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农啤5号偏早播种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其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不断增加,单株分蘖、戍穗及单株干物重迅速下降,有效穗教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几乎呈直线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迅速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单产以基本苗180万/hm^2最高,之后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逐渐下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万~24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扬农啤5号最佳播期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其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增加,单株干物重迅速下降,有效穗数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则直线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迅速下降,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淀粉含量上升。因此,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240万/hm2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逐渐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长度增加,粗度变细,重量及单位长度重量均不断减小,抗倒伏力减弱;淀粉含量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降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为90万~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迅速增加。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万~270万/hm^2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及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逐渐增加;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重量、单位长度重量均不断减小,粗度增加,抗倒伏力增强;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面筋含量与沉降值有升有降;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万~27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迅速增加。[结论]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因此,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8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密度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扬农啤5号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120万~36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结论]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12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5.9万~17.3万/亩,单产均达到600 kg/亩以上,基本苗在7万/亩左右时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直线下降,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亩时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小麦基本苗数在120~360万/hm2范围内增加时,总体上而言,各生育阶段的总苗数呈现上升趋势,单株分蘖数呈现下降趋势,冬前期至拔节期的株高呈上升趋势,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下降趋势,有效穗数呈上升趋势,而分蘖成穗率、实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均呈下降趋势;当基本苗数为300万/hm2左右时,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最高;当基本苗数为240万/hm2左右时,单产最高。表明只有适宜的基本苗数才能协调小麦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生长发育矛盾,从而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0.
以多穗型小麦品种轮选987和农大211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播种密度(基本苗)梯度,研究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成熟期亩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苗增加对亩穗数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籽粒产量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基本苗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高产,最高产量对应的亩基本苗均是30万,2个品种表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