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156-2160
针对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农村已婚女性时间配置特点,理论模型采用时间三分法,分析了女性和男性市场工资率对女性市场工作、家庭工作和闲暇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实证分析探讨了劳动力转移数量、是否有16岁以下的小孩、耕地面积、男性以及女性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收入、地理位置等对女性时间配置的影响方向及其程度,并根据估计结果,考察了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即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与女性时间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河南农村的调查,从家庭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男性外出务工,女性在家留守现象形成的原因,指出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性别收入差距和传统性别分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实行性别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和迁移对农村家庭内部,尤其是留守老年人的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外出务工以及总劳动供给的参与率、参与概率和时间产生影响.以湖北省为例,按性别、年龄、耕地面积、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人数、留在家里劳动力人数等分类,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和时间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用Tobit模型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参与 慨率和时间作了统计分析.理清了劳动参与率与参与概率这两个被学术界混为一谈的不同概念,并将老年人家务劳动引入了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4.
通过OLS法对1990-2009年的可能影响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考扩招、消费结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货膨胀以及农业税费改革等因素对于农民工工资上涨都有显著影响,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曲线向左上移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CGSS(2013)数据考察高等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问题。通过对基础明瑟方程扩展,考虑行业、地区、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OLS结果表明,大专阶段高等教育回报率女性稍高于男性,本科阶段高等教育回报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工资收入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均低于男性。Oaxaca-Blinder分解发现,性别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异占总差异的105.79%,教育回报差异造成的工资差异在不可解释的工资差异中占10%。  相似文献   

6.
以2017年苏北地区X市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的相关信息为基础,使用VEP法测度该地区农村已脱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区分脆弱家庭与非脆弱家庭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推测哪些因素可能是影响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测度各个因素对贫困脆弱性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户主为女性影响脆弱性概率比男性大、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高和健康水平高会降低已脱贫家庭返贫的概率,而劳动力就近务工和劳动力残缺会增加其返贫概率。最后从家庭规模、户主性别、主要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健康水平、务工地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陈成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32-236
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 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 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 倾向于异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 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特征,并用AHP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劳动力流动限制、资源占有量及产权、农资价格是当前影响甘肃省农村家庭收支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认为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成本,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教育;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财税政策以及稳定农资价格等对策是帮助农户增收减支的有效途径.可有效帮助广大农户增收减支.  相似文献   

9.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基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陈龙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建立Logit模型,从个人因素、配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配偶工作情况、配偶年收入、家庭与城区距离、老人与未成年人数量和乡镇企业数量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乡镇企业,扶持创新创业,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养老托育和子女入托入学服务体系;鼓励与支持多渠道参与就业,灵活就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按照社会性别意识状况,公共政策分为性别中性、性别平等、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意识政策等4大类,它们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采用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代理变量,首次将实证方法应用于其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分析中,并得出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随女性市场工资率增加而上升,随受教育程度增加而下降的结论,即在统计意义上,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农村女性劳动参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国内1 506份关于正式和非正式儿童照料可及性对女性劳动参与、工作小时及工资水平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正式照料每十万人口平均在校生人数增加一千人,女性劳动参与率增加0.8%,但是对工作小时和工资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有祖父母帮忙照料比没有祖父母帮忙照料的女性其劳动参与概率将增加9.8%,每周工作增加3.39个小时,每月工资提高7.5%。要提供令人满意的平衡生育和就业的制度机制,公共政策除了提高3岁以下儿童照料服务供给外,还应注重提高地方儿童照料设施的质量和弹性,促进3岁以下儿童家外照料观念的转变,避免产生非正式照料对3岁以下儿童照料市场服务的“挤压效应”。此外,鼓励男性参与儿童照料,积极构建政府、单位、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综合儿童照料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参与的主要因素,引导劳动力资本存量向更优、更好方向转移。【方法】以河南省728家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其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概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参与非农劳动,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其非农参与也具有显著影响;相比河南省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参与概率较低。【建议】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投入,加大非农就业宣传力度,对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行为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了解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参与的主要因素,引导劳动力资本存量向更优、更好方向转移。【方法】以河南省728家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其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概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参与非农劳动,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其非农参与也具有显著影响;相比河南省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参与概率较低。【建议】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投入,加大非农就业宣传力度,对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行为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活动圈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活动圈的分布及促进充分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利用316份陕西省榆林市农村劳动力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村劳动力就业活动圈分布不均衡;年龄和性别对就业活动圈选择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出打工收入对就业活动圈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学历对外乡本县及外省就业活动圈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收入及其满意度对外乡本县就业活动圈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技能培训对其选择本省外县就业活动圈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创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拓展就地转移的就业空间;通过增加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能;同时建立规范的务工信息中介机构以多渠道地拓展进城务工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启动下,湖南油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低、劳动力成本高、产业化链条短、政府配套服务缺失,导致湖南油茶产业比较效益低下,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挖掘油茶产业的巨大潜力,迅速提高湖南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实现"五化":种苗良种化,经营集约化,作业机械化,产品多样化,服务贴心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产生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影响因素;[方法]人口红利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的IS-LM模型描述了这两种状态;[结果]资源约束对人口红利产生“挤出”效应,人口机会窗口更多的表现为就业压力;从劳动力市场分割、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落后、就业理念未更新是影响就业难与用工荒主要因素;[结论]解决这两难问题的途径必须从劳动力市场分割障碍的消除、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专业的设置、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改变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人手解决.  相似文献   

17.
胡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29-4931
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合同签署情况以及有无最低工资标准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江浙沪农民工收入的受影响程度以及变化情况.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得出性别、就业时间对农民工打工收入有显著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农民工经济地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74-13877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我国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采用调查问卷、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就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就业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体特征、农业就业的时间分布、农业就业的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其成因,既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收入分配制度、土地制度等制度性原因;又有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原因。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农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农业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变就业观念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悦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95-9196,9199
基于对武汉市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个人就业意愿和工作待遇因素主要影响了农民工就业状况.因此提出加强农民工宣传教育、完善政府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