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休闲观光农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了,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我国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也已有一定规模,且日趋成熟。休闲观光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必将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一个新热点。目前沙雅县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观光农业。本文对沙雅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之路进行分析,找出了沙雅在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上的优势、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借鉴国内外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先进经验,提出沙雅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推进都市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几年,南湖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较快,已具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但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看,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还需要深入挖掘,大力做好这篇文章。本文就南湖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旅游扶贫、建设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针对盐源县雅砻江流域观光农业旅游开发规划研究,以期对沿江流域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开发指导。采用实地调查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对盐源县雅砻江沿江流域观光农业旅游要素进行全面研判,分析观光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提出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规划设计。盐源县雅砻江流域观光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且资源评价等级高,共有森林生态、热带林果、水域风光、农副特产等4类较为突出的观光农业旅游资源,资源定量评价为83分,属四级(优良级)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农家乐、渔家乐、水乡乐、康养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一个增长极,两个扩散极"的雅砻江流域观光农业旅游带状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结合,开发多业态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对实施雅砻江沿江旅游驱动战略、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整体布局、建设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休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农业发展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休闲观光农业在城乡地区应运而生,快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3市的简称)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扭转地方经济长期落后的局面,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论述中,本文就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对成德绵3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完善休闲观光农业开发模式等方面做些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娜  刘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42-344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在论述休闲观光农业的内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嘉善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嘉善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传统农业逐步向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富农增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经济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的视角,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衡南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阐述了衡南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休闲观光农业是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产业。本文根据扬中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规划、品牌创建、加大乡土文化挖掘和加强支撑体系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文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休闲观光农业进行调查与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驱动下,北京市怀柔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相较于其他城区来说,发展成果显著,发展特色鲜明,在带动生态旅游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和挑战。基于此,针对怀柔区的自身客观条件、行业发展问题等,提出了促进北京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未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对海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浙江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确立正确的产业发展原则;统一管理,加强规划;制定产业发展必需的法规体系,指导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监控作用,并投放资金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倡导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展扎实的有深度的研究并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形态在国内外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富裕的强大动力.分析了广东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将广东休闲农业划分为农务参与模式、民俗体验模式、科普教育模式、休闲度假模式等4种模式.同时,探究了广东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提出资源整合、行业联动、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述了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优势与潜力,提出了增强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的若干思考:(1)把闽台休闲农业合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2)实施“蓝海”策略,拓展闽台休闲农业合作空间;(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观。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视野下,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彼此相依、互为促进的内在关系,研究了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基本性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通过不断推动"省管县"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培育新型农民等途径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以武义“中国有机茶之乡”为例,在分析有机茶产业养生旅游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有机茶产业的养生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休闲茶业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方案和品牌创建对策,进而讨论了发展养生旅游的措施与战略意义。对于推进休闲农业深度开发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专门部署,加快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实现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涉农情报信息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情报信息资源的开发成为农村信息化的核心,涉农情报信息必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全国星级企业分布、各省市区不同星级企业的组成比例等数据,总结休闲农业示范企业空间分布特征,探索影响分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星级企业品牌创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休闲农业产业基础关联较大。目前星级企业创建还存在评价指标体系亟待更新、组织评选模式需要完善及管理退出机制需要健全等问题。因此,建议星级企业的创建工作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创建标准,挖掘品牌价值,引导积极参与,加强培训工作,开展动态监测等多措并举,促进休闲农业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省典型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依据外生发展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总结,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因素,认为"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并非普适性动力条件,人力资本、技术、激励性制度安排和农业产业集群等内生性增长因素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般路径,为加快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过去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观的表现及其危害,根据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发达国家工业反哺农业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小城镇建设及提供就业培训等城市利益吸引的“拉力”机制和实行农业产业化、深入开展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发展的“推力”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的实质内涵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最后提出了加快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