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及枯落物的水文效应。【方法】以陕西榆林不同密度(550,800,1 250,1 750,2 050,2 250,3 850株/hm2)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下设置标准地采集土壤及枯落物,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密度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量及枯落物的持水特性。【结果】7种林分密度樟子松人工林中,密度为800株/hm2林地土壤的含水率最大(6.88%),土壤体积质量最小(1.51g/cm3),总孔隙度最大(42.99%),土壤有效持水能力最强(147.55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不断增加,其值为16.23~27.99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3 850株/hm22 250株/hm22 050株/hm21 750株/hm21 250株/hm2800株/hm2550株/hm2,其中以林分密度为3 850株/hm2林地的最强,达45.14t/hm2,是林分密度为800株/hm2林地的1.8倍。不同林分密度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樟子松人工林分密度越大,枯落物总蓄积量越高,持水能力越强;但其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土壤持水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因此,人工林水文功能的充分发挥应综合考虑土壤含水率、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以及林地枯落物蓄积量等持水特性,从而确定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白榆、侧柏、油松3个主要树种人工林林下枯落物的水文特性。【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方山县峪口镇土桥沟流域,以白榆、侧柏、油松3个主要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分标准样地内选取3个枯落物样方(30cm×30cm)采集枯落物,进行浸泡试验和烘干试验,分别测定不同林分枯落物的总蓄积量、吸水速率、持水量和失水速率等特性指标。【结果】3个树种人工林枯落物总蓄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侧柏林(40.44t/hm2)油松林(21.33t/hm2)白榆林(6.82t/hm2),枯落物吸水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白榆林油松林侧柏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白榆林(32.24t/hm2)侧柏林(30.72t/hm2)油松林(28.83t/hm2),失水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侧柏林油松林白榆林。【结论】白榆林林地枯落物在储存水分以及增强林木对水分利用等方面较油松林和侧柏林具有优势,在增加土壤水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及林地土壤持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选定标准地、采集样本和室内测试各项指标等手段,对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能力以及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典型针叶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14.56~21.57 t/hm2;不同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落叶松最大,云杉次之,油松最小;受枯落物总蓄积量的影响,云杉的最大持水量最大(66.33 t/hm2),华北落叶松次之(61.98 t/hm2),油松最小(38.06 t/hm2);3种林分有效拦蓄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林地土壤作为持水能力最大的一个系统,对水源涵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种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与其土层厚度、容重和孔隙度等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  相似文献   

4.
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林分密度对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燕山山地不同林分密度(650(40年生),1 400(35年生),1 850(38年生)株/hm2)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其下设置标准地,测定枯落物层厚度和蓄积量,并将枯落物带回,采用室内浸泡法测定不同林分密度下枯落物层的持水特性。【结果】3种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蓄积量为26.62~49.79 t/hm2;在林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650,1 400和1 850株/hm2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蓄积量与林分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层自然含水量随林分密度变化不明显,在50%左右;3种密度林分的饱和持水率无明显的规律性。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拦蓄能力与其林分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于林龄接近、立地条件相似的油松人工林而言,密度越大,其林下枯落物总蓄积量越大,枯落物层对于降雨的拦蓄作用也越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为地域林业发展树种规划提供技术依据,该研究以中亚高山区五台山林区内五种不同类型林分为试材,调查分析了不同林分的枯落物及其持水量,比较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涵养水源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地表枯枝落叶层厚度不同,每公顷累积量为20~50t;同时不同林分类型水土保持功能也不一样,混交林持水量最高,达559t/hm2,落叶松林次之,为359t/hm2,最低的是灌木林,为339t/hm2。总体来说,各林分的平均持水量是荒草坡的280倍。林地土壤的涵养水源效益比荒草坡高277.28%~173.67%,其中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最高,落叶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林次之,灌木林最低。因此,在五台山林区适度发展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涵养水源效益。  相似文献   

6.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能力,为筛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构建与管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的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4种典型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能力进行测定,采用熵权法(EWM)对各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4种林分类型植被层的持水能力依次为:油松人工林(17.79 t/hm2) > 侧柏人工林(13.55 t/hm2) > 刺槐人工林(12.81 t/hm2) > 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6.71 t/hm2)。油松人工林、侧柏人工林的主要持水层为乔木层;刺槐人工林中乔灌草的持水量相近;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中主要持水层为草本层。(2)4种林分类型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分别为: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23.02 t/hm2) > 侧柏人工林(13.00 t/hm2) > 刺槐人工林(10.36 t/hm2) > 油松人工林(2.81 t/hm2)。(3)4种林地土壤最大蓄水能力分别为: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地(3 182.43 t/hm2) > 油松人工林地(3 176.67 t/hm2) > 侧柏人工林地(2 995.3 t/hm2) > 刺槐人工林地(2 803.5 t/hm2)。其中除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地与油松人工林地持水能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林地持水能力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4)4种典型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的综合排序为:山杨辽东栎次生混交林 > 侧柏人工林 > 油松人工林 > 刺槐人工林,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林下草本层与枯落物。结论从涵养水源的角度出发,晋西黄土区应采用仿拟自然植被技术、封山育林等加强次生植被的建设与管护,营造林下草本层和枯枝落叶层丰富的植物群落,以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晋西黄土区退耕还林20年后典型林地的持水能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究晋西黄土区退耕20年后典型林地间持水能力的差异,选取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退耕20年的次生林和油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耕地作为对照,通过外业调查和室内测定,比较分析了该地区退耕林分间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结果表明:1)次生林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为201.20和154.32 t/hm2,分别是人工林的1.35~2.14倍和1.33~2.06倍,人工林之间表现为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2)退耕林地土壤层的最大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介于5 102~5 563 t/hm2和1 007~1 251 t/hm2之间,均显著高于耕地的4 695和812 t/hm2;典型退耕林地间土壤有效持水量表现为次生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油松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最大持水量为次生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3)与退耕引起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增加相一致,林地的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较耕地分别增加了10.7%~22.8%和32.9%~73.1%,表明退耕对林地持水能力的影响在有效持水量方面更突出;4)退耕林分间林地持水能力表现为次生林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林地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显著高于耕地,这主要源于土壤性质改善引起的土壤层持水能力增强,同时枯落物层的持水功能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总之,退耕20年后林地持水能力显著增强,不同林分间次生林持水能力较好,表明次生林宜作为该地区退耕后植被恢复的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琳  赵延宁  赵陟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06-14108
对半干旱黄土地区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果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1.45~17.92t/hm2,最大持水量在0.4~1.9 mm,其中落叶松/油松、油松/刺槐混交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林分前6 h枯落物持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花果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1 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力在64.63~109.96 t/hm2范围变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内蒙古大青山区阴坡中部油松人工林地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林地土层厚度为35 cm~104 cm。林地土壤石砾含量表层为59.21%~71.88%;土壤A层为53.24%~79.83%,B层为47.35%~67.13%。林地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的研究结果为:当林分密度为2 933株/hm2~3 307株/hm2时,其分别为23.60%~26.90%、1.21%~1.31%和53.16%~53.68%;当林分密度为2 202株/hm2和4 463株/hm2时,其分别为22.88%~23.04%、1.39%~1.42%和48.68%~49.37%。20 cm深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40 cm深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宁夏盐池地区3 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宁夏盐池县2 种人工林(新疆杨和樟子松)和1 种天然林(花棒)林分为研究对象, 以定量评价其枯落物和 土壤的水文功能为目的,通过标准地调查、土壤物理性质及持水能力测定和入渗实验,对林地枯落物和土壤水分效 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杨林分枯落物储量最大,为7.86 t/hm2 ;樟子松林分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高, 为23.73 和18.26 t/hm2 ,相当于2.37 和1.3 mm 的水深。2)樟子松林地土壤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土壤的最 大持水量为349.2 t/hm2 ,相当于34.1 mm 的水深,其有效持水量为85.5 t/hm2 ,是花棒的3.4 倍,相当于8.8 mm 的水深。3)利用幂函数,无论是对枯落物吸水速度与浸泡时间还是对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 间进行拟合,均有较高的拟合系数。4)利用Philip 入渗方程对各林地1 m 土壤深度入渗进行拟合,得到了不同林地 土壤的入渗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Coilia nas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消化酶在各组织的分布特点,选出初始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12.63 cm和4.439的二龄刀鲚,分别按500尾·亩-1(A组)、1000尾·亩-1(B组)和1500尾·亩-1(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 显示,A组末体质量(30.74 g)、末体长(20.26 cm)显著高于B组(21.379,18.18 cm)和C组(19.969,17.16 cm) (P<0.05),3个组比肠长(0.29~0.30)差异不显著.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A组胃和肝胰脏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B组肠和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肠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C组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胃蛋白酶在胃中活性最高,脂肪酶在肝胰脏中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均以肠中活性最高,幽门盲囊次之.研究表明,二龄刀鲚养殖密度为500尾·亩-1时,刀鲚生长较快,各主要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甘肃党参根腐病防治新技术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作者在研究了甘肃党参根腐病病原菌以及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的基础上,为了减少种植成本增加收入,进行了党参栽培密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党参鲜单根重有着显著影响,鲜单根重随密度不断增加而减小,密度22.2万~55.6万株·hm-2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均与密度111.1万株·hm-2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密度对党参鲜产量有着显著影响,总体趋势为鲜产量随密度不断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密度 {55.6 }万株·hm-2鲜产量最高,鲜产量为8 944.55 kg·hm-2,且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党参根长、根粗、折干率差异不显著。甘肃党参根腐病防治新技术最佳栽培密度为55.6万 {株· }hm-2。  相似文献   

13.
小陇山林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松人工林密度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二者的关系,提出维持植物多样性、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健康状况的合理林分密度。【方法】以小陇山林区5种不同密度30年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油松人工林林下物种的重要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相似系数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①油松人工林林下共出现植物23科38属50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物种数逐渐减少,灌木、草本层物种组成发生变化。②不同密度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基本表现出减小趋势。③各指数与林分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与林分密度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下共有物种减少,相似系数逐渐降低。【结论】密度对人工油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为1717~1867株/hm2时,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Alatalo指数均达到最高,表明此密度是林下植被生长发育较为合适的密度,能够保障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估算青海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及随不同立地因子的变化规律,为青海祁连圆柏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青海省祁连圆柏天然分布较为广泛的泽库、兴海、都兰、乌兰、祁连和德令哈6个市(县),按照不同立地条件(海拔、坡向、坡度、坡位)设置20 m×20 m的样地96个,依据每木检尺数据和祁连圆柏数量,在每个样地内选择标准木3~5株,采集其树枝、树叶、树干和树根,称量其鲜质量,并收集以上各器官样品200~500 g;同时在各样地按“S”形取样法设置土壤样点5个,每10 cm为一层,分层采集0~60 cm 土层土样。分别测定祁连圆柏各器官含碳率和各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再根据乔木层生物量和土壤体积质量,估算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及随立地因子的变化规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来筛选影响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主导地形因子。【结果】①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均值为291.28 t/hm2,变异系数为0.38,表明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分异较大,与我国其他区域松柏科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相比,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处于较高水平。②在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层碳密度占比达71.95%,约为乔木层的2.5倍,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构成该生态系统碳密度的主体。③不同地域之间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以兴海县(382.25 t/hm2)最大,泽库县(213.20 t/hm2)最小。④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海拔>3 500~≤3 700 m的地区最大,为365.69 t/hm2,海拔>2 900~≤3 100 m的地区最小,为196.40 t/hm2;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坡度>5°~≤15°缓坡碳密度最大,为386.72 t/hm2,坡度>35°~≤45°的急坡最小,为212.52 t/hm2;下坡位(350.56 t/hm2)高于中坡位(288.28 t/hm2)和上坡位(208.16 t/hm2),阳坡(293.27 t/hm2)略高于阴坡(284.29 t/hm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坡位和海拔的确定系数增量(ΔR2)均明显高于坡度、坡向。【结论】海拔、坡位、坡度、坡向对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有一定影响,其中坡位和海拔是影响青海祁连圆柏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探讨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样本进行了树轮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标与树木生长期6-10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2(P>0.001)。利用油松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数,对研究区1888年以来6-10月的降水量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0.339。【结果】重建结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过去115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变化特征,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段有:1888-1896年、1903-1908年、1934-1953年、1984-1993年;降水较少的干旱时段有:1897-1902年、1920-1933年、1954-1958年、1994-2000年。功率谱分析表明,重建降水量变化序列有2年、7年以及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结论】该地区降水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相一致,降水变化可能受大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成虫饲养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寿命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5±1)℃、RH(70±10)%、光照15L∶9D、照度5 500lx条件下,以雌雄比1∶1共设5种成虫密度,依次为2、5、10、15和20对/产卵杯(840mL,直径10cm,高12cm),系统观察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成虫饲养密度对井上蛀果斑螟寿命和繁殖力有显著影响。饲养密度为2对时的产卵前期最长,产卵期最短;5、10、15和20对时的产卵前期无显著差异;10和15对时的产卵期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对时的雌、雄成虫寿命最低,10对时的雌成虫寿命显著高于除5对外其余3种密度;5和10对时的雄成虫寿命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0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最少,10对时的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高于除2对外的其余3种密度。饲养密度为20对时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5和10对时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密度;10对时卵的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余4种密度。结果提示,井上蛀果斑螟成虫饲养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繁殖力,在840mL产卵杯空间下,以饲养密度10对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条件下樟树幼苗生长和幼苗重量分配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美植袋中分别种植1、2、4和8株幼苗(密度I、II、III和IV),研究密度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幼苗的地径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苗高为密度IIIIVIII。樟树幼苗单株幼苗各器官干重和幼苗单株干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每盆幼苗的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樟树密度I的干重为根叶干枝,其余3个密度的干重为根干叶枝。各密度的根冠比大于1。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性亲本在产卵和抱卵期间肝胰腺和肌肉生化组成的变化及能量变动。结果表明:(1)克氏原螯虾产卵前后肝胰腺与肌肉指数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卵巢指数由6.14%降到0.40%(P<0.01),产卵后至卵破膜阶段肝胰腺指数上升了13.29%,显著高于产卵前水平(P<0.05)。(2)克氏原螯虾产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3大营养物质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肝胰腺中粗脂肪含量与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下降极显著(P<0.01),至卵破膜阶段,肝胰腺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快速恢复且极显著超过产卵前水平(P<0.01)。产卵前后肝胰腺能值下降最大,抱卵期间肌肉能值下降显著。(3)产卵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显著下降,C22∶6n-3(DHA)与C20∶5n-3(EPA)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4.33%,30.80%。在这3个阶段,C20∶4n-6(AA)一直呈上升趋势,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较为稳定,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9.
土壤紧实胁迫对桔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土壤紧实胁迫对桔梗生长的影响,为通过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提高桔梗药材产量与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为设置土壤体积质量1.20,1.35和1.50g/cm3来模拟土壤紧实度,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体积质量对桔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土壤紧实胁迫使桔梗地上部、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逐渐减少,在土壤体积质量1.20与1.35g/cm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土壤体积质量1.50g/cm3时极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为1.35g/cm3处理桔梗的根冠比最大,此时桔梗根系与地上部的生长相对比较协调。桔梗中桔梗皂苷D含量表现为,土壤体积质量1.35g/cm3处理>土壤体积质量1.50g/cm3处理>体积质量1.20g/cm3处理。随着土壤体积质量增大,桔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之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之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随之增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体积质量为1.20~1.35g/cm3时,有利于桔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及产量的增加,但在土壤体积质量为1.50g/cm3更有利于桔梗皂苷D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郁闭度板栗林下套种香榧的生长适应性,通过对林地不同郁闭度下香榧幼树的生长量进行分析,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郁闭度下香榧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下香榧幼树生长量,冠幅、苗高和新梢均为郁闭度0.5全光照郁闭度0.8,其中郁闭度0.5显著高于郁闭度0.8;地径为全光照郁闭度0.5郁闭度0.8。不同郁闭度下叶片Amax在9.61~12.28μmol·m-2·s-1,郁闭度0.5郁闭度0.8全光照,遮阴条件下叶片Amax显著高于全光照条件;不同郁闭度下叶片LCP差异也较大,其中全光照下LCP最大,为16.50μmol·m-2·s-1,郁闭度0.5最小,为4.50μmol·m-2·s-1;3种郁闭度下叶片AQE、LSP和Rd差异均不显著。光响应曲线结果显示随着PARi的增强,不同郁闭度下叶片的Pn增大,Tr加大,Tf升高,Gs增大,Ci下降、WUE增加。相比郁闭度0.8和全光照条件,郁闭度0.5更适宜香榧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