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10年经济与环境相关指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建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从空间上对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农村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重视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北部和西南部,涉及范围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转移,开发大西部,是功在千秋、益在西部的大好事情.  相似文献   

3.
栽桑养蚕是我省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又是农村脱贫致富、地方财政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它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及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茧丝绸产业向欠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全省大部分地区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保护、两烟双控、农业结构调整等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业,据省主管部门统计:截至2001年底,全省共有桑园面积2.1万hm2,较2000年增长12.5%。全年发种量29万张,鲜茧产量9400t,在全国19个产蚕茧省中排名第11位,在西部9个省(市、区)中排名第5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判断、比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技术效率,采用DEA与超效率DEA方法,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个蔬菜品种(或种植模式)超效率得分、规模效益、投入冗余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很大差异;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不同蔬菜品种(或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存在差异;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超效率得分排名与蔬菜播种面积排名大相径庭;279个DMU中,71.68%的DMU呈规模报酬递增,13.26%的DMU呈规模报酬递减,15.05%的DMU规模报酬不变;目前我国蔬菜生产要素投入及配置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参照IPCC( 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 的1997—2011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显示,我国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整体上基本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地区差异比较显著.总体上来讲,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由东到西依次递减的规律特征,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而且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绝对量上大大超过中西两大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各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和出口贸易对各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福建省9个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和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厦门地区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最高,宁德地区最低;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体系;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大力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西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年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权法对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息化基础、地区信息化发展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较大差距,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内蒙古、宁夏、广西、青海、新疆、西藏6省(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甘肃、云南、贵州3省农村电子商务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与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对于促进省域农村现代化均衡、充分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综合评价、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差异指数和指标优劣势分析等方法,在测度2010—2020年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指数的基础上,剖析其发展规律并划分地区类型,从总体、子系统和地区类型3个维度量化分析其区域差异,并对各类型地区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指标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5个省份处于农村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后期,天津、广东、山东等11个省份处于农村现代化起步阶段的中期,西藏、广西、甘肃等15个省份处于农村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前期。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分布格局,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与经济区域、粮食功能区域分布特征的高度关联性;2010—2020年各省农村现代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省域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类型区域间的差异,各类型区域内差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不同类型地区间的优劣势指标具有异质性。因此,为推进省域农村现代化快速、均衡发展,应坚持“扬长补短、分类施策”原则,以低水平发展地区为发力点,以狭义农村现代化水平子系统为主要抓手,瞄准不同等级发展水平地区、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粮食功能区域的共性优劣势指标,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总体上,具有明显的从东向西,从北到南递减的趋势,为定量研究,本文选取了人均GDP、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市化率等9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西部12个省区,分为先进、中等、落后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得出西部大开发是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全国31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道建  刘素霞  张赞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77-16279,16281
以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科学合理地选取了10个指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提取出了4个综合因子并给出了综合排名,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农业经济发达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区、农业经济欠发达区和农业经济不发达区4类。  相似文献   

11.
西部生态环境与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西部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活现状我国西部地区包括 1 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总面积超过中、东部地区的总和 ,近几十年来的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 ,使这里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面板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8个省份2014—2019年的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效率进行测度,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分析各省份在空间水平方面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效率值整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2)人均GDP、财政分权、人口密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效率的提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效率的优化。(3)无论是否剔除环境因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效率区域排名均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管琳  李春兰  张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21-8722
为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的数据,对2009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作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个主成分,根据主成分得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排序,上海得分最高,排名第1;东南部沿海省份、东北以及北京、天津排名靠前;以河北、山西、湖北等为代表的华北、华中地区主成分得分为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西藏、甘肃等西部地区排名最后。并对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给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进行分析,依据东部、中部、东北、西北这4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均值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类型地区。并按照发展水平类型对各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异,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呈现不均匀分布。最后,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三产融合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应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业融合、加快电子商务与工业融合、提升电子商务与服务业融合水平等具体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部6省区域经济基本情况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省的主成分得分及排名;通过对量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凸显出中部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省区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中部各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取向。  相似文献   

16.
苏超  程晓倩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64-2967
依据农村基础设施生产型、生活型、服务型、生态环境型4个类别的划分,选用34个具体指标,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最后根据得分结果提出了中国西部各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标志着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西部农村人口占该区总人口的79%,西部农村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农村开发战略蓝图的勾勒和开发模式的选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考虑国内市场供求态势的变化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两方面建立耦合特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2013—2018年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从时间序列看,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综合指数始终低于土地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特征,且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人口城市化滞后状态,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从空间格局看,西部地区呈现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协调发展类型因省区分的空间格局;2018年,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处于中级协调状态,部分省市(自治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12个省市(自治区)均实现协调发展类型提升,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状态良好,西部地区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省域层面城镇化与粮食生产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指数模型对2004─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4─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的城镇化水平、粮食生产水平,以及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指数总体上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21年,我国省域层面的城镇化水平总体呈现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空间分布,粮食生产能力整体上呈现西部最低、东部次之、中部最高的空间分布,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南北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但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20.
突出高质量小城镇建设推动贵州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给西部12个省(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政策机遇。贵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托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良好外部条件,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与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显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城市化发展滞后、水平低已成为制约贵州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