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上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有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和高粱坚黑穗病三种症状,在高粱的种植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防治,避免产生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甜高粱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高粱病虫为害是影响甜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将甜高粱发生的病虫害和潜在的病虫害介绍如下。1 病害1.1 丝黑穗病 主要发生在穗上,俗称“乌米”。一般被害植株矮小。病征在挑旗期表现明显,旗叶紧包病穗,病穗中间鼓突,初期剥开叶片为白皮包着的丝状  相似文献   

3.
朱丹  管丽娜 《新农业》2011,(10):18-18
辽西地区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其中各种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可造成减产5%~30%;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主要危害果穗,发生严重损失50%~80%。如能在各种病害的发病初期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就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高粱丝黑穗病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丝黑穗病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高粱病害,是影响我国高粱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产区每年都有发生,发病率有时高达70%,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综述了高粱丝黑穗病对高粱生产的影响、病原菌及其生理分化、我国抗病杂交种选育历程、抗性遗传机制及抗病育种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选育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引高粱资源抗丝黑穗病和叶斑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接种丝黑穗病菌和自然诱发叶斑病的方法,对一批新引进的国外高粱品种资源进行了抗丝黑穗病和叶斑病的鉴定。筛选出对丝黑穗病免疫(1级)的抗源74份和抗叶斑病(1~2级)资源103份。鉴定认为,印度高粱资源富含抗病源。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黑穗病俗称黑胆、乌麦,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腥黑穗病两种病害,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最终在小麦穗部发生,产生黑粉,发病后不能食用,病穗颗粒无收。该病属于毁灭性病害,随种子带菌传播危害,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近几年小麦黑穗病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病虫为害是影响甜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患于未然,现将甜高粱发生的病虫害和潜在的病虫害介绍如下。1病害1.1丝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穗上,俗称"乌米"。一般被害植株矮小。病征在挑旗期表现明显,旗叶紧包病穗,病穗中间鼓突,初期剥开叶片为白皮包着的丝状物,抽穗后,上部白皮略带微红色,破裂后散出黑粉,随后露出一团残留的丝  相似文献   

8.
卢庆善 《世界农业》1991,(10):37-39
高粱病害种类繁多,因地域而异,从种子发芽开始到成熟的各个生育阶段均能发生病害。例如,根腐病、大斑病、煤纹病、紫斑病、霜霉病、丝黑穗病、炭腐病、茎枯病、炭疽病、锈病、豹纹病、纹枯病、麦角病、玉米矮花叶病和粒霉病等。 本文对玉米矮花叶病、叶斑病、炭疽病、粒霉病的危害和抗病育种的最新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戊唑醇杀菌剂,德国拜耳公司1995年、1999年、2000年在我国登记立克秀20%干拌剂、湿拌种剂、6%悬浮种衣剂,富力库25%水乳剂,好力克43%悬浮剂,立克秀90%母粉。分别登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玉米、高粱丝黑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梨树黑星病。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统计至去年,全国16个省、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为粮食作物,也是我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玉米病害中主要有玉米叶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由于病害的发生普遍,并有上升的趋势,造成玉米劣质低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甜高粱丝黑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上有所进展。[方法]以甜高粱抗丝黑穗病品种LTR102、甜高粱感丝黑穗病品种LTR106为试材,应用SSR技术对甜高粱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试验中采用CTAB方法提取甜高粱基因组。[结果]通过比较Taq酶用量的不同,进一步优化了Taq酶的用量。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扩增,所用的20个SSR引物中有16个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谱带,完全可应用于甜高粱丝黑穗病抗病基因的初步定位。其中有4个引物扩增出了差异带,引物号为:Xtxp 279、Xtxp284、Xtxp36、Xtxp228。[结论]通过比较体系中各不同因素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SSR反应体系,达到了较理想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包颖春  王久波 《新农业》2013,(18):31-32
辽宁省玉米生产上目前流行的病害主要有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灰斑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研究辽宁省玉米病害发生现状、流行原因和育种对策,对指导辽宁省玉米抗病育种工作,选育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曲明福 《现代农业》2009,(12):25-25
高粱黑穗病是高粱重要病害之一,在朝阳县经常发生。由于高粱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年限延长,高粱丝黑穗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如果播种期地温偏低或因干旱延迟出苗,则容易感染黑穗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10%-15%,直接影响下一年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丝黑穗病和黑粉病是玉米上发生很普遍而又非常严重的病害,并且这两种病害在病原和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因此,区别这两种病害对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灰包、黑疽,或乌霉,是由孢子菌侵染所引起的玉米系统性病害。近两年,此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它的分布虽不如黑粉病普遍,但危害程度却远大于黑粉病。玉米黑粉病,俗称黑瘤子,又称黑穗病、瘤黑粉病、灰包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但危害程度则因地区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王亚茹 《河北农业》2013,(11):35-38
一高粱丝黑穗病 1、分布及危害 高梁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是高梁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粱抗丝黑穗病菌4号生理小种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丝黑穗病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重要高粱病害,该病会对高粱穗部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高粱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为培育高粱抗丝黑穗病新品种,筛选与抗病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高粱感病品种三尺三与抗病品系961541为研究材料,以F2群体为定位群体,采用BSA方法筛选与抗丝黑穗病基因相关的SRAP标记。结果表明,感病亲本三尺三的发病率为37.5%,抗病亲本961541的发病率为0,F1的发病率为0;田间种植的F2群体共211株,其中,感病植株16株,抗病植株195株,发病率为7.58%,F2群体抗感植株比率接近15∶1(χ2值分别为0.027,0.406),推测4号生理小种受2对非等位基因控制;289对SRAP引物中有119对引物在亲本间表现差异,119对引物中有9对引物在抗感池间表现差异,抗池的条带与抗病材料961541带型一致,感池的条带与感病材料三尺三带型一样。经抗感单株验证,结果显示,仅有1对SRAP引物(Em4/Me6)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粱抗丝黑穗病的遗传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黑穗病是高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粱生产区每年都有发生,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由于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Yeiliana clinton〕有明显地分化现象,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种,因此导致原来抗病的种质退化。70年代我国推广美国 Tx3197A 系统杂交种,当时因 Tx3197A 对丝黑穗病菌1号小种免疫,曾组配了一批抗性优良的组合,后来由于小种的变化,Tx3179A 由免疫逐步演变成高感。由 Tx3179A 组配的杂交种也就由免疫、高抗变成高感。例如1977年海城县高粱丝黑穗病发病率达15%,最多达30%,损失粮食达250万公斤,1978年辽中县高粱丝黑穗发病率达15%,损失粮食达1350万公斤,1979年高粱五重点产区营口县丝黑穗病发病率为11.5%,锦州市为17%,鞍山市为12%,朝阳地区为5%。80年代初,引用推广 Tx622A,重新获得抗性,使高粱生产推进了一步。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粗缩病、叶斑病、褐斑病、丝黑穗病等,主要虫害以玉米螟、玉米蚜、粘虫、灰飞虱为主。另外,各种杂草也会对玉米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生产上采取单一防治措施往往难以奏效,如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抓住播种期、苗期和穗期等防治关键环节,在防治主要病害的同时,兼治其它多种病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高粱黑穗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黑穗病是威胁高粱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很多,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高粱散黑穗病、高粱坚黑穗病和高粱丝黑穗病。故介绍了这3种病害的病原特征、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提出在正确识别病害的基础上,做到科学、有效的防治,是减轻损失、增大收益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玉米区,玉米中后期的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纹枯病、穗腐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茎腐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玉米被害后,不仅导致减产降质,而且植株提早成片枯死。其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