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态环境保护林规划是城镇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线性模型和方法,通过对杨凌示范区的树种调查、人工熏气试验,测定了树木的抗污染物能力,估算了环境保护效益,分析了目前杨凌园林树种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杨凌生态环境保护林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林树种规划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凌园林绿化树种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杨凌的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绿地,其对树种资源调查、应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杨凌园林树种的发展的方向,为杨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凌农科城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野外实地测量为主,图上量算为辅的方法,对我国西部绿色硅谷-杨凌农科城的园林绿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杨凌城区园林绿地面积142 hm2,绿化覆盖率为27.7,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5.53),但小于全国12 个园林城市平均水平(36.07).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1.1 m2,但大都属于机关附属绿地,而公共绿地面积仍然很小.从功能类型上来看,除了城区边缘苗圃、花圃和果园等生产绿地之外(面积38.88 hm2,占27.38), 园林绿化还是以道路林为主(面积23.02 hm2,占16.21),其次为办公区绿地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旺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53-16655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绿地已进入生态绿地阶段,树种规划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针对目前国内树种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某些方法和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绿地建设要求的问题,从树种选择与评价、树种配比与群落构建及植物多样性等角度综述了国内外现代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的相关研究结果,以期为改进我国树种规划实施现状中不足的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罗平县城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进友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Z1):290-293
就云南罗平县城绿地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规划目标,并对园林绿地、农林绿地和水源绿地规划方案及植物应用分类规划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6.
柴梦颖  陈潞  衡静 《河南农业》2012,(12):50-52
对中牟县建成5年以上有代表性的十五个绿地的园林树种初步调查发现:中牟县现有园林树种169种,其中,常绿树种45种,占26.6%;落叶树种120种,占71.0%;藤本12种,占7.1%;木本地被类3种,占1.7%;竹类4种,占2.3%;乔灌比1.34:1;常绿落叶比1:2.67;针阔比1:12.5。探析当前中牟县现有园林树种应用,为飞速发展的中牟县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园林树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全面调查了宁夏青铜峡市城区园林绿化状况及露地越冬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情况,结果表明:青铜峡市城区植物在物种多样性、选种适宜性、栽植方式或栽植地点的恰当性及垂直绿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薄弱性;了解到青铜峡市城区目前园林树木品种的应用少而单调。在调查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分析园林树种在配合市区不同功能区建设发展中所起到的协调性作用,提出青铜峡市城区园林树种规划意见,明确青铜峡市城区的树种选择原则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加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99-201
绿化树种规划是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树种选择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园林特色,本文以黄山市城市绿化树种规划为例,给相关的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研究程序和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包头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英  肖斌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146-151
城市生态因林绿地系统,是城市景现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根据包头的城市现状,分别进行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建设规划、树种规划等,并提出了包头市实施生态园林绿地建设规划的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凌绿地形态中构建“海绵城市”的思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杨凌城市的地理地貌特征、城市布局特点及其规模结构,以人工蓄水为主要手段,探索了杨凌地区绿地形态中实现"海绵城市"的方法措施。在杨凌地区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上,主要通过推行下沉式绿地、建设雨水花园及人工湿地等手段,用以优化城市道路设计,提高公共绿地及居住区绿地的蓄水能力。针对杨凌示范区"大学城"的性质,提出了建设校园雨水花园试验点的设计思想,旨在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北方"海绵城市"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李美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7):217-220
研究了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的经济根源,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在城乡区域整体内实现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需在城乡区域内重新构建,依据杜能的圈层结构理论,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有中心发散、区域集中和点轴联系3种基本模式。城乡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也应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留守农民实行多元化培养模式,新生代农民工采用"1+3+1"系统培训、分体式多起点培养和"远近"结合网络培养模式,农民工子女和年轻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可采用弹性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要有效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统筹城乡发展加以思考.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可以解释城乡发展失衡的起因,而城乡发展失衡的主要表现为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需要从正确处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关系着手,依靠福利经学中的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等标准加以衡量.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问题不仅在城市存在,而且在农村也严重存在。解决农村中的农民工问题,不仅是解决好城市中的农民工问题的客观要求,而且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必须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农民工问题,使城乡劳动力流动既有利于城市发展,又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孙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2-15914
选取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分析的变量指标,采集《云南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RHL值和泰尔指数,对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经济增长对城乡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及城乡经济差异演变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市经济发展以向下收敛为主,农村经济发展以向下发散为主,导致城乡发展分离趋异,总体表现云南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城乡差异发展趋势显示库兹尼次曲线的倒“U”形特征。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加速总体经济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当扶持贫困农村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山西贫困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重点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除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等共性因素外,贫困地区自身还存在特殊原因:过度依赖煤炭资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加快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城乡差距是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难题之一,其根源则在于城乡要素配置的错位。基于城乡要素相对错配系数,测算我国城乡劳动力与资本配置扭曲程度,分析城乡要素错配的空间分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劳动力要素错配大致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城乡资本要素错配程度空间分异呈现由东向西逐步递增的态势,且2002—2018年城乡资本要素错配水平呈现出向中东部转移的特征。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既与这一阶段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目前云南民办职业教育缺乏政策扶持、存在认识误区、师资问题突出和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建议云南民办职业教育应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契机,突出民办职业教育机制灵活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技能和创新教育,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知识沟理论之后,又出现了信息沟理论和数字鸿沟理论。在信息时代,我国出现了城乡信息沟扩大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城乡信息沟扩大的影响因素及缩小城乡信息沟的对策做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与城乡融合发展有着广泛的实践联系与内在的逻辑联系。城乡产业的深度融合、城乡人才的有序流动、城乡文化的交融互鉴、城乡生态的协同优化与城乡基层组织的联合聚力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现今,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融合在总体向好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城乡产业衔接紧密性、城乡人才要素流动性、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性、城乡生态资源互补性、城乡基层组织联动性方面有待提高。应着重通过健全城乡产业衔接共建机制、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城乡生态资源互补机制与城乡基层组织协同共治机制等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20.
孙国强  刘慧娟  孙羽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1,(5):3129-3130,3134
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结构,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一体化,必须建立起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缩减城乡差距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