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彝族传统牧耕文化特征云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李世康“经济文化类型”是民族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居住在相类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并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定的综合体。因为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选取彝族文化中民族传说、色彩崇拜、图腾崇拜、彝文字、民族植物5个元素为彝族文化在园林中应用的具体研究对象,探讨了将这5个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方法,期望为在今后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现代性的园林景观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很多优秀的值得传承,但也有些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有的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体现彝族传统文化的丧葬习俗、婚姻习俗等,通过各种形式对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着影响,其中有的已成为其贫困的根源。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防止返贫困现象的发生,必须重视民族文化习俗在贫困问题中的影响,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为例,从彝族丧葬习俗、婚姻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分析了其传统文化习俗对彝族贫困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彝族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烤罐茶”习俗是彝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传统,是彝族火塘茶艺与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彝族人的观念中,“茶”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也蕴含着他们图腾崇拜意识、待人接物的礼仪文化和民族之间凝聚力的表达等多种文化因素。新时代背景下,彝族的烤罐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也蕴含着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本文以楚雄彝族烤罐茶习俗为研究对象,探索现代生活中的彝族烤罐茶习俗的传承发展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37-23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民族文化发展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基石,更加被国家、人民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国家,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也应当放于首位。凉山传统彝族服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活学习中由文化特点、艺术气息、政治思想、哲学等方面组成的文化特色,是我国璀璨民族文化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新时代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就如何合理传承凉山彝绣和高效推动凉山彝绣现代化产业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为民族文化开拓一片疆土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了藏族、羌族、彝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形成演变;不同海拔层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藏族(高海拔地区)以节奏舒缓、借助外物等耗氧量比较小、适应高原气候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羌族(低海拔)以军事体育、祭祀文化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彝族(中海拔)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是以适应发展农业、畜牧业兼具狩猎捕捞和抵御外敌入侵发展而来的项目;民族心理结构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陆铭宁 《北京农业》2012,(27):170-171
对大凉山彝家新寨建设中民族文化产业化禀赋进行评估,依据其禀赋结构不同,提出大力发展彝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全球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来自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容易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人际交往失误。文化认同带来的正面效应和文化排斥诱发的负面影响并存。文章详细探讨干预人们交际活动的文化负面影响的几大类表现,包括文化定势、民族中心主义、社会分类等。分析各自的定义、特征、产生的原因,从而积极寻求克服文化负面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在对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六哨乡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存在问题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具有鲜明火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用火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通过特有的习俗反馈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已内化为社会规范和文化自觉,对民族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以火文化为切入点,对彝族用火习俗中表现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进行探析,将彝族火文化中的用火习俗和用火智慧与其林业发展结合起来,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探究彝族火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挖掘其中折射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凉山彝族起源与迁徙历史演变入手开启对凉山彝族农耕文化的源、迁、种、法、器、礼、艺7个大部分的多层次和全方面的诠释与意蕴,以史鉴今探寻凉山彝族农耕文化深度内涵与丰富内容,以期对凉山彝区发展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传承与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价值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化是形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本文以六盘水本地域的彝族文化在乡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为主要对象,寻找六盘水本地域彝族文化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体现,提出彝族文化结合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建设地域的亲和性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在当下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吉勋 《农技服务》2009,26(10):146-147
从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引导彝族家支文化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完成国家建设小康和谐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新疆屯垦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新疆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实践中,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屯垦文化.这是一种以内地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为母体,以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屯垦实践为表现形式,以主要发展农业伴以商业和游牧业为经济基础,以一批又一批的屯垦军民为主要载体,在不断吸收新疆各民族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文化体系.在新疆屯垦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屯垦文化不仅是新疆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民族存在的文化,而且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发展,促进新疆社会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增进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互补性认同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在新疆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战略文化是在一定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与思潮。它具有观念形态、历史继承性、国体与区域特征等属性。它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研究俄罗斯战略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俄罗斯,完善我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经过千百年新旧文明残存与复兴、退化与新生共存的动态传承和演变,形 成了多形态、多层次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动态文化有机体。其过程体现出个性鲜明,常变常新的原生文化形 态;经过适应和整合形成以原生文化为主体,以现代文明的新生文化为辅的次生文化形态;并在不断变革 和创新中孕育而生的,无论从外部特征还是内在规律都体现超稳因素的变异文化形态。当代这三种表现方 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具有既能够符合区域和民族的价值选择,同时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和发展趋势 的共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影响与制约是促成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动力之一。文化作为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呈现着制度整体构架。制度反过来也不自觉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理念,并最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步与他国的文化进行沟通、融合,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的不断消化、吸收,在一定意义上折射了这种文化与制度变迁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结合黔南州图书馆对黔南地区民族地方文献实行数字化统一管理和开展黔南民族地方文献创意开发的实践,探索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并结合社会实践提出建设策略及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62-264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对社会发展有导向、驱动、规范、调控和凝聚作用。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整个时代进程中具有不可替性。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金川县在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金川在未来发展建设中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彝族传统家支观念对凉山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经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77-18179
首先,介绍了凉山彝族传统家支观念的概况,指出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的基本政治单位,带有原始氏族社会的若干痕迹,在彝族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具有培养社会角色、凝聚家支力量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功能,对凉山彝族的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经济繁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探讨了彝族家支观念对凉山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不仅是凉山社会的组织结构,而且是家支成员的保障系统,具有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的功能;具有互动性,可促进凉山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习惯法的实施者,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分析了凉山新农村建设中的彝族家支观念的消极因素,其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家支复仇事件及家支干政等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家支意识的强化导致凉山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权管理职能的弱化;在家支观念中十分突出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阻碍了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