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玉米自交系的繁殖和长期使用极易发生混杂退化。杂交种是利用亲本自交系杂交配制而成。自交系的纯度对杂交种的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自交系的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严密的防杂保纯措施,坚持"防杂重于去杂,保纯重于提纯"的原则。目前,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以单交种为主,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去雄的方法,而雄性不育性的利用尚未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玉米单交种子生产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所生产种子的质量;二是要千方百计提高制种产量。为了确保配制玉米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在制种时,必须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搞好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种子行业共同的目的。因此,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一、制种基地的基本条件a.领导班子:基地领导班子必须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有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玉米优势主产区,也是我国的杂交玉米种子主要生产区之一,具备了玉米生产和杂交玉米制种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近几年来,七台河市的玉米制种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虽然不可以满足市内生产用种,但也有了较快的发展,针对种子生产是企业组织实施,农民一家一户进行生产的特殊性,如何控制好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种子质量,促进玉米制种业的良性发展,为"三农"服务,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式下,如何搞好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种子行业共同的目的。因此,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玉米可以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中酿造和使用。因此,玉米产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玉米产量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参考和参考。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质量比较好的种子,但好的种子必须有好的处理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增加你自己的产量。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模式不断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和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优化,但在某些方面仍需不断改进。本文主要分析几种常用的玉米高产技术,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式下,如何搞好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种子行业共同的目的.因此,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是同株异花作物,在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或亲本自身不良特性导致玉米杂交种子出现自交株的现象十分普遍。玉米自交株是在玉米制种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制种操作规程,造成玉米自花授粉而成。确保玉米杂交种子纯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前提。过高的杂交株将导致种子的纯度下降,并对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经测算自交单株每增加1%将减产0.5%~1.0%。因此,降低玉米杂交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自交单株率是提高种子质量标准和玉米生产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玉米是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其播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种子质量的高低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种子质量,必须从种子生产源头抓起,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9.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及产量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敏 《现代农业》2010,(12):72-72
<正>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杂交种质量及产量对玉米生产起着关键作用,也是种子产业的主要环节,关系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及社会稳定。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及质量的优劣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商丘市是农业大市,玉米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高种子质量是保证玉米获得高产和稳产的前提,因此,只有规范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才能确保玉米产量和品质,也更能够保障本地区的种子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规范玉米种子生产经营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提出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双随机"要求、严格玉米种子企业市场准入、网上备案种子经销商店、登记造册销售的玉米品种、督促种子企业尽快完成备案工作等几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玉米杂交制种科研实践,研究分析了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诸多导致花期不遇的因素,针对性的提出了叶龄预测法和可见叶、未出叶、幼雄穗分化观察法等花期预测的有效方法,对指导玉米制种生产和提高制种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超过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在粮食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日益重 要的地位。探索建立我国玉米商业化育种和种子产业化新体系,已成为我国玉米种业面对的重要课题。通 过对国内外种业发展的对比,分析了我国玉米商业化育种与种子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出了我国玉米 种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对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主要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玉米种子产量的提升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影响玉米种子市场的主导因素播种面积、库存玉米种子数量、玉米制种基地生产情况、玉米商品粮市场价格走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2001年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的预测,作为学术观点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阐述了几种玉米栽培的方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栽培技术对玉米种子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增加玉米种子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种业的高效发展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张掖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其玉米种业发展对于中国玉米种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张掖玉米种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DEA方法为手段,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计算,对张掖市2005-2014年玉米种业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张掖市玉米种业经济效益逐步达到最优,水平良好;种业规模效益处于递增或不变状态,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制种资本投入和制种农户人均纯收入对种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张掖市玉米种业,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玉米种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玉米发展趋势和河西地区玉米育种成就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河西地区玉米育种应以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耐)逆境能力强,投资回报率高,自交系和制种田高产稳产,具有高效的种子生产潜力为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是选育株型适中、结实性好的中大穗抗病杂交种;在方法上采用系谱法与轮回选择相结合,选育高起点、多类型的自交系;开展异地抗性鉴定,引进高抗自交系;积极开展南繁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玉米闽单88高产制种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玉米闽单 88 主要栽培因子(密度、 N 肥、 P 肥、 K 肥)与制种产量的关系,通过微机对模型进行模拟,得出各因子对制种产量效应的主次关系及2 因子搭配的产量效应.通过频数分析,筛选出指定产量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建立了闽单88 在三明红黄壤条件下的高产制种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玉米生产现状,选择8种高效种衣剂进行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差异显著,7.5%黑虫双全和63%福.克.戊种衣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快,出苗率高,发病率低,防治效果好于其他种衣剂。综合考评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处理玉米种子比其他种衣剂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玉米茎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为了筛选合适的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拮抗菌,并研究其种衣剂对玉米生长的作用,采用平板对峙试验对10株疑似拮抗菌进行筛选,并测定铁载体和吲哚乙酸(IAA)两种生理指标,筛选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菌株,将筛选到的菌株作为微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研究不同比例成膜剂对玉米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及菌株活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到5株细菌和1株木霉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生理指标筛选获得6株对玉米种子有促生潜力的菌株,均具有产铁载体和IAA的能力。综合抑菌和促生两种功能,确定两种芽孢杆菌TXM-1和TXM-2作为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显示,生物种衣剂BSCA-1和BSCA-2兼具拮抗病原菌和促进玉米苗期生长的功能。生物种衣剂的最佳配方为:分别以TXM-1和TXM-2为活性成分,以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剂,膨润土和苯甲酸钠为助剂,其中两种成膜剂最佳配比为90%SA+10%PVA,该配方在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可延缓菌剂活性的下降速率。结果表明,基于两种芽孢杆菌构建的生物种衣剂在拮抗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的同时,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促进作用,表明其在玉米种植中具有替代化学种衣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