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抗震性能,基于现行设计规范,以再生骨料取代率、粘结滑移、混凝土等级为设计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了4根节点模型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详细观察了破坏过程,得到了实测滞回曲线。基于试验数据,详细分析了各设计变化参数对节点承载力、刚度、位移延性系数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变化参数下的节点模型在破坏形态上都表现一致,均表现出钢梁翼缘的断裂破坏;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不大;粘结滑移有否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极小;混凝土等级越高,节点承载能力随之变大,但变形能力变差。研究成果可为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结构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在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及巨型框架的建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钢箱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且钢箱对其腹板两侧混凝土无法形成如内置H型钢对混凝土的有效约束,这些特点使得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同于内置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的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得到了折减系数的取值,从而得到符合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自身特点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滑移及其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总荷载及截面总弯矩由2部份组成。不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承担整体荷载及整体弯矩,能自由滑移的叠合梁承担局部荷载和局部弯矩。基于Bernoulli梁理论和抗剪连接件线性剪力-滑移模型。建立截面总弯矩分配的计算公式.给出均部荷载作用下简支组合梁的栓钉剪力及界面滑移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了考虑滑移的组合梁在弹性阶段截面弹性应力、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及挠度增大系数。  相似文献   

4.
既有重载铁路混凝土简支双T桥梁已不能满足现在重载运输的要求,故对既有重载铁路桥梁提出一种加固方法——辅助钢梁加固法.采用列车-轨道-桥梁系统的时变动力分析理论,建立列车-轨道-桥梁系统的空间振动分析模型.本文计算了桥梁加固前后的动力响应和加固后不同速度条件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车试验作了对比.计算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辅助钢梁加固法能同时显著提高混凝土双T梁的横向和竖向刚度.因此该加固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部分交互作用理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分析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滑移对组合梁变形的影响,基于Euler-Bernoulli梁弹性弯曲理论和钢-混凝土组合梁部分交互作用理论,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时截面内力、界面滑移和弯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得出了组合梁界面滑移、截面内力和弯曲挠度的一般方程,给出了各种工况下考虑界面滑移时的组合梁挠度方程和跨中挠度系数,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组合梁跨中挠度方程与现有模型相比在理论上更为严密,所得结果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种合理的钢筋和混凝土本构模型,以x,y方向的曲率和截面形心应变为参数,利用数值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构件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得到了弯矩-曲率全曲线(N-M-φ全曲线).在得到N-M-φ全曲线基础上形成钢筋混凝土异形柱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方程,通过与一般数值分析方法得到的异形柱N—M-φ全曲线进行对比,两者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但该方法概念更加清晰.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基于螺栓连接的钢-木组合梁承载力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钢-木组合梁有限元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直径对组合梁承载力影响较大;螺栓间距、木板厚度对组合梁承载力影响较小;螺栓连接可靠时钢-木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远远大于薄壁钢梁。  相似文献   

8.
龙华松花江特大桥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各参数对结构线形的影响程度,对龙华松花江特大桥主桥进行了最大悬臂阶段、成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线形影响较大的5个参数进行主跨跨中及零号块根部挠度值的分析,得到了各主要设计参数变化时,主跨跨中及零号块根部挠度值的影响值。结果表明:主梁自重、非均匀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为敏感性参数;主梁的弹性模量、预应力孔道摩擦系数μ和局部偏差系数k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则属于非敏感性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冷弯薄壁型钢、胶合木为材料,利用胶合木将冷弯薄壁型钢包裹的连接方式构建新型箱形截面冷弯薄壁型钢-胶合木组合梁;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5组共10根组合梁模型,分析钢板厚度、钢材强度、胶合木层厚度、连接方式对组合梁抗弯性能的影响,探索组合梁在受弯破坏时的破坏形态以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有限元模拟加载过程中,组合梁的胶合木层下翼缘先于上翼缘达到抗拉强度,由此导致组合梁跨中产生弯曲裂缝,发生弯曲破坏,跨中下部胶合木层随着荷载增大出现局部顺纹剪切破坏。钢板厚度、钢材强度、胶合木层厚度、钢木连接方式对冷弯薄壁型钢-胶合木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连接方式影响程度最大。将冷弯薄壁型钢与胶合木两种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能充分发挥各自性能特长,以承担外部荷载并使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比纯钢梁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基于已进行的试验,在选取合适的本构关系后,选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中的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下框架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并在已建立的模型的基础上,改变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参数,探究不同试验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理论计算得到的滞回曲线和实测滞回曲线对比后发现吻合较好,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不同骨料取代率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不明显;轴压比对节点弹性阶段无明显影响,增大轴压比不利于节点的后期承载力;梁柱线刚度比越大,有利于节点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该类节点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预应力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预应力效率低、钢腹板易发生局部屈曲等问题,提出了在负弯矩区梁段采用波形钢腹板代替平面钢腹板的混合设计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部分波形钢腹板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的受力和变形性能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预应力连续组合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设计方法充分利用波形钢腹板轴向刚度低、抗屈曲能力强的特点,显著提高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预应力效率和开裂荷载,尤其适用于大、中跨径的预应力连续组合梁结构.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板,并对43块不同参数的板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试件在两个阶段的荷载-变形关系、截面应变分布及裂缝发展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板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和变形较小,模板稳定性艮好,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使用阶段其受力性能类似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但却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延性。应用数值方法计算了这种组合板的荷载一变形关系全过程曲线,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对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连梁、钢连梁与新型组合连梁的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对比,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验模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新型组合连梁对结构动力性能-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新型组合连梁较采用钢连梁结构方案,其自振频率高,改善了核心简体即连肢剪力墙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胶合木梁上粘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经抗弯试验,检测不同层数玄武岩纤维布和玄武岩纤维板对胶合木梁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对胶合木梁受弯性能有很好的增强效果;与未增强的胶合木梁相比,受弯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20.88%~111.25%,抗弯刚度提高幅度为18.7%~27.6%,延性系数提高幅度为23.0%~74.3%。对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配量适中的增强胶合木梁,在受拉区层板破坏的同时,受压区层板出现压屈褶皱,木材抗压强度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破坏时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存在,能有效降低木材缺陷对胶合木梁受弯性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composite concrete beams to building and bridge structures. The ultimate flexural and shearing strength, the flexural stiffness, and the width of cracks of a series of composite concrete beams are analysed an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竹/木销连接的双层规格材组合木梁进行四点弯曲加载试验。试验参数包括销的种类(竹销和木销),钉入角度(45°、60°、90°)和竹销直径(8、10、12 mm)。结果表明,90°和60°角连接时,竹销连接组合木梁刚度比木销连接分别提升11%和18%;组合木梁随销钉入角度的增加,刚度逐渐增加,90°角连接比60°和45°角连接刚度分别提升7%和29%;增加竹销直径可以有效提升组合木梁刚度。  相似文献   

17.
小规格型钢加筋水泥土结构作为挡土墙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但对于其组合破坏模式和刚度缺乏深入的研究.为研究加筋水泥土结构破坏模式,进行了室内采用钢板加筋的不同截面高度、不同加载方式的水泥土组合梁抗弯试验,分析了试验条件下钢板-水泥土组合梁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稻草板组合楼盖抗振性能,对2块单跨组合楼盖进行静载和动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用钢量下,减少楼盖梁的数量、增加楼盖梁截面尺寸能有效提高组合楼盖的抗振性能;组合楼盖在1 kN静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均小于1.0 mm,动力荷载作用下自振频率均大于15 Hz,满足楼盖舒适度的要求。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试验模型进行数值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楼盖跨度、楼盖梁间距和型钢厚度等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组合楼盖边界条件、减小楼盖跨度等能有效地提高组合楼盖抗振性能。提出了该组合楼盖自振频率的简化计算公式,为其在工程中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