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葡萄的种植模式包括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和葡萄避雨栽培。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均存在一定问题,制约着葡萄的种植效益。而避雨栽培是介于前面2种模式之间的一种种植模式,既能减少裂果和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投入相对较少,使果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介绍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为果农提供参考,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避雨设施栽培对中晚熟水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设施栽培是南方桃产区产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技术措施。本研究以霞晖5号、丹霞玉露和迟玉露3个中晚熟水蜜桃品种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对不同熟期桃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提高了桃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蔗糖含量,特别是晚熟品种迟玉露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体来看,中熟品种果实总酸和有机酸各组分含量在避雨栽培后呈下降趋势,晚熟品种迟玉露则与之相反;避雨栽培也提高了果皮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色苷含量,降低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幅度因品种而异;此外,避雨栽培也使部分品种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色泽参数明显下降。因此,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能够明显改善桃果实的风味品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产量和外观着色产生不利的影响,避雨栽培措施要根据种植品种特性和具体天气条件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4.
以水蜜桃品种丹霞玉露、湖景蜜露为试材,采用钢管大棚覆膜和地面铺设反光膜进行采前整株和局部避雨控水,对照为露地栽培,测定果实品质及产量,分析采前不同避雨控水措施对水蜜桃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不同避雨控水处理措施对果实单果重无显著影响;地面铺设反光膜能显著提高湖景蜜露果实着色度,大棚覆膜和地面铺设反光膜避雨控水措施均有助于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实产量和优质果率,经济效益显著,雨水较多的年份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葡萄大棚栽培前期促成、后期避雨(简称促成-避雨栽培)模式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栽培模式。试验通过对弗蕾无核枝条生长量、物候期、果实品质及病虫害防治等的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棚栽植可以有效的规避晚霜的伤害,提早萌芽,新稍生长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物候期比露地栽培的早7d左右。且病虫害发生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防病次数少于露地栽培,药品也多用于预防病害发生,浓度较低。大棚栽培的葡萄果面干净、果实鲜红靓丽,单粒重、单穗重均比露地栽培的高,可溶性糖高于露地栽培。因此大棚栽培的弗雷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和商品性都好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露地及设施栽培“玉露”蟠桃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6年生、开心型、露地及设施栽培的"玉露"蟠桃进行了物候期观测,并开展了其早春冻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棚栽培"玉露"蟠桃物候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d左右,2009年花期提前至3月5日左右,因此,设施栽培的花期和幼果期易遭早春低温冻害,导致坐果率低、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避雨栽培对台农一号芒果园温度、湿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开展芒果避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搭建简易大棚,对3年生台农一号芒从开花前期至采果结束进行全程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CK),观测棚内外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情况,测定分析芒果采后相关生理指标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冠层日均温度比露地提高0.7℃,日均相对湿度较露地降低6.0%.避雨栽培模式下果实外表光洁,平均单果重比露地栽培提高14.00 g,采后病害发生率较露地降低33.5%(绝对值,下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模式下芒果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露地降低0.012 mg/100 gFW,维生素C(Vc)含量提高0.01 mg/100 g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1.20%.[结论]避雨栽培可有效提高大棚内台农一号芒果树冠层温度、降低湿度,有利于降低芒果果实采后贮存期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果实品质,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的芒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桃品种‘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纵径、横径、裂果率、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虽未改变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但纵、横径比露地栽培增长要快。避雨栽培显著减少桃裂果现象,露地栽培裂果率20.3%,避雨栽培只有6.5%。果实内在品质方面,避雨栽培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V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单果重与露地栽培无明显差异。此外,避雨栽培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坐果率和产量,666.7m2产量为3 600 kg,比露地栽培提高28.6%。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早熟砂梨果实糖积累和营养生长的影响,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果实生长发育期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果实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和叶片含水量等营养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避雨栽培环境光照强度较露地栽培低,2种栽培模式光照强度日平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避雨设施营造的栽培环境对果实品质的形成有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期果糖与葡萄糖含量较高,进入后期蔗糖积累量上升,葡萄糖含量有所下降,进入后期果糖和蔗糖积累占比较高,避雨栽培下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量较露地栽培高21.73%、17.97%。(2) 2个早熟梨品种果实有机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低,主要对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苏翠1号和翠冠果实苹果酸含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35.08%、21.05%,避雨栽培对莽草酸含量影响不明显。(3)避雨栽培对早熟梨新梢长度、粗度和叶干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叶鲜质量和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苏翠1号和翠冠叶鲜质量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分别低8.22%、10.15%,2个品种叶片含水量避雨栽培均显著(P<0.05)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测定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果实大小、硬度、果梗拉力、糖酸等基本指标及避雨栽培对浆果酚类物质、香气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下,果粒粒径及果穗均小于露地栽培,去皮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高13.56%,带皮果粒硬度与果梗拉力分别比露地栽培低7.04%和9.73%;避雨栽培可提高糖质量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固酸比显著提高;pH及总酸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葡萄;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及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而香气物质总相对含量则比露地栽培提高4.95%;另外,避雨栽培会降低葡萄的抗氧化活性,葡萄果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降低,但葡萄果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控产(30 t/hm2)栽培方法,对葡萄塑料大棚、避雨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下的主要物候期、果实品质和病害发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藤稔葡萄的生物学表现不同。塑料大棚栽培的果实,其成熟期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提前18、20 d;塑料大棚栽培的果实风味佳,固酸比极显著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调查多发病害黑痘病和霜霉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塑料大棚栽培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白粉病的2项指标为塑料栽培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间无显著差异。藤稔葡萄在荆州地区栽培的最佳方式是塑料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避雨栽培对广东寄接梨生长发育 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棠梨为寄接砧,嫁接早熟砂梨品种粤引早脆梨花芽,比较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寄接梨果实生长发育期比露地栽培长10 d,成熟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栽培大,单果重量显著提高。避雨栽培果实果皮呈黄白色,色泽均匀鲜亮,果点小且不明显,锈斑少,果实外观得到明显改善;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13.6%和11.9%,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则分别降低13.3%和15.1%,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的寄接梨果实内在品质优于露地栽培,这为避雨栽培技术在广东寄接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翠冠’梨在避雨与露地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部病害发生、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程度的差异及其对开花结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梨斑点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梨炭疽病4种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轻微,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的大量落叶期较露地栽培推迟60 d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梨的当年秋冬花芽萌动比例降低了62.28个百分点,花芽数量增加了2.21倍,翌年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0、2.05、2.98倍,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86.66 g和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避雨栽培控制梨早期落叶及二次开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翠冠’梨在避雨与露地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叶部病害发生、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程度的差异及其对开花结果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翠冠’梨在避雨栽培条件下,梨斑点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梨炭疽病4种叶部主要病害发生轻微,病情指数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的大量落叶期较露地栽培推迟60 d以上;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梨的当年秋冬花芽萌动比例降低了62.28个百分点,花芽数量增加了2.21倍,翌年花序坐果率、花朵坐果率、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0、2.05、2.98倍,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86.66 g和提高了0.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番茄设施避雨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地区秋冬季高湿,因此采用南北走向、东南走向拱棚避雨栽培番茄。对普通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晚疫病病情、产量效益等比较表明,避雨栽培有助于提高提高番茄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从而提高品质;能有效地减少晚疫病的发生,减少病果,提高商品果率;有助于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早熟砂梨品质的影响,为早熟砂梨避雨栽培模式的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砂梨苏翠1号和翠冠为材料,进行避雨栽培,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及其对砂梨果实糖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皮硬度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栽培模式的温度与光照强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午后13:00-14:00和10:00-14:00,湿度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相反,呈"V"型;避雨栽培环境下日平均温度和湿度均较露地栽培高,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下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提高14.02%,翠冠提高23.77%;可溶性糖中的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含量在避雨栽培下均较露地栽培显著提高(P0.05),其中苏翠1号分别提高24.32%,22.22%和30.77%,翠冠分别提高22.02%,26.73%和21.18%。2种模式果实的糖酸比和固酸比差异也较大,苏翠1号避雨栽培糖酸比、固酸比较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6.13%和19.33%,翠冠则分别提高47.19%和19.23%。避雨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硬度及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升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避雨栽培环境温湿度较露地栽培高且日变化和极差值大,光照强度及土壤平均含水量低,果实品质优。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6,(9):29-30
为筛选出夏黑葡萄的最佳栽培模式,以夏黑葡萄为试材,调查了其在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温室栽培三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物候期、果实性状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夏黑葡萄的生物学表现差异较大。根据综合表现,夏黑葡萄在冷棚栽培模式下表现最好,要优于温室栽培模式与露地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南方山地杨梅在露地栽培情况下,因其果实成熟采收期恰遇梅雨季节,“一病一虫一落果”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采用罗幔介入避雨大棚即避雨大棚+防虫网模式,延长了果品的采摘期,极大减轻了杨梅病虫的为害,有效地减少了采收期落果,保证了产量与品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0.
"玉露"蟠桃是上海市金山地区主栽的桃树品种,为解决其露地栽培花期早易受低温危害的问题,从温度控制、肥水管理、树体修剪、花期管理、果实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介绍了"玉露"蟠桃优质高效设施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