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的工艺,同时探讨红豆蛋白功能特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料液比、提取pH、超声时间、温度为影响因子,以红豆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工艺务件并研究红豆蛋白功能特性.[结果]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豆蛋白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2 g/ml、pH 7.2、超声时间52 min、温度51℃,红豆蛋白提取率可达到81.20%.红豆蛋白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远离等电点及NaCl浓度为0.8 mol/L时,红豆蛋白具有良好的持水性、溶解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蔗糖会增加红豆蛋白的持水性,但会降低其溶解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影响不大;温度在60℃时红豆蛋白持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较好,在50℃溶解性与吸油性较好,且都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而减小.[结论]研究可为红豆蛋白的开发利用和生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超声波辐射萃取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影响通过试验确立了超声波条件下提取桔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盐酸调pH值至1.8,用水作溶剂,料液比1:20.超声功率600 W,作用时间40 min,乙醇浓度60%.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可达到20.8%并且确定了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pH值<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利用香樟叶资源,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从香樟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功率400 W.此条件下提取的黄酮含量为10.437 mg/g.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米糠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试验采用超声波预处理技术对制备的米糠蛋白进行改性,利用单因素考察米糠蛋白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米糠蛋白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显示,联合求解法确定米糠蛋白处理工艺条件为:米糠蛋白浓度3%、超声功率201 W、超声时间10 min和超声温度40℃,在此处理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溶解度为64.30%,乳化性0.85 m~2·g~(-1)。超声处理可提高米糠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这为今后米糠蛋白的利用提供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芳  淡小艳  任丹亚  周丹  马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108-110,117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温度、pH值、提取时间4个理化因素对西柚果皮中果胶得率的影响,确定西柚皮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pH 2.0,果胶得率为15.84%;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pH 2.5、提取温度65℃、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30 min,果胶得率为18.21%.超声波辅助提取时,西柚果皮中果胶得率高且提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抗氧化性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浓度分别为60%、70%、80%、90%;提取料液比分别为1∶10、1∶20、1∶30、1∶40 g/ml;超声时间分别为10、20、30、40 min;超声功率分别为200、250、300、350 W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抗氧化性的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的最佳结果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350 W;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叶抗氧化性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乙醇浓度80%,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84.56%。[结论]在合适的提取条件下,紫苏叶的抗氧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为材料,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苹果皮中类黄酮,考察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苹果皮中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min,料液比1∶25(g/m L),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350W。  相似文献   

8.
确定甜瓜籽蛋白提取过程中的优化工艺。以甜瓜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pH=10.0,液料比1:46,提取温度43℃,提取时间59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甜瓜籽蛋白提取率可达91.17%。测其功能特性,得到持水性为205%、乳化性为319%、溶解性为2.08%。  相似文献   

9.
以陈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酸法对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果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1.5、料液比1∶25(g∶m L)、超声温度75℃、超声功率231 W、物料粉碎度60~80目、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果胶提取率达到20.60%。影响果胶提取率的因素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物料粉碎度溶液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果胶的成功提取。超声波辅助酸法与传统酸法相比,果胶提取率提高了4.25%、纯度提高了12.29%、酯化度提高了10.19%,且试验制备的果胶属于高甲氧基果胶。超声波辅助酸法是提取陈皮果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料液比、时间、温度、功率4个因素对超声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温度>功率>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时间30 min,温度70℃.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测得玛咖总生物碱含量约为5.0%.  相似文献   

11.
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蛋白质含量是稻米的重要品质指标。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一个基于氮流生理过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形成模拟模型,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动态预测和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工具。【方法】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水稻生长模型,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生育进程的尺度,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动态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花前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及籽粒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模拟模型。【结果】利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肥水条件下的大田试验资料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模型进行了检验,籽粒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大于0.84,根均方差(RMSE)小于0.26%。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不同条件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结论】基于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生理生态过程,以生理发育时间为主线,建立了较为简化的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的模拟模型,模型的研究不仅为定量预测不同生态与肥水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的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而且是对国内外现有水稻生长与产量模拟模型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13.
水稻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质量。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水稻生育期内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增大,降低了水稻的品质。本研究基于全自动人工气候室,实施自然温度日变化规律下,不同低温处理时期、低温水平和低温持续时间的水稻盆栽试验,以揭示低温胁迫对水稻蛋白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和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且灌浆期低温对对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大于开花期。通过分析水稻不同穗位籽粒蛋白质含量发现,低温对稻穗上部和下部籽粒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以期为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状况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水氮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过程,构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随花后生长度日(GDD)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清蛋白含量随花后GDD的动态变化,对数函数方程描述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化过程;并以籽粒氮素和水分因子描述了不同水氮状况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的定量影响。同时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模型对不同温度下灌浆期籽粒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预测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44%、0.58%、0.53%和0.59%;对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预测的均方根差分别为0.41%、0.56%、0.75%和0.56%。【结论】模型对不同生长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动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从而为模拟小麦籽粒品质和完善小麦生长模拟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品质性状的系统分析认为,籽粒的蛋白质品质主要由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特别是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蛋白质组分、蛋白质组分中的氨基酸构成和含量、面筋含量、沉淀值及谷蛋白高分子量亚基的数量等亚性状组成;当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相同时,蛋白质组分也可以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清蛋白和球蛋白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较高,醇溶蛋白中含量较低;谷蛋白高分子亚基的数量和湿面筋含量对面包的烘烤体积影响较大,其次为沉淀值和贮藏性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旱作麦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在山西省闻喜县选择16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品种分为高产高蛋白、高产低蛋白、低产高蛋白、低产低蛋白4类。每类中选择2个品种进行籽粒蛋白质积累及组分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以运旱20410、运旱805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花后5~35d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产品种以运旱805最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最高。总之,4类小麦中高产高蛋白品种运旱20410、运旱805的品质特性较高,是适宜该旱作麦区生长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时期追氮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小麦灌浆成熟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开花始期较高,开花3天后下降,第7天达最低,以后又呈上升趋势;而籽粒中非蛋白N的含量始终呈下降趋势;千粒蛋白质重量的变化明显有两个迅速增长阶段;不同时期追N均可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千粒蛋白质绝对量,但对不同品种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小麦子粒蛋白质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88年的研究表明,小麦子粒蛋白质相对含量在开花后6d内较高,之后迅速下降,到开花后20d降至最低,以后又逐渐上升;子粒蛋白质绝对含量的积累变化趋势与粒重的增长是一致的,随着灌浆速度的增快而逐渐增加;子粒蛋白质相对含量的积累变化在开花后20d以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不太明显,在开花20d后受日照、温度、降雨的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日照时数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蛋白质积累也有所增加;降雨有碍于蛋白质的积累;品种之间子粒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大麦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为建立大麦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氮肥处理大麦氮素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变化过程,建立了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及分配和花后氮素吸收转移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抽穗期植株临界含氮量来表达氮素最大积累量,引入叶片潜在分配指数和茎鞘潜在分配指数2个品种遗传参数来区别不同品种在器官间的氮素分配差异,采用Richards方程来描述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动态变化;采用指数函数方程来描述叶片氮的转移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从土壤中吸收的氮量随干物重的动态变化;采用非线性函数方程描述茎鞘和穗部的氮浓度随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利用不同品种、氮肥、播期和种植地域试验数据检验模型,结果表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绝对预测误差为0.04%~1.27%,RMSE为0.20%~0.72%。精度良好。【结论】模型将经验性与机理性有机结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6个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同一灌浆期的比较,各个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在灌浆的四个时期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灌浆速率的关系分析,结果发现:每个品种的蛋白质积累过程中都有一个明显猛增的飞跃期,且多处于灌浆速率最快时期以外(后、末期),且XR243增幅大,营养品质高,可作为培育高蛋白杂交后代的首选亲本品种。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说明水稻自抽穗到完全成熟,碳、氮代谢基本上是两个相对独立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