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民战略。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农业科技为支撑。必须用可持续观念统一全民的思想,调动社会公众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可持.续农业科技,建立可持续农业示范基地,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本文探讨了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创体系的内涵和构成,提出了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生活与国家发展水平。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其内涵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以期为尽快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业领域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对协调的重要领域。大型仪器设备是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基础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学科交叉融合、新学科不断涌现等新的科技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导向应受到广泛的重视。文章从农业科技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农业科技问题,提出了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导向。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丽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5):18-21,58
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以河南省为例,阐述了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劼  强磊 《农业与技术》2015,(3):155-157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靠。本文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农业的产业化能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在科技、资金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需要科技、政府、市场多方面的作用,并且要克服农业产业化的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9.
"十三五"是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重大思想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未来智能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也为新时期农业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安徽省农业及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针对性分析"十三五"的科技需求,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安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重点领域与主要任务,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0.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中国和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难题,系统地提出了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加快实施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依据提出由于我国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集约发展道路;科技滞后,农民素质低下,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兴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性,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我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须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工具与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农业健康化、可视化,使得农产品真正绿色环保。文章基于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情况展开综合分析,提出对目前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推动当代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贫困强度大,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西部农牧业的历史变迁及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剖析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草地农业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构建草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衣牧民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农业”与山东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农业”是目前农业科技的新领域,发展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一般认为“数字农业”主要是将电子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政府对农业的行政管理、农业的电子商务、农业科技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过程的数字模拟、能立即取得所需的数字数据,得到迅速的分析,并实现可视化的有关试验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数学模拟。要求对农业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的、环境 的、经济的)全面实现数字化描述,也就是说,各种农业过程都要应用二进制的数字加以表达。二是电子网络信息服务。要求各种信息技术最广泛地应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是计算机管理。要求在农业的各个部门(行政、科研、教育、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实现数字化与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以预期,“数字农业”的发展必将使农业实现更高的效率,农产品达到更高的质量,使农业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又使农业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实现农业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数字化,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研究质量与效率,而且由于将农业过程数字化,使农业科学从经验的水平提高到理论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进行许多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正>大力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城乡统筹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11年科技部启动第一个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领域"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投资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设施。加强农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等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据此提出由于我国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集约发展道路;科技滞后,农民素质低下,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兴农” 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性,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不断孕育着新的突破。山乡巨变,亿万农民富裕安康的梦想正在实现。60年的风雨兼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为提高粮食产量、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描绘了一幅宏伟画卷;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科技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促进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梅申  岳增良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151
以实现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对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进行研究,构建了适应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六大科技支撑体系",实施了以农业高新技术重点带动,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水平的"十大技术提升战略".提出了实现河北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当代科技在各个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现代化农业技术体系进行可持续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