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强化农业社会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有利于带动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为解决生产经营中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相关技术、信息服务等实际问题,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我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商品化及农民市场观念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的逐步增强,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培育、扶持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为更好服务三农,2010年江西省农业厅在全省开通了江西省"12316"惠农短信服务平台http://12316.xxty.cn/。平台主要向全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农业市场主体及农技干部发送农技短信,至2014年面对江西省服务对象近200万人。平台可向移动、电信、联通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短信接收全部免费。它的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快速、灵活、便捷的优势,能够准确、及时地搜索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解决农产品卖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摸清全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服务和支持,进一步促进我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我们组织地、县农业部门对全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9,(2):118-118
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一号文件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建立部、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残留检测和信息采集发布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并与全国市场信息联网,为客户和农民提供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行情信息,正确指导农业结构的调整。如新绛县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使全县形成了蔬菜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格局,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5000多亩发展到30万亩,总产量由1500万千克增加到12亿千克,同时还带动了本县20万亩苹果、露地油桃、大棚油桃和庭院香菇的发展,全县财政收入1/3来自蔬菜产业,蔬菜种植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王平 《甘肃农业》2006,(7):403-404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绿色消费,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有问题三农热线来帮你遇到问题怎么办专家为你找答案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是在上海"农科热线"基础上扩容的一条公益性服务热线,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支农惠农和农村集体"三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热线以电话咨询、网上问答、短信咨询、书信回复等方式,免费为全国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全年  相似文献   

9.
大学图书馆为三农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现状,论述了大学图书馆在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大学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断成熟的移动通讯技术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现状、组织和技术模式的探讨,提出了采用移动通讯技术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获取和信息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市场交易中各主体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也存在于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基于农产品产业链视角,总结了3类突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分析了这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农产品市场交易问题,最后从市场自发机制和政府干预2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绍兴市按照"立足绍兴,面向浙江,辐射全国,广联世界"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方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从推行农民信箱工程入手,全面实施农业信息化,基本形成了涵盖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市场的网上农民社会框架.建成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在传递信息、畅通市场、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就“中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与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首先,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总体思路,包括其概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市场定位诸点;其次,从完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组建无公害农产品监管体系、完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及强化品牌意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工作等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最后,提出了如下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推广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落实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培育和开拓市场,实现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向我国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 ,我国又将按世贸组织相关要求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本文具体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 ,对我国农产品产生的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93-19794,19797
在介绍"柠檬市场"理论的内涵以及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现象基础上,剖析了农产品"柠檬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一是农产品消费者在市场谈判过程中心理契约形成的非平等性;二是农产品"柠檬市场"中购买决策规则趋向简单化;三是在农产品"柠檬市场"中,消费者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剖析了农产品市场"柠檬困境"对消费者影响的经济学含义,从农产品信息收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信息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个方面分析了产生影响的成因。为了解决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构建优质农产品信息产生的体制、机制;二是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促进市场功能优化;三是拓宽农产品信息传播渠道,建立高效反馈通路;四是转变农产品消费者传统消费思维方式,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开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29-131
就农产品面临的市场风险,从信息指导和财政干预方面分析了欧盟农业政策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我国支农政策制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闽台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与和谐互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助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相似度、出口市场集中度,对闽台农产品出口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台两地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农产品的出口,它们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闽台农产品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在这些出口品种和出口市场上存在竞争。提出两地从消融冲突角度考虑产业分工与合作,构建和谐的闽台农产品出口机制与模式,共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绿色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效应”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绿色农产品的经验型特征及消费市场中信息非对称性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农产品市场中“柠檬效应”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并指出:营造具有“正信号”显示的制度环境,是消除“柠檬市场”.构建绿色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的实质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县域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通过分析总结各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论述了超临界流体(SCF)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研究开发的新动向,简要介绍了SCF萃取原理及在几种农产品加工生产中的开发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