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下,构建"城镇化与水资源安全关系"概念模型,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公式对2007年—2016年广州市城镇化的水资源安全响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响应关系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广州市城镇化综合指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呈现上升态势,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先在一定时间内上升,到达某个时间点之后逐渐下降;水资源安全响应指数由正数逐渐降低至负数,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响应度由相对稳定转变为急剧提高;水资源安全压力和水资源安全发展是影响广州市城镇化水资源安全响应关系演变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演变过程,运用熵值法、协调发展模型、变异系数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围绕时序和空间2个纬度,探讨河南省18个地市2006—2015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关系,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均呈增长趋势,对发展水平而言,生态环境城镇化,而增长速率则是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度总体为增长态势,仅有郑州市达到高度协调,其他地市以中度协调和濒临失调发展状态为主;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基本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西北地区又呈现以郑州市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态势;河南省城镇化、生态环境及二者的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碳排放耦合协调规律及时空演变特征,为郑州都市圈绿色快速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郑州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碳排放耦合机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新型城镇化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碳排放指数及其三元耦合协调度分析,并从时空角度分析其演变特征。【结果】1)郑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水平是以郑州为中心,西北部发展水平较高,东南部发展水平较低。郑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指数由0.089上升到0.478。增长速率最快的是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2)郑州都市圈生态环境指数由0.559上升至0.769,生态指数呈现波动增长状态。3)从碳排放量来看,2005—2020年郑州都市圈碳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由198亿t下降至27亿t。郑州都市圈碳排放指数由0.552上升至0.949。4)郑州都市圈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碳排放三元耦合协调度由2005年的0.523上升至2020年的0.631,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状态。协调发展阶段由失调—协调的演进态势。郑州都市圈三元耦合关系呈东西部高,南北部较低的分布状态。【结论】郑州都市圈发展还未实...  相似文献   

4.
揭示中国省际(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度,并分析其时空格局变化,对中国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熵权法及耦合度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2000—2014年耦合度,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升高,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较小,但总体而言,2000—2014年中国各省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趋于下降;就空间分布而言,2014年中国北部及西南地区仍呈现极度耦合态势,中部省份高度耦合,沿海省份呈现中度耦合态势,而北京及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呈现出低度耦合的状态,整体呈现条带状分布特征,空间分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目标,以"城镇化质量"为主线,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表征体系,运用先分类后排序的集结模型进行天津市县域城镇化质量测评,分析其时空格局分异及演化。结果表明,天津市县域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异质性,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圈层状递减状态,归为高水平稳定、波动式下降和低水平停滞3类;城镇化质量是由经济高效、民生幸福、城乡统筹、环境友好共同决定的,任何一项"短板"都会影响甚至拉低各类型区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天津市城镇化质量时空格局及演化的驱动因素着重于经济推动力、城乡发展及生态环境等,但不同类型区城镇化驱动因素表现有所不同,应在把握整体城镇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基础上因势利导。要以城镇化质量为导向,走差异化、包容性的城镇化道路,以期为其他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理性、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脱钩理论,构建脱钩模型,测算三台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两者的脱钩弹性系数,划分两者间的脱钩状态。研究表明,三台县2006—2018年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耕地安全胁迫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三台县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脱钩态势主要呈强负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负脱钩4种,且呈动态交替变化;从脱钩-耦合关系来看,近13年的脱钩状态变化虽然部分年份存在较消极的状态,但大致上表现为从畸形向理想状态的转变;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特征:2007—2011年,该阶段脱钩状态表现出由极不理想状态逐步改善的趋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表现为前期不合理逐渐优化调整;2012—2018年,该阶段整体表现出脱钩状态振荡稳定在合理状态与较消极状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耦合关系也基本稳定在协调与较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扬州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城市扩张过程中热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景观格局的动态关联,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问题,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以快速发展的中型城市——扬州为例,基于多期(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 Landsat卫星影像,运用景观格局分析、增强回归树等方法,探讨城市热环境的时空演变特征,定量探究景观组成与配置对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95—2015年,扬州整体升温,市中心和西南地区尤其明显,北部则有一定降温趋势,热力学中心逐渐向东南移动。随着城市的发展,景观组成对热环境的相对影响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态势,并始终高于景观配置的影响。景观组成方面,建设用地面积比例的增加促使地表升温,耕地面积比例的增加对热环境的作用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水体则为明显的冷源;景观配置方面,斑块密度的增加促使地表升温,聚合度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边缘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则随城市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如边缘密度对热环境既有促进(2000年)又有抑制(2015年)。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5—2015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分析京津冀地区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选取10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15年,草地、水体、城镇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农田和林地面积减少。2)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中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减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增加。3)1995—2015年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8—2015年主成分综合得分上升更快。  相似文献   

9.
吴静  孙金金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75-2979
通过动态耦合模型对吉林省2005—2010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中,吉林省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S"曲线变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状况呈现出协调态势。促进吉林省城市有序地发展,应做好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城市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DPSIR 模型的天津农业 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张蕾  李瑾 《广东农业科学》2017,44(2):160-167
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构建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7—2013年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1.0927增至2013年的1.1343,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明显稳步上升趋势。然而,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5个子系统发展尚不均衡,其中天津市农业系统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在逐渐减小,从而对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也较小;天津市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化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日益壮大,促进天津市农业可持续能力良性发展;天津市农业系统下社会、资源与环境等状态子系统发展良好;天津农业的响应子系统制约了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并实现天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虽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为粮食安全提供动力。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以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性模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聚类分析、耕地压力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LCC)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利用Arc GIS 10.1空间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探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中心-外围延伸型的稳步上升发展趋势,但区域内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极差为26.54,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耕地有明显压力的地区整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其中,无明显耕地压力的地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13个;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南北对称,东西非均衡"趋势,且人口超载区呈向西靠拢的格局;研究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态由西北向东南地区呈现由"调和协调类"向"轻度不协调类"的恶化趋势,且城镇化综合评价值(u1)始终高于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值(u2)。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省1996-2008年为时间切入点,分别对以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所体现的城镇化强度和以生态服务价值为代表的生态效益的时空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城镇化发展及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研究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强度经历了从最初较为分散的形态,演变为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高值区集聚分布的状态,增长程度整体上由东至西依次递减;东部地区以武汉市为最高极,以圈状形态依次向外逐级减弱,西部地区除各地级市所在区域外,均呈现普遍低增长的态势。2生态服务价值方面,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基本形态,生态服务价值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部江汉平原和鄂北襄阳盆地地区,以各地级市及其周边县市区所在地最为严重;增加较为明显的区域则主要集中于鄂西秦巴、武陵山区以及鄂东幕阜山及武汉城市圈周边长江沿岸地区。3通过相关性分析说明,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服务价值并非相互制约。从总体上看,城镇化的高强度和生态服务价值的低下在不同时期确实成正比,但城镇化强度的大幅增长并非会同样导致相同程度的生态服务价值的损失。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城镇化的推进并不一定一直会对生态服务价值产生破坏,当城镇化发展所创造的大量社会财富能够反补于生态环境时,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分析2000—2015年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自然资源指数呈震荡下降的态势,社会经济指数呈波动提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指数呈稳定提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95、2005、2015年3期广西土地利用现状,结合ArcGIS、Fragstats和SPSS软件,定量刻画广西县域耕地利用形态的时空特征,揭示不同时段耕地利用形态分异规律并识别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广西耕地总面积增加,时间序列上呈先增后减趋势,1995—2005年耕地增长率与2005—2015年减少率高值中心具有较强的空间吻合性。②1995—2005年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林地和草地,2005—2015年部分耕地转换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③耕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连通性、聚集度以及优势斑块在区域中的支配作用均先增强后减弱。④耕地利用变化是地形条件、经济发展、人为干预等多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在不同地形起伏度范围内,耕地利用变化具有不同的时空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区位条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乡村人口数量是广西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5.
将山西省作为评价单元,以主要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结构变化和污染与治理入手,分析了2005—2016年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趋势,构建了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6年山西省生态环境经历先恶化后改善的演变过程,并呈现逐步好转趋势;第一主成分为主驱动因素,反映出经济系统对山西省生态环境演变起主要驱动作用;产业结构与环境治理分别为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和外在驱动力;污染物排放与农业生产为次要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理念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在改变城乡人口结构的同时,对居民食物消费及生态足迹和环境承载力也有重要影响。利用福建省1995—2017年人口及食物消费数据,应用统计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城镇化进程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转型趋势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有重要影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福建省城乡居民对植物淀粉类食物需求量减少,但对动物蛋白类食物需求量增加,并由此造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量及其生态足迹呈现非线性的倒"U"形变化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时,居民食物消费量将趋于稳定,由此所带来的食物消费生态环境压力也将减缓;另外,老龄化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食物消费生态足迹也有显著负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草食畜牧业,以期缓解福建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以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基础,使用RS和GIS技术,系统分析了1995年—2015年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近20 a,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未利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77 205.95 hm~2),建设用地、耕地面积不断上升。受此影响,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波动下降态势(-6.71%),1995年—2015年,共降低11.01×10~8元,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迹象,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的主因是水域和林地面积减少。适当控制人口规模、贯彻国家政策、合理管理水资源是当前促进研究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加速,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加。以长三角27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8年的数据,构建了用于评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旨在确定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进一步通过构建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对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影响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因素中,对外开放度对其产生了显著为负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研发投入、政府干预与投资率均能显著促进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CNKI为来源数据库,运用Excel和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发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20a国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发文量整体呈波折上升趋势;核心作者合作图谱整体的网络较为零散,只有少数作者形成显著的合作关系;共有12种期刊为核心区期刊,其中《生态经济》、《经济地理》和《干旱区资源和环境》发文量最高;发文量3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共计10个,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文量最高;出现频次数量前5的关键词是"生态环境"、"城市化"、"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和"协调发展";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分析上看,国内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可以分为2001—2003年、2004—2010年、2011—2020年。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动态演变,并在市场一体化影响下作用明显。从劳动力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市场一体化角度切入,综合考虑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之间动态作用关系,通过动态模型对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动态演变的效应和机制进行考察。基于2008—2018年间30个省份28个服务行业的服务业数据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动态演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服务业集聚在双重市场一体化条件下会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2)全行业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动态演变在资本市场一体化作用下的正向中介效应大于劳动力一体化作用下的负向中介效应,故整体中介效应表现为正向效应;(3)服务业专业化程度因服务业种类特征不同而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中介效应量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中介效应均呈现正向效应,表明双重市场一体化在不同类型服务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动态演变过程中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