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要研究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分别讨论了水土保持耕作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对几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榆林青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水土保持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总结以往防治水土流失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80年提出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配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治理模式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进一步发展。一、以小流域为划分单元适合我国的地貌特点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给水土保持的实际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若要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需要找到一种适合于全国的单…  相似文献   

3.
范继东 《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9-300,302
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东龙头沟小流域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第2批重点小流域,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蓄水保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流域经过5年的综合治理,各项效益显著,尤其是在经济计算期内经济效益突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武山县四行沟小流域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强度明显减弱,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本文总结了四行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模式和所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甘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坡地梯田化、产业规模化、工程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对甘谷县贾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总体布局及配置、项目监测的分析,总结了贾家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阐述了主要做法与经验,为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是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途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流域内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本文就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多年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中讲的小流域,一般是指流域面积5~30km^2,最多不超过50km^2的沟道。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称为小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治理是以50km2以内的小流域为单元,通过植树造林、营造水利工程设施等各种办法,使水土保持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达到土地开发、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合理化利用的一种水利综合治理办法。现将围场县杨家湾乡小流域治理中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古图小流域采用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考虑、系统安排,通过山顶水平坑整地,营造水源涵养林;坡面修筑水平梯田,田埂发展生态经济林;缓坡改造荒地,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农田林网,网内种植青储饲料;山脚修筑水平梯田,改种高产高效作物品种;沟坡修筑水平阶和水平坑,沟底修筑塘坝和淤地坝,发展粮、经、果、药等生态治理措施,和发展大扁杏经济林种植、开展秸杆舍饲养畜、建立绒山羊繁育基地、开办食用菌研究服务公司、培育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等经济发展措施,使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治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程度达96.7%,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8000t/km2?a降低为305t/km2?a,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人均年收入由治理前的170.1元提高到了1761.62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对通辽市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圣水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圣水小流域为主体进行试验与示范,开展了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半山区综合治理模式———低山区模式、丘陵台地区模式和河谷平原区模式,同时提出了半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圣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控制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方面初见成效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半山区小流域开发建设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在半山区及其类似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国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中、连续的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成功经验。近10年,在国家水利部门的号召下,全国范围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春娟  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70-15371,15390
以汉江(石泉段)流域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对流域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可行性、方案、目标进行了探讨,为流域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牢固生态基础。该流域水保生态修复,不仅控制了区内水土流失,有效保护了水资源,为汉江干流下游提供优质无污染的一江清水,而且充分体现治理水土流失、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等多种效益,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省祁连县2014年水土保持工程小东索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为例,探讨相似水土流失特点、类似工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基本方法,为今后开展类似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果梨是辽宁省梨果生产的主栽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结合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国家退耕还林建设工程的实施,针对彰武县浅山丘陵区特殊自然条件,分析了南果梨在全县大面积开发的依据、规模、效益,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南果梨开发工程提供了十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罗甸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M影像解译和实地考察,查清了贵州省罗甸县石漠化面积为103479.65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5%。而石漠化严重的从里河、板庚暗河、栗木河、仿里河重点小流域面积为9796hm^2,其申石漠化面积为5053hm^2,占小流域面积的51.58%。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进程,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基本建成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珠江中下游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防治措施及目标,其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态修复、水利水保与基本农田建设、喀斯特水资源开发、农村能源建设及生态移民等。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琴  何长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12-8114,8185
对国内外水土保持径流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在我国,主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水环境效应、小流域综合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径流空间尺度效应。在国外,一直以机理性研究为主导,其发展方向主要侧重于大型水文模型的建立和推导。  相似文献   

17.
大通县寺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本文研究了寺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效益,提出青海省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水”关键,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研究了沱江流域资阳段面源污染的现状和成因。结果表明,滥用农业生产资料、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农村生活污染以及水土流失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区域面源污染现状,从发展生态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建设以绿色食品基地为依托的生态养殖园区和生态种植园区,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防治对策,从而保障沱江流域资阳段的水环境安全,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旭  高永  王建  王开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611-9614
在对克什克腾旗低山丘陵区小流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治理模式,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典型小流域进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各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的效益从高到低为:重点治理与封育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以农林为重点治理手段的生物措施治理模式;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模式以及局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