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柳河旅游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做了简要的介绍,根据柳河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析了旅游区的开发现状,并从地理务件、交通条件、客源市场三方面对其开发建设条件进行了评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SWOT分析法对柳河旅游区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旅游区进一步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旅游区划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在进行旅游区划时。要考虑到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措施的相时一致性等.根据旅游区划的目的和原则.依据甘肃省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的优势.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将甘肃划分为三大旅游区.以敦煌市为依托的河西走廊旅游区.以兰州市为依托的陇中甘南旅游区,以天水市为依托的陇东南旅游区,并对各分区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晓路  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64-7966
介绍了海螺沟的自然环境条件,指出受山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其旅游资源沿垂直高度呈梯度分异的现象,针对这一梯度分异规律具体分析了文化遗迹旅游区、地热资源旅游区、森林植被旅游区、冰川资源旅游区的资源内容和特色。在分析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梯度分异的基础上,提出了海螺沟景区旅游的开发对策,强调应巩固吸引点的品牌效应、完善新开旅游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大对灾害地貌旅游景观的开发,对研究我国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及演化机制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还可为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回归自然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区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物质空间。通过分析太白山生态旅游区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太白山生态旅游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点建议:遵循太白山自然属性的整体性,实行统一规划、建设、保护与管理;围绕太白山景观资源,采用合理的开发建设方式;挖掘特色景观,提升生态旅游区品位与形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立足长远,积极申报太白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滨海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同时也是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及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分析我国主要滨海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之上,针对滨海旅游区现有的产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滨海旅游区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钟洁  范钛  马艳霞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98-11802
以九甸峡旅游区为例,在科学评价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旅游资源个性特色,并提出规划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期为探讨九甸峡旅游区、甘南地区乃至甘肃省的旅游资源优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东北东部的主要生态旅游区——方正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区为例,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其自然景观良好,原始性很强,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对该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在功能分区与景区、景点规划方面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同时提出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监测系统及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建议,以保证生态旅游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以及乡村旅游资源个性特征的深度挖掘,是确保贵州乡村旅游成功开发的重要条件。该文以贵州省的典型自然乡村旅游地——十里桃花江旅游区为例,在对其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乡村旅游资源特色与特征,提出十里桃花江旅游区旅游开发战略构想,以期推动整个贵州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利兵  李闯 《甘肃农业》2004,(12):50-50
平乐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有很多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倡导的开展“三区两点”建设旅游区的思路 ,为了合理、有效地发展县域旅游业 ,经过对平乐县进行实地考察后 ,笔者提出按“一带一线五旅游区”的设想来开发平乐县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发展型旅游非优区是指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相关设施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推动作用较小,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区域。伴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成熟旅游地容量受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给旅游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或者是尚未启动的非优区开发带来了机遇。以辽宁省朝阳市大平房镇为例,分析导致旅游"非优"现状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发展型旅游非优区开发的理念,并提出了具体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1-11513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村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农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以黄山区作为实证案例,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对农村发展旅游业过程中3个主要参与方政府、企业、村民进行了两两博弈策略分析,即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民、村民与村民,并由此得到博弈三方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政府、企业、村民提出加强黄山区农村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西南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燕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71-1173
在分析西南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及休闲农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各级政府给予休闲农业长期政策支持;强调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根据特色农业分布特点,优先发展交通便利的休闲农业带;彰显西南民族特色,突出农业文化产业内涵;针对城镇居民,开发多种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一、三产业优势互补,发挥农民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婺源油菜种植区域及交通、旅游景点的分布,划分观光农业重点布局区域,以期达到优化婺源旅游资源的目的.基于婺源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评价之上,利用GIS软件,叠加分析旅游景点及县域境内公路,对县域内观光农业重点布局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将婺源划分为8个重点布局区域,将以上8个区域划分为森林公园、休闲茶园及民俗观光村3种类型,为婺源发展观光农业、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策及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天津市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天津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系列开发的对策,并重点阐述在开发有形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无形旅游资源的潜力,展望了天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趋向-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森林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为视角,介绍了空气负离子在森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小陇山林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和深度开发空气负离子旅游资源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认为深度开发森林旅游资源是小陇山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开展的浙江省首次旅游资源普查资料,对其中的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统计,进而系统分析了该类旅游资源的特征,得出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储量不大;类型构成优势度明显;数量虽然不多,但品质价值高;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健、观光、娱乐和科普等若干具体旅游项目的开发思路和一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表4参8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秦皇岛的旅游资源,详细分析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北戴河海滨湿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秦文化、长城文化、孤竹文化、海滨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将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为网上宣传不足、环境恶化、地质资源利用不足,就此提出秦皇岛旅游业建设的构想,强调加大宣传、打造独特主流旅游品牌、开发亲民旅游线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旅游季节性差异、社区参与。旨在将秦皇岛打造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