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扎兰屯市园林树木食叶害虫种类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园林树木的观赏价值。对该地区的园林树木食叶害虫种类及发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食叶害虫有蝶类、蛾类、叶甲类和叶蜂类。通过对常见食叶害虫的识别特征及为害特点进行概述,提出综合防治建议,可为该地区对食叶害虫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害虫和典霉菌为害仓贮茧丝的研究表明,害虫为害使蚕茧成孔或呈食痕,螨为害后,茧丝呈齿状缺刻,曲霉菌仅为害表层丝胶,并有瘤状突起。被害茧丝的解舒率和韧度分别降低6.71%和4.78%,而加工100kg丝,则多消耗27kg原料茧,长吐率亦增加25.3%。受害转绿,转暗。  相似文献   

3.
板栗害虫发生特征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1988-1994年对安徽省板栗害虫的研究,查明了现阶段板栗害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发生率、发生量、发生类型和成灾格局,提出板栗害虫的综合治理对策。研究表明在454种板栗害虫中,发生轻微、中等、严重的害虫分别为414种、22种和18种,分别占总数的91.2%、48%和4.0%。害虫的垂直结构为根部害虫16种、干部51种、叶部299种、枝梢101种和果实害虫7种,分别占总数的3.5%、11.2%、61.5%、22.3%和1.5%;害虫总体发生率95.8%,其中危害程度轻微(+)、中等(++)、严重(+++)发生率分别为38.2%、33.2%和24.4%;重要板栗害虫的发生类型为低发生型414种(占91.2%)、偶发生型7种(占1.5%),间发生型23种(占5.1%)和高发生型10种(占2.2%);主要害虫成灾区域特征为广泛型7种、地区型8种、局部型3种。  相似文献   

4.
草地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螟是一种间歇爆发的食叶性害虫,有发生突然、群集迁移、危害严重的特点。针对草地螟的特点.制定出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抑食肼油剂防治杨干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干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杨树检症害虫,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蛀干害虫.对杨树威胁极大。为了克服长期大量使用常规杀虫剂.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杀伤天敌、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副作用。我们研制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荆抑食肼油剂.防治杨干象幼虫使用1%油剂杀虫率达95%、抑食肼油剂对杨干象幼虫具有高效.内吸作用.既有速效性又有较好的持效性、抑食肼油剂的研制为杨干象等蛀干害虫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型杀虫剂.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是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内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约为5%~1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受害植株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大豆食心虫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北、东北,以东北三省受害最重。此虫为单食性害虫。主要食害大豆,也为害野生大豆及苦参。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茶树害虫名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湖南省茶树害虫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已查明湖南省发生并确实为害茶树的害虫、害螨种类为302种,分属2纲12目72科,从分类系统看,以鳞翅目害虫(101种)、同翅目(81种)、鞘翅目(39种)为多,各占33.44%,26.82%和12.91%。从取食方式和取食部位来看,以为害茶树嫩梢和叶片的食叶性害虫和吸汁性害虫为主,共达240种,占全部种类的79.47%,并记述了每种害虫的分布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8.
国外棉花害虫抗性的综合治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80年代以来,棉花害虫特别是实夜蛾属诸虫种(Heliothisspp.)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出现,引起主要产棉国的高度重视,实施以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为核心的“害虫抗药性治理”(IRM)策略,已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调查结果表明:可诱杀7目26科68种害虫,以同翅目和鳞翅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诱杀害虫总量的58.8%和37.1%。诱杀量最多10个种害虫分别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小蓑蛾、丽绿剃蛾、大青叶蝉和茶蓑蛾等。诱杀区茶园和非诱杀区茶园比较,8种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小蓑蛾、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蓑蛾、小绿叶蝉、茶刺蛾和黑刺粉虱)的数量差异显著,频振式杀虫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1.4%、77.3%,77.0%、68.3%、67.1%、63.3%、56.5%和49.7%。频振式杀虫灯对天敌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诱集的益虫和害虫个体比为1:668~958。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诱杀量5月以后逐渐增加。7月达到高峰,8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0.
茶毛虫的防治指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茶毛虫是我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本文测定了幼虫取食量、取食嫩叶和成叶的比例,并进行人工摘除成叶模拟茶毛虫取食成叶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茶毛虫幼虫的平均取食量为1468.9mg,第1、2、3代幼虫取食嫩叶占取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23%、58.96%、64.92%;根据防治费用、茶叶产量、茶叶价格、幼虫存活率和防治效果的调查,每公顷年产干茶2250kg的茶园,第1、2、3代茶毛虫的防治指标分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导柑桔木蛾有寄生蜂35种,其中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8种。考查结果表明,以寄生低龄幼虫的绒茧蜂类最重要,最高寄生率达68.2%,最低寄生率为0.8%,全年平均寄生率为14.4%。越冬代蛹寄生率为7.3%。初步调查表明,不除草桔园的,寄生蜂群落较除草桔园有三个特点:寄生蜂数量多、种类丰富;施用农药后寄生蜂数量恢复快;柑桔木蛾幼虫和蛹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银杏大蚕蛾Distyoploca Japonica Butler在南充城市生态环境中,年发生1代,以滞育卵越冬,滞育期6个多月。雌雄幼虫均7个龄期,1-3龄有群集为害习性,6-7龄为暴食期,高度分散,造成严重危害。雌成虫无孤雌生殖现象,平均产卵296.5粒。采用人工采蛹及卵堆,保护天敌,在1-3龄期用农药局部挑治等综合治理措施,即可将该虫长期控制在无害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刚竹毒蛾是竹的最主要食叶性害虫,严重影响竹林健康与竹业生产,掌握其空间分异规律对开展该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延平区为研究区,基于刚竹毒蛾危害分布与地形数据,采用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统计不同地形条件下虫害分布占比,依此探究地形因子对该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坡度的升高,虫害分布占比呈现先升后降特征,海拔500~800 m、坡度10°~24°为主要危害区域;东、东北、东南3个坡向的虫害分布占比最高,合计达57.09%;虫害与坡位的关系表现为“高集中”特征,主要分布于山脊,占比高达71.63%;其次为山谷,占比21.94%。该文证实地形因子对刚竹毒蛾危害具有重要影响,据此建议对海拔500~800 m,坡度10°~24°,东向、东北向、东南向及山脊、山谷区域的虫害予以重点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病毒复制抑制物的提取和其抗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烟草花叶病毒接种抗性植物心叶烟后,采用离心和ZnAc2沉淀的方法提取植物胞间液中的病毒复制抑制物(IVR).5%~15%的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IVR的分子量为26000.对IVR进行的抗性检测实验表明,IVR对三生NN烟原生质体内TMV的复制抑制率达78%,对植物体内病毒的抑制率达47%~70%.  相似文献   

15.
HFT技术测定牧草有机物活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以7只1-2岁莎能山羊(♂)×成都麻羊(♀)杂交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三个水平的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混合日粮,进行产气法(HFT技术)和全收粪法测定有机物消化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个日粮全收粪法有机物消化率分别为57.53±1.80%、54.12±1.02%和49.20±1.61%;产气法测定的相应值为57.40±1.71%、53.26±1.20%和49.41±1.19%。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经t验P>0.05,变异系数平均为2.76%和2.55%,表明产气法测定的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化学杂交剂GENESIS对小麦的杀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品种,4个剂量,2个表现活性剂的裂区试验和2个品种的异地试验,对新型化学杂交剂GENESIS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1)GENESIS杀雄彻底,2.0kg/hm^2以上剂量的不育率均超过95%,3.0、5.0kg/hm^2剂量达到或接近100%,且没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专一性;(2)不育率为95%以上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最高达67.65%和49.83%;(3)5.0kg/hm^2剂量下,添加表现活性剂MON8161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比添加MON59160的降低18.9%,差异显著。说明表现活性剂MON8161对雌蕊的活力具有一定影响;(4)相同基因型在两个地点的不育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差异不显著,证明GENESIS的杀雄效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因年度间介体蚜量发生程度不同而变化。大豆田有翅蚜大量迁飞活动的年份也是蚜虫大发生的年份。播种感病品种,蚜虫轻发生年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为0.5%;中等偏轻年份为0.2%;中等发生年份为0.1%;而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为0.04%;大发生年则为0.01%。因此,可根据不同年份介体蚜虫发生的程度决定所播种子的带毒率水平,控制SMV危害。文中还讨论了获得低带毒率种子的方法,并提出应该将种传率的高低,作为鉴定大豆品种抗感SMV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在合肥先后共用六个组合(品种)进行了三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密度时苗质在三叶期前无显著影响,三叶期后影响日益加大。秧苗单株叶面积、干物重、分蘖数等均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线近似y=1/(a+bx)曲线。3—5、5—7和7—9叶期单株叶面积和地上干重的增长量,较300苗/米~2下降50%以上的临界密度,依次为2000、1200和600苗/米~2左右。单株干重增长速度降低10%,分蘖速度下降12.5—29.5%。5,7,9叶期可发分蘖成蘖率<20%的临界密度依次为2500,1500和600苗/米~2左右。苗质对大田产量的影响随着秧龄延长而加大。在秧大田比保持一定的情况下,苗质对大田产量的影响一般小于秧苗密度对苗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血清酸滴定法对配种后16—45天的67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结果,妊娠牛和空怀牛的符合率分别为95.65%和95.24%;总符合率为95.52%,与直检法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选择93头三江白初生仔猪分为两组,试验组喂以垦大复合预混料S310配制的粉状乳猪料,对照组饲喂市售的乳猪颗粒料。其结果,初生-20日龄、20-35日龄、初生-35日龄日增重,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36%、0.79%、3.29%,饲料报酬提高12.0%,死亡率降低1.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