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最近几年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发展迅速,黑龙江友谊农场也对以以地膜玉米为主的间套多熟高产高效进行了探索,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能解决细粮和蔬菜抢地的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地膜覆盖间套种植类型及模式,并重点介绍了地膜覆盖间套栽培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玉米地膜覆盖间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50002)王俊忠近几年河南省在豫西伏牛、太行高寒山区推广玉米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对以地膜玉米为主的间套多熟高产高效进行了探索,既解决了农民吃细粮和蔬菜的问题,又提高了复种指数,调整了种植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随着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面积逐渐扩大.不少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在种植夏秋反季节蔬菜基础上,通过增加蔬菜种类品种,提高复种指数,逐渐形成常年菜地。这类地区多为一年三熟、四熟或间套作栽培。在栽培过程中茬口安排的科学性特别重要,如果茬口安排得当,可一季增收,季季增收,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经几年试验及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随着棉花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性地调低了棉花的收购价格,传统的棉、麦两熟比较效益降低,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稳定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必须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新型的麦+菜/豆/棉间套作模式,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不仅可以相应地促进棉...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和雪莲果生育期不同(共生期短),植株株高相差较大,通过模型模拟寻优和示范验证手段,在低纬度高海拔的贵州省西北部山区进行间套作,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及其利用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当地栽培制度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棉田间作套种制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熟立体问套复种制是以提高棉田整体效益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改革棉田耕作制度,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对提高棉田效益、稳定棉花生产具有战略意义.发展多熟立体间套复种制,可以解决耕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矛盾.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实际及其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当前棉田间套制度的主要技术模式,提出了未来棉田间套作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间套作是在主要作物间隙种植其它作物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农作物间套种可以使有限的耕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玉米和花生是传统的农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这两种作物的共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推广,成为主要的间套作方式之一。结合间套作作物的特点,选择相互适应的农作物进行套种,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复种指数,作物间可以相互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通过共生期营养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蔬菜隔畦或隔行、隔株同时有一定规律地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称为间作。前作蔬菜生长后期在它的行间或株间种植后作蔬菜,两种蔬菜存在一定的共生时间,称为套作。在生产上常将间作与套作配合使用,以增加一年中单位面积菜田里的收获次数和蔬菜种类,在本地大棚蔬菜生产中通常一年3~4熟,经间套作后最高一年可达5~6熟,甚至更多。合理的蔬菜间套作能够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生态特征的作物,发挥其种间互利的因素,形成一个良好的复合群体,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气候资源,争取农时,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蔬菜年总产量,并有利于蔬菜多品种均衡供应。马铃薯套种甘蓝栽培,使马铃薯、甘蓝都能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业收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市的棉花产区日益缩小。但至2003年,我市棉花面积尚还有0.9万hm^2,而随着物价、农资等生产资料的日益上涨,农民的种植效益日益下降。为了探索棉花间套作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栽培方法,2002年在萧山区进行了棉花问套作栽培试验。通过棉田间套作栽培技术,使得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均大幅度得到了提高。现将该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跃钟  沈其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08-108,15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正在逐年减少,如何提高丘陵地区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丘陵地区林农多熟间套作几种模式的试验和探讨,旨在为南京丘陵地区林农多熟间套作找到一些可借鉴的间套作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一点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发生西瓜连作障碍的土壤上,将香葱、芹菜、大蒜三种作物分别与西瓜套作,对西瓜生长状况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套作处理均促进了西瓜生长,其株高增长明显,分别为对照的1.82、1.24和1.68倍,套作香葱对提高西瓜根系参数效果最好,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67倍。套作香葱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比套作前增加了154.83%,套作芹菜使放线菌数量增加48.00%,套作大蒜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75.01%,套作香葱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提高了1.80倍。套作香葱可有效提高连作西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参数,能显著改善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从而缓解西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少耕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方式与施磷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对油菜苗期生长和抗病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增加较多,间作次之,而地下部则相反;油菜叶片数、角果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混作处理最高;油菜单株产量也以混作处理最高,比间作处理增加33.4%,比施磷单作处理增加13.0%;间作与混作处理的油菜产量在可比面积上比油菜单作产量高,其中混作产量最高。因此,少耕时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种植方式最好,既增产又增加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3.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随着年总产量的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麦玉玉复合群体的产值和纯收入达27045.9元/hm^2和14884.95元/hm^2,比春玉米一熟单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复种产值提高91.50%和20.38%,纯收入提高74.70%和11.81%。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选择越冬菠菜和早熟秋白菜参与到模式中进行间套作,增加复合群体空间层次与集约程度,其产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针对目前土地当量比在间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土地当量比概念的实质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田间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研究土地当量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进一步就应用土地当量比评价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明确了土地当量比是评价不同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的客观指标。【结论】复种套作、间混作及轮作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68、1.38和1.21,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效率较单作分别提高68%、38%和21%。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能值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长期发展情况,进而优化系统投入产出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与选取评价指标,以1996—2016年为时间跨度,对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能值投入部分,可更新的有机能、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可更新的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的环境资源的在所研究的时间跨度内(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4.51%、40.19%、14.31%、0.99%。其中,可更新的有机能呈现下降趋势,而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呈现增长趋势,并于2009年超过可更新的有机能,成为能值投入的第一大组成部分。能值产出部分,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秸秆、蔬菜、水果21年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42.20%、27.71%、12.13%、0.37%、16.73%、0.86%。其中,经济作物呈现下降—增长趋势,并于2016年超过蔬菜,成为继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秸秆的能值产出第三大组成部分。2)种植业生产系统的集约化程度增高,生产效率较为稳定,但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建议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等途径提升呼和浩特市种植业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种植制度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化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为出发点,着重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来研究种植制度设计的知识表达体系,在系统收集和分析种植制度设计方面的献资料以及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定量解析种植制度指标与生态环境、品种类型、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动态关系,创建了种植制度设计知识模型;充分利用软构件的技术特点,在Visual C 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数字化和组件化的种植制度知识模型系统,实现了适宜作物选择、作物搭配、作物布局设计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本研究克服了传统种植制度专家系统地域性强和广适性弱的不足,为实现种植制度设计的定量化和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二套二等距、二套二不等距、四套四等距、四套四不等距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产值差异不显著,但二套二经济效益比四套四经济效益高,二套二又以不等距栽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间套作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对间套作领域当前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讨论。首先,综述了间套作复合群体在光能利用特性,指出了间套作可通过增强叶片光合性能和提高光的截获率与转化效率显著提高光能利用率。其次,综述了不同间套作复合群体在氮、磷、钾养分及水分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和互补利用现象,讨论了各种间套作类型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能机制。最后,综述了间套作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间套作可以使产量提高20%~50%,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复合群体结构是高产的关键。不同间套作类型对秸秆和籽粒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及无氮浸出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指出了间套作研究在资源集约利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多熟种植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严格受限于热量和水分资源。通过对绿洲灌区典型代表甘州区多熟种植现状的评价以及热量和水分复种潜力的测算,得出该区仍有22.35%的复种潜力可供挖掘。提出了绿洲灌区发展多熟种植的基本对策:以节水为突破口,稳定现存复种规模,挖掘内部潜力;组合节水型高产高效多元化多熟模式;循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适度提高复种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复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水平下春夏玉米套作对全株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单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春夏玉米套作对全年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套作体系中春玉米、夏玉米及全年生物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粗脂肪产量与单作的差异,并从氮素吸收利用、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套作显著提高了全年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套作体系N1(187.5 kg•ha-1)和N2(375 kg•ha-1)条件下的全株粗蛋白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54和1.77,全株粗脂肪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9和2.55。套作条件下,单季作物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一般比单作低。但在N2条件下,春玉米全株粗脂肪产量高于单作,夏玉米全株粗蛋白产量与单作差异不显著。套作体系全年吸氮量显著低于单作,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吸氮量增幅高于单作。【结论】与单作相比,春夏玉米套作体系利于全年营养价值的提高。这种效应是氮素营养状况及气候因素状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套作体系中,春玉米营养价值受竞争影响较大,而夏玉米受竞争影响较小,这与竞争发生时作物所处的时期不同有关。合理增施氮肥可以缓解复合群体的竞争而使营养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