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丰满红树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农业》2003,(5):10-10
树莓是世界公认的第三代绿色水果,在欧美栽培历史较久,我国刚刚兴起,目前我国栽培的品种均为外来品种,在北方或寒地因这些品种抗寒性差而需埋土防寒,大面积栽培推广受阻。1999年吉林省从长白山野生树莓中选育成功抗寒大果树莓——丰满红,并通过专家审定和命名。这是树莓家族中唯一的国产品牌,也是西北、东北、寒地栽培品种中最佳者。  相似文献   

2.
秋果型红树莓,又称连续结果型、俗称双季莓,当年初生茎要夏末结果,第2年初夏在茎的下部又结第2次果,1a可收获2次。冬季如果将老茎从地面剪除,来年秋果产量会更高,也可免除冬季埋土防寒之劳,生产上都采用结一次秋果栽培形式,故称秋果型红树莓。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棚保温防寒、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3种不同的防寒处理方式,研究了8个树莓品种的越冬情况,记录不同防寒措施下树莓的抽条率、成活率以及枝梢的生长量。结果显示:3种越冬处理下树莓的植株成活率均达到98%以上,表明树莓的各供试品种均能在本地安全越冬,但露地越冬的树莓发生较严重的抽条现象;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萌芽时间最早,其次是埋土防寒的处理,最后是露地越冬的处理;同一品种树莓在大棚内越冬的植株长势强于埋土防寒和露地越冬防寒处理的树莓。  相似文献   

4.
"秋福"树莓2种越冬条件下的生长结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秋双季结果型树莓品种"秋福"为试材,进行埋土和不埋土2种越冬处理,观察其一、二年生茎的生长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秋福"品种可以采取埋土防寒及不埋土2种越冬方式,埋土防寒可以获得夏秋双季产量,不埋土防寒可以收获-季产量但可大大节省劳动力成本.该品种一年生茎粗度均比二年生茎小;一年生茎上复叶数量多数为5枚,二年生茎上的复叶为3枚.自然越冬条件下的一年生茎主要物候期均早于埋土防寒条件下的一年生茎3~4 d,其单茎产量也略大于后者."秋福"树莓自然越冬条件下夏季产量为13 170 kg/hm2,埋土防寒条件下夏秋季产量为25 980 kg/hm2.  相似文献   

5.
树莓属温寒带品种,适应性广,可抗零下35℃-40℃低温,凡年平均气温5℃-13℃的地区都可栽培。红树莓在华北及以南地区不采用防寒措施可越冬,东北、内蒙古及大西北寒冷地区要采用覆土办法防寒。黑树莓适应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露地栽培,而在北方应以温室栽培为宜。  相似文献   

6.
树莓属温寒带品种,适应性很广,严冬可抗零下35~40℃低温,凡年平均气温5~13℃的地区都可栽培。红树莓在华北及以南地区不用防寒越冬,东北、内蒙古及大西北寒冷地区要采用覆土防寒。黑树莓适应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露地栽培,而在北方应以温室栽培为宜。 目前社会上对树  相似文献   

7.
采取冬季埋土防寒与不埋土防寒处理方法,首次在桓仁葡萄酒产区进行了北玫、北红2个红色酿酒葡萄酒品种引种栽培试验,以当地红色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为对照,观察植株冻害率、物候期、叶面积等外部指标,并测定了果实总糖、总酸等内在品质。结果表明,北玫冬季不需要埋土防寒,综合性状表现优,适于在桓仁地区大面积发展。北红冬季虽然需要采取埋土防寒措施,但其果实具有高糖低酸的特点,在推广时则应综合考虑。北玫、北红综合品质能够满足优质山葡萄酒和甜葡萄酒的生产要求,但2个品种冬季掉果率均较高,不适于作为红冰葡萄酒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8.
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从保加利亚引入4个树莓品种的试管苗,于2003年定植到了黑龙江省绥棱浆果研究所试验地,2003~2006年对这4个树莓品种适应性、经济性状等方面进行试验调查、统计分析等。结果表明,这4个树莓品种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经过埋土防寒可安全越冬,且长势良好,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亩产量为1010~1123kg,比对照品种红树莓每亩增产134-247kg,增幅达15%-28%,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代汉萍 《新农业》2013,(15):4-6
"秋萍"是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杂交、2005年初选并繁殖、2006年定植于田间的树莓新品种。2010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办公室备案并定名。经过5年田间观察及3年区域试验发现,该树莓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1.2~1.6米。有一年生和二年生两种茎,均可结果。在防少有分支,植株直立性好。茎上部当年即可开花结果,茎下部在冬季埋土防寒的条件下于第二年夏天结果。上年的一年生茎经冬天埋土防寒后,第二年开花结果时为木质化茎。褐色,光滑致密,长度70~100厘米。树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阜新地区目前树莓产业生产现状,分析其低产原因,总结树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园址选择、品种选择、建园、立架、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埋土防寒等方面内容,旨在实现树莓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丰满红'为双季树莓,1998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与吉林市丰满区农业水利局联合选育而成.该树莓在吉林地区冬季不需防寒可自然越冬,7月中旬果实成熟,一直延续至重霜前,果实鲜红色,果重6.4g,最大果重16.3g.壮苗栽培当年即可见果,3年生园平均亩产1389.6kg,具有早果丰产的特性.丰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红树莓栽培是佳木斯地区的一项空白,通过引入红树莓新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适于我地栽培的红树莓品种。通过对比试验和栽培试验,开展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配套的栽培技术。1红树莓引种红树莓是我地果树栽培的一项空白,本试验通过引入红树莓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观察记栽它们的物侯期、生长和结果特性、抗逆性。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适于我地栽培的红树莓品种。2施肥试验进行氮磷钾配肥对丰产期红树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13.
<正>一、根据栽培地区选择品种1.对抗寒性的要求。在我国,习惯以河南省安阳市与河北省邯郸市交接点为界,划一条东北西南方向的直线,此线以北为葡萄埋土防寒区,以南为非埋土防寒区。但在埋土和非埋土过渡带也常出现葡萄冻害,处于此地区的种植者们如不采取埋土防寒措施,应注意选用抗寒品种。巨峰系等欧美品种抗寒性通常强于欧亚种,早熟品种通常强于晚熟品种。在常见的栽培品种中,巨峰、藤  相似文献   

14.
以第三代水果著称的美洲红树莓近年来发展很快,鲜果上市倍受消费者欢迎,去年北京超市每公斤售价高达40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各省市报刊、电视台纷纷开始宣传这一品种。然而有些人为了炒种,追求高额利润,夸大对树莓的宣传,水分极大,很容易将树莓栽植引入误区。为了正确引导树莓栽植的健康发展,现将人们对树莓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下,供参考。  树莓属温寒带品种,适应性很广,严冬可抗零下35—40℃低温,凡年平均气温5—13℃的地区都可栽培。红树莓在华北及以南地区不用防寒越冬,东北、内蒙古及大西北寒冷地区要采用覆…  相似文献   

15.
新红1号树莓于2016年被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良种。2018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有牤牛河林场建立高标准新红1号树莓科技示范园,栽植当年(2018年)平均产果528 kg/hm~2,2019年平均产果9 088.5 kg/hm~2,2020年平均产果11 704.5 kg/hm~2,实现了良种的优质高效栽培,为当地果业发展和果农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广大果农对新红1号树莓有更深入的了解,尽快掌握高效栽培技术并运用到实践中,本文总结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钦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69-2369,2390
经4年的栽培表明,无花果品种波姬红(A132)具有早果、丰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定植当年结果,产量为1 680 kg/hm2,4年生树产量为18 885 kg/hm2,果实品质极佳。该品种适宜在临沂推广种植。冬季防冻害是丰产稳产的关键,宜采用低干矮冠杯状或“T”字树形,通过修剪控制树高,冬季应及时包草、埋土防寒。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矮丛蓝莓越冬防寒的有效方法,以五年生矮丛蓝莓品种美登为试材,研究实心埋土、空心埋土、简易防寒和堆雪防寒4种防寒方式时越冬性、植株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心埋土防寒法效果最好,基本没发生抽条,空心埋土防寒法次之,而简易防寒法和堆雪防寒法无效果,抽条率100%;空心埋土法株丛长势最好,株高达到46.7cm,其次是实心埋土株高43.7cm;实心埋土产量最高,单株可达359g。因此,实心埋土防寒法的产量高、长势壮、方便简单,是高寒地区理想的蓝莓越冬防寒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树莓是蔷薇科树莓属多年生小灌木落叶果树.根据果实成熟时的颜色,栽培上将树莓分成黑树莓、红树莓、黄树莓、蓝树莓等.简称黑莓、红莓、黄莓、蓝莓等.  相似文献   

19.
一、引种和扩繁   2000年4月下旬,我国正式引进的首批国外树莓栽培品种才登陆.现在有些地方所谓引进新品种,大多是一百多年前从俄罗斯引种至黑龙江的红树莓;少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非正式渠道引入我国试栽培、来历不明的老品种.这些品种混杂,多不宜作为商品化种植的主栽品种.另外,红树莓和黑树莓对种植条件的要求也有较大区别,红树莓耐瘠、耐早、耐寒性优于黑树莓;黑树莓耐盐碱性则优于红树莓.  相似文献   

20.
北方核桃栽培区,对于1~3年生核桃幼树要采取越冬防寒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树干弯倒埋土防寒将细树由南向北按倒,分两次进行,先将根部垫起,直达树干所弯部位。第一次埋土,埋5~10厘米,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