仅为18.11%,烤烟较好的轮作方式为烤烟—小麦轮作和烤烟—油菜轮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适宜南方多雨烟区的氮肥用量和施用方式,以粤烟97为材料,通过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对烤烟产量、质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施氮量设5、9、13 kg/667m2 3个水平;基追比例设10∶0(全部基施)、7∶3、3∶7三个水平;以不施化肥处理为参照,计算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降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但能提高烟碱含量;施氮量增加,施氮方式对氮素利用率无显著影响;氮施用量及化学氮基追比主要影响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在南雄烟区,以9 kg/667m2的施氮量结合7∶3的基追比例进行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肥料合理施用在全球控制肥料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背景下对于农业的绿色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适宜的肥料配比是合理利用肥料的关键措施之一。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氮磷钾比例条件下的烟叶质量特征,摸清不同肥料配比下肥料的利用率,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等氮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即不施处理(T1),常规施肥处理(1∶0.5∶2,CK),增钾处理(1∶0.5∶3,T2),增磷处理(1∶1∶2,T3)和提磷增钾处理(1∶1∶3,T4)下烤烟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特征。结果表明:(1)等氮条件下提磷增钾的措施显著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产量表现为T4 > T3 > T2 > CK > T1,产值表现为T4 > T2 > T3 > CK > T1。与CK相比,T2、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1.81%、3.48%和20.72%,产值分别增加了9.66%、1.17%和19.81%。(2)15N同位素示踪标记结果表明,等氮条件下提磷增钾措施能促进烟株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上、中、下部叶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氮分布)分别为:T4 > T2 > T3 > CK。与CK相比,T2、T3和 T4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16.87%、15.88%和31.00%。(3)等氮条件下增钾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增磷处理,产量和产值较高。结果显示,等氮条件下提磷增钾的施肥措施促进烟株对肥料的吸收,有效提高烟株的氮肥利用率,提高烤烟产量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皖北烟区烤烟施肥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在皖北烟区,采用一次性单行条施全部氮肥易导致在旺长前地上部分生长过旺,下部叶前后半片厚度差异明显,肥料淋溶损失大,肥效降低,烟田明显无后劲。同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移栽根系受肥料灼伤的风险。采用单株定量侧穴施肥,基施和追施相结合,因肥料局部集中县烤烟生长前期降水不足导致烟株早期生长缓慢,肥效明显向延迟。采用基施(NH4-N)和追施(NO3-N)相结合基肥为单株定量环穴施肥,与剪叶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分析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可知,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高于施用比例为1∶3∶2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云烟87为试验品种,通过对不同基追肥比例、施氮水平、不同肥料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试验,探讨了烤烟优质适产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基追肥(以氮素计算)比例以60%∶40%较适宜;施氮水平以施纯氮142.5 kg/hm~2较好;移栽前20 d起垄施基肥,并配合施用烟草有机肥,硝酸钾全部用作追肥于移栽后30 d内分3次施完、硫酸钾于栽后结合大培土一次性施下最好;施肥方法以双沟条施最好,但在实际生产中双沟条施费工费时,一般采用宽沟(15~20 cm)条施。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全膜双垄垄播氮肥底施与追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庄浪县旱寒区旱地梯田,采用全膜双垄垄播栽培技术,研究了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底施与追施比例显著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性状,以氮肥60%底施、40%追施处理的综合性状最佳,氮肥40%底施、60%追施处理次之。马铃薯折合产量以氮肥60%底施、40%追施处理和氮肥40%底施、60%追施处理较高,均为39 208.3 kg/hm2;氮肥80%底施、20%追施处理次之,为3 5587.5kg/hm2;氮肥100%底施处理居第3位,为32 725.0 kg/hm2;氮肥20%底施、80%追施处理的折合产量最低。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建立了产量(y)和底施肥比例(x)回归方程:y=-4.563 5x2+545.77x+22 900,R2=0.855 8,经解析,最佳底施氮肥比例应占总施氮量的59.8%。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对烤烟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氮肥不同基施与追施比例(T1.全部氮肥作基肥;T2.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T3.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对烟株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后期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施氮处理的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基本表现为随氮肥追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且均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以T3处理最高。移栽后45d,T1处理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移栽后60~75d,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基本随着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追施氮肥保证了烟株后期生长对氮肥的同化能力,改善了烟株的光合特性,其中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为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包膜控释钾肥对烤烟叶片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物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全部追施(分2次)对烤烟钾含量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钾处理的烤烟叶片钾含量均随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下降。移栽后90d,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的烟叶钾含量(1.77%、1.62%)分别比对照(普通钾肥基施+追施)提高22.9%和12.5%。不同处理同一叶位的平均钾含量和同一叶位同一部位钾含量均表现为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对照。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的烟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9%、10.3%,产值分别增加4 170.0元/hm2、3 273.0元/hm2,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较对照显著提高,评吸总得分分别比对照提高3.1分和1.5分。包膜控释钾肥基施+追施处理和包膜控释钾肥全部追施处理相比,烟叶各测定指标差异不显著。总之,在施钾量相同情况下,与普通钾肥相比,包膜控释钾肥不论基施+追施还是全部追施均表现出较好的增加烟叶钾含量、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15N研究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5N-菜籽饼肥和^15N-秸秆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方法等不同处理中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1)烤烟各器官来自肥料的氮(NDFF%)随着饼肥和秸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有顶权〉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的趋势;(2)烤烟对饼肥中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秸秆肥,饼肥组合中在下部叶成熟时达到高峰,以后稍有降低,且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利用率最高,达到40.07%。秸秆肥组合中以25%秸秆肥+75%全基施利用率最高,且各处理烟株整个生育期利用率持续上升,不利于上部烟叶落黄成熟;(3)秸秆肥处理的回收率较饼肥处理的普遍要高,都在90%左右,土壤残留率高,不利于前期烟草的生长。饼肥处理中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的回收率较高,达到81.80%;(4)土壤“AN”值以25%饼肥+75%硝铵基追各半和25%秸秆肥+75%硝铵基追各半最高,说明土壤有机肥施用量不宜偏高,一般以保持中等施肥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3.
氮素营养及磷钾比对白肋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P,K是烟草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其对产质量及效益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要素对产量的影响作用N>K>P;上中等烟比例随施P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高,其影响作用P>K>N;均价随施P量增加有下降趋势,施N以360 kg/hm2为高,施K以N∶K为1∶2的最高;内外在品质以处理组合4最好。从优质、高效、低成本考虑,综合试验结果,以施N 300 kg/hm2,P2O5 150~300 kg/hm2,K2O 600 kg/hm2,N∶P2O5∶K2O =1∶0.5~1∶2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皖北烤烟氮肥施用技术对烟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敬权  唐经祥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3):269-270,276
研究表明,烤烟施肥方法的不同显著影响烟株生长发育动态和烟叶品质;烤烟施肥技术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皖北烟区,采用一次性单行条施全部氮肥易于导致在旺长前地上部分生长过旺,烤后下部叶前后半片厚度差异明显。若在烤烟生长前期供水充足,肥料淋溶损失严重,肥效降低,大田后期明显无后劲。而氮肥采用基施与追施相结合,基肥采用单株定量环穴施肥,并与剪叶育苗技术、“移栽旱地培土”技术相配套,更利于提高烟叶品质,烟叶内在总糖、烟碱等主要成份达到了目前消费需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施肥方法对烤烟氮磷钾利用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在零陵、郴州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肥料深施与浇施及基肥与追肥分配比例对烤烟氮、磷、钾利用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氮、钾肥全作追肥浇施处理,肥料利用率,烟叶产量及产值最高,品质也较好;20%氮、钾作追肥深施,80%作追肥浇施处理次之;而将氮、钾肥及有机肥全部深施处理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钾量对山地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2003年在云南省陆良、宜良和建水3个县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红花大金元和K326品种,在施用等N,P2O5量的基础上,在移栽后20d分别追施不同用量的硝酸钾,与不追施硝酸钾的对照相比,烟叶产量、产值和含钾量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红花大金元以每667m2追施10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好。K326以每667m2追施15kg硝酸钾的处理效果最佳。从宜良等8个县(市)的大田示范的同田对比结果表明,烤烟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能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产值增加幅度为1.3%~14.9%,每667m2产值增加22.4~219.2元,平均增加126.8元,追施硝酸钾增加的成本为每667m2 4.6元(红花大金元)和19元(K326)。追施硝酸钾能提高烟叶含钾量,将含钾量(x)和产值(y)作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相关方程:y=788.7+309.12x (R=0.704**),说明适时适量追施硝酸钾是提高烤烟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大田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西北黄土塬区覆膜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根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去向的影响,为西北黄土塬区合理施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对照组(CK):不施肥、不覆膜;(2)覆膜和不施肥处理(MN0);(3)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N1);(4)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1);(5)施基肥(氮肥80kg·hm~(-2),磷肥80 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不覆膜处理(BN2);(6)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 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2),测定玉米产量、土壤水分、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的差异。【结果】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干物质积累速率也随之增加,两年的干物质积累量主要表现为MN2BN2MN1BN1CKMN0;玉米产量随着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覆膜和施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2012年,BN1和MN1处理的产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31.41%和38.33%,BN2和MN2处理的产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了49.89%和79.06%;覆膜提高了玉米根层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程度为先增加、后降低;随生育期推进,不施肥处理根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持续下降,土壤上层(0—50 cm)硝态氮含量略大于下层(50—100 cm),土壤上、下层间的硝态氮含量差异逐渐减弱;在施基肥和追肥处理下,覆膜有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作用;玉米地上部对根层氮素的吸收率与施肥量正相关,覆膜和施肥对玉米氮素吸收量影响显著,在不施肥条件下,覆膜对氮素吸收量影响不显著;覆膜处理的氮素去向表现为:植株地上部氮素吸收量氮素残留量氮素表观损失量;两年的氮肥回收率表现为MN2BN2MN1BN1,覆膜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回收率。【结论】综合考虑玉米产量、氮素表观损失和氮肥利用率,施基肥(氮肥80 kg·hm~(-2),磷肥80kg·hm~(-2))、追施氮肥(氮肥80 kg·hm~(-2))和覆膜处理(MN2)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表层土壤含水量,以及减缓硝态氮向深层迁移速度、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推荐MN2处理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烟农19号小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基肥和追肥比例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行距、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及其互作效应对POD和SOD活性,旗叶MDA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行距为16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4∶6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始终最高,MDA含量最低。行距为20、24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均较高;行距为20 cm、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始终比其他处理高,MDA含量始终最低。[结论]行距为20 cm、氮肥基肥和追肥为5∶5时,烟农19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盛湘1号"为供试材料,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早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分蘖肥能够通过促进植株分蘖数增多来提高早稻产量,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则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籽粒数来保证水稻的高产;提高分蘖肥比例和穗肥比例以及平衡施用基-蘖-穗-籽肥均可以提高氮肥农艺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土壤氮素依存率,但对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与氮肥表观利用率呈现出负相关;氮肥不同基追分施比例处理间各时期植株体内氮素积累量差异显著,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吸收氮素养分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