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切片方法,对构树叶、茎、根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构树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构树叶表皮毛丰富,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维管系统密度大,茎具有发达的髓部,根次生木质部比例大,导管发达。根、茎、叶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结晶细胞,含有大量的染色较深的代谢物质,具备许多抗旱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长鞭红景天根、茎、叶进行解剖学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显微形态结构表现出了对高山气候的高度适应性,叶的光合能力强,是光合作用的源,小茎不贮藏内含物,根和主茎是光合作用的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剖观察干热河谷地区牛角瓜根、茎及叶的结构,为干热河谷地区合理利用抗旱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常规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解剖观察牛角瓜根、茎和叶结构,分析其适应干旱的机理.[结果]牛角瓜为典型耐旱性植物,其根解剖结构表现高度木质化,木质部面积占根面积的(18.16+10.77)%;茎表现高度肉质化,髓面积占茎面积的(34.21±2.79)%;叶片厚度580.01±6.14 μm,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23.33土1.77)%.[结论]牛角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在干热河谷地区可作为植被恢复极端困难地段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露草(Aptenia cordifolia)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露草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根有一定的次生生长,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呈多轮分布。茎表皮单层细胞且外壁具角质层,皮层较厚且其中分布有散生维管束。叶为肥厚等面叶,上、下表皮分布有较密集的无规则型气孔器。[结论]露草根具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茎具角质层和厚的皮层、叶为等面叶等特征,与其抗旱性有关。露草的根、茎和叶中都分布有许多含针晶簇的细胞,茎、叶的表皮外均分布有许多盐囊泡,可能既是抗旱又是耐盐特征。  相似文献   

5.
制作谷子根、茎、叶的连续石蜡切片,观察它们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谷子的根、茎和叶的显微结构具有单子叶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具有长期适应生存环境而特化的特征.谷子根的表皮脱落得比较早,根的后生木质部形成大的空腔;谷子茎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在基本组织中,皮层占的空间比较大;幼嫩谷子叶的发育和多数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研究了东北红豆杉雌株、雄株茎的解剖学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雌株和雄株茎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其中,维管柱是由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和髓组成。但是,观察发现东北红豆杉雌株的髓不是中空的,而雄株的髓是中空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辣木的栽培、繁殖、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多,而辣木的形态解剖结构却尚无报道。以印度传统辣木品种Moringa oleifera Lam.为材料,采用石蜡包埋和徒手切片法系统观察比较了辣木的根、茎、叶及叶柄的形态解剖结构,指甲油粘片法观察了其叶表面的结构,明确了辣木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为辣木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石蜡切片、整体装片等方法对长蕊甜菜的根、茎、叶等器官的显微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长蕊甜菜根为不断增粗的肉质根,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初期为四原型,随着根的增粗,初生木质部发展为多原型;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影响不大,生长轮不明显;靠近髓部的木射线细胞可以发生次生增生,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导致茎中部形成两个髓心;叶表皮细胞为较规则的几何形状,气孔为平列型,副卫细胞2~4个,单面叶.  相似文献   

9.
徐小林  郑兴峰  王荣华  朱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7999-18000,18002
[目的]观察玉树营养器官结构,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通过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玉树根、茎、叶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玉树根和茎具有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木质部导管直径较小,导管和木纤维数量较少,轴向薄壁组织细胞较多;茎的皮层较厚;叶被蜡质层,叶肉同化组织一部分细胞体积增大为储水组织细胞;叶表皮的气孔器分布较稀疏,气孔器不等型;根、茎和叶中含有被染为红褐色和深褐色物质的异细胞,叶中仅含深褐色异细胞。[结论]玉树根、茎、叶都表现出了耐旱性的组织细胞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1年生沙芥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生长衰退期的根、茎、叶等材料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期已分化出发达的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和贮水组织;旺盛生长期各器官输导组织发达,但机械组织不发达.在旺盛生长期和生长衰退期,根、茎均具有发达的髓,髓内有异常次生生长形成的维管组织,用于贮藏水分和养分.为适应沙漠干旱环境,沙芥各器官还形成了表皮、副表皮、泡状细胞、下陷的气孔和较大的气孔下室、长短导管分子并存及环栅型叶等特化结构.  相似文献   

11.
抗寒与非抗寒植物实生苗根茎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抗寒植物辽东桤木、水曲柳与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天女木兰4种植物实生苗根、茎的结构。结果表明:抗寒植物辽东桤木和水曲柳1年生实生苗根部、茎基部、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旺盛,次生结构完整;非抗寒植物悬铃木和天女木兰1年生实生苗的根部及茎基部次生生长较旺盛,次生结构完整,但茎顶端的次生生长极弱,次生结构不完整。  相似文献   

12.
侯丹  许新  李莉  夏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42-12944
[目的]探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提高水曲柳嫩枝的扦插成活率.[方法]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水曲柳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结果]水曲柳插穗的生根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插稳母树的年龄愈大,生根率愈低.扦插最佳时期在6月下旬,具体的扦插最适期应视当地当年的气候状况和插穗木质化程度而定.促进插穗生根的最佳激素处理方法是吲哚丁酸200 mg/kg处理2h.切制插穗的方法是接穗长8~10 cm,保留复叶上靠近枝条的1~2个叶片,插穗基部平切或者斜切.防止插穗腐烂的方法是适时掌握采条时间、在保证插穗叶片不萎蔫的前提下尽可能少浇水、给插床和插穗消毒.[结论]为水曲柳在育种和生产研究方面应用扦插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以北京主要乔灌木树种为食料、室内饲养舞毒蛾的条件下 ,分析了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龄幼虫成活的试验表明 :受试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舞毒蛾 1龄幼虫在柿、杏、黄栌、毛泡桐、火炬树等树种饲养下死亡率较低 ,在核桃楸、国槐、刺槐、臭椿等树种饲养条件下死亡率较高 .4龄幼虫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的试验表明 :舞毒蛾对柿树、黄栌、杏树、加杨的营养效率较高 ,对华山松、国槐、刺槐、白蜡和抗虫杨的营养效率较低 .  相似文献   

14.
仁用杏有很强的抗逆性,是中国非常有发展前途的特色经济林木,尤其适宜自然条件恶劣的"三北"地区发展。近年来,仁用杏生产发展迅速,苗木培育、越冬防寒和整形修剪等栽培管理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产中仍广泛存在花器官发育不全、花期和幼果期冻害、水分胁迫严重等问题,而与此相关的有效调控措施及内在机理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文综述了中国仁用杏的花器官败育、营养元素利用、抗旱生理及抗寒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仁用杏栽培管理技术与相关生理特性间的关系及生理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仁用杏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常规重量分析法测定了自耙齿菌(Irpex lacteus)对20种沈阳地区常用园林绿化树木枝条的降解能力.测定不同园林树木枝条样晶在白粑齿菌降解不同时间的重量损失率,对园林树木枝条降解过程进行回归分析,用标准划分法和逐步聚类分析法对白耙齿菌的降解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在降解90d时,稠李损失率最高,为58.54%;损失率y与降解时间x呈正相关,属于幂函数y=ax~b形式.白耙齿菌对稠李、锦带花,红瑞木和白桦降解能力强(Ⅰ级);对山桃、榆叶梅、水曲柳、丝棉木、黄檗和桑树降解能力较强(Ⅱ级);对山杏、紫厂香、连翘、水蜡、金银忍冬、栾树、山皂英、元宝枫和梓树降解能力中等(Ⅲ级);对银杏降解能力弱(Ⅳ级).  相似文献   

16.
三种杏抗旱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西北林学院苗圃和淳化县大扁杏、梅杏和山杏4年生幼树的光合作用和抗旱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般条件下山杏(Armeniaca sibirica Lam.)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荒坡条件下大扁杏(A. Sibirica × vulgaris)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山杏和梅杏;山杏的抗旱性最强,大扁杏次之,梅杏最差。  相似文献   

17.
1992年6-10月,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740m)用现代化学、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对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土壤N素供应状况,优势树种林木N素营养与土壤N素供应关系及与物侯的关系。优势树种间N素营养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根层土壤含水率、全N含量、NO3-N和NH4-N含量与其上层动态趋势相似并和下层土壤有较大相关性;(2)原始阔叶红松林冠层优势树种林木特别是红松在生长季对NO3-N、  相似文献   

18.
白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51-12353
[目的]构建陕北山杏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以陕北山杏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其幼叶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L9(34)对山杏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最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体系结果都有显著影响,其中Taq DNA聚合酶用量影响最显著;建立了适合陕北山杏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20μl):Taq DNA聚合酶1.0 U、MgCl21.0 mmol/L、dNTPs 0.15 mmol/L、引物0.30μmol/L;对最佳反应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体系稳定性好,操作性强。[结论]该研究为陕北山杏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质资源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通榆县瞻榆林场山杏圃地1年生苗高度和山杏林地1年生树造林时的苗木高度以相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二者各组比例的变化,推算出合格造林苗的高度,以确保造林达到更高的成活率。推算结果为55cm以上高度为合格苗。分析了山杏苗造林苗高对造林当年生长量的影响,结果为山杏造林苗高与当年的生长量呈负相关,合格苗各组的生长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讨论了山杏根系质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合格苗在造林中以及不利的林地条件下均具有的优势、为提高合格苗占比在育苗过程中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山杏蒸腾耗水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杏造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山杏蒸腾速率,并结合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汽压亏缺、风速等因子,研究了山杏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连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山杏蒸腾速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趋势呈现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为148.82 g·h-1,第二个峰值为144.75 g·h-1,并存在“午休现象”,白天蒸腾速率较高,夜晚蒸腾速率较低且变化幅度相对平缓。②山杏蒸腾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风速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并且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时滞性。③各环境因子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