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明施氮量和栽插苗数对新型杂交早稻新品种"鄱优364"产量形成的影响,在16.67 cm×20 cm同一栽插规格下,探讨其不同施氮量(0,120,150,180,210 kg/hm25个水平)和栽插苗数(2,3,4根/穴3个水平)下产量及其构成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对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纯氮为210 kg/hm2时,增穗、增产效果均不明显,反而降低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着栽插苗数增加,产量和有效穗数也随之增加,每穗粒数随之降低,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呈降低趋势;施氮量和栽插苗数互作对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有极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和栽插苗数的增加,产量增加,然而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随着施氮量和栽插苗数的增加而减少,对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施氮量180 kg/hm2结合栽插苗数4根/穴有利于"鄱优364"增产。  相似文献   

2.
提高超级杂交稻库容量的施氮数量和时期运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提高超级杂交稻库容量的氮素优化措施,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实现超级杂交稻养分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超级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氮素施用量(基、穗施氮比例80﹕20下施氮量为0-270kg.hm-2)与施用时期运筹(施氮量180kg.hm-2下基、蘖、穗、粒不同施氮比例)的田间试验结合水稻主要生长性状调查和数学回归方法,分析构建超级稻最大库容量的指标及其氮素优化措施。【结果】施氮量与超级杂交稻有效分蘖(穗)线性相关,与穗实粒数、总实粒数和产量二次抛物线相关;基、穗施氮比例80﹕20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施氮量为215.6kg.hm-2时,单位面积总实粒数最大;施氮量为245.9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1.42t.hm-2)。基、穗两时期施氮比例为60﹕40,以及进一步分配为基、蘖、穗、粒施氮比例10﹕50﹕25﹕15时,超级杂交稻的穗实粒数、总实粒数和产量显著增加,在减少施氮65.9kg.hm-2基础上,可分别比基-穗施氮比例80﹕20条件下,施氮-产量模拟方程求得的最高产量增加2.01%、2.89%。【结论】通过减少基肥氮比例、增加蘖肥氮和穗粒肥氮比例等氮后移的优化措施,可提高分蘖数、增加成穗率和穗实粒数,从而显著提高最大库容量(总实粒数)和产量,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潜力,并有效减少施氮量。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滨海稻区高产水稻盐粳933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分析了氮素运筹对辽宁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水平下,增加基蘖肥,可提高有效穗数来获得高产;对于中、低氮水平,采用前氮后移的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从不同的施氮比例来看,当基蘖肥∶穗粒肥为8∶2时,高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高,主要以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实粒数获得高产;当基蘖肥∶穗粒肥为6∶4时,中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较高,原因在于获得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不难看出前氮后移适合低氮水平。随施氮量提高总吸氮量增加,而氮素回收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呈下降趋势。适当降低施氮水平,提高穗粒肥比例,可以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进而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用量对晚稻生长的影响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晚稻茎蘖动态、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群体茎蘖动态随氮素用量增加而增加,处理间茎蘖数差异明显。随氮素基穗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都随之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呈下降趋势、氮素基穗肥施用水平越高,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减小。从试验可知,千粒重与有效穗数是可以同步提高的,但晚稻靠增加有效穗数提高产量潜力有限,提高千粒重、每穗实粒数具有一定的空间。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40.9%~119.1%,平均增产88.18%。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氮量的氮素生产力同早稻相同,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低氮水平施氮量少的氮素生产力高,高氮水平施氮量高使氮素生产力降低。该试验最高产量施氮量为309.89 kg/hm2,产量达最高8 830.13 kg/hm2;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92.34 kg/hm2,净效益达到最高值,为7 331.77元/hm2。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四种不同的水稻绿色施肥方法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便为大面积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四种不同的水稻绿色施肥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施饼肥、基施商品有机肥、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这4种绿色施肥方法对水稻株高及剑叶长度等营养生长没有影响,对千粒重也没有影响,对水稻总有效穗数、结实率、穗粒数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产量。基施饼肥这种绿色施肥方法增加了总有效穗数、穗粒数多,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实粒数,获得最高产量,但增产不增收,纯收入略低于常规施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这种绿色施肥方法总有效穗数减少,却增加了穗粒数、提高了结实率、增加了每穗实粒数,拥有最多的穗粒数、最高的结实率、最多的每穗实粒数,取得了较高的产量,纯收入高于常规施肥,经济效益也最佳。基施商品有机肥、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这2种绿色施肥方法最终获得最多和较多的总有效穗数(二者总穗数相近),但穗粒数较少、结实率低,每穗实粒数也少,产量皆低于常规施肥,纯收入比常规施肥减少较多,经济效益最差。本试验结果认为从增产增收兼顾环保角度考虑,以一次性基施缓释肥和基施饼肥搭配无机肥这2种绿色施肥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小麦成穗数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而每穗粒数、产量在施氮量300kg/hm2以内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分别达到29.4粒、7 177kg/hm2的最高值,超过300kg/hm2的每穗粒数、产量均有所下降;千粒重则以不施肥最高,施肥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父本R364、母本鄱1A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早稻"鄱优364"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鄱优364"的制种产量有显著影响,制种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均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多;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施氮量为210 kg/hm2、栽插密度为34.5万穴/hm2、每穴栽插5根苗的组合条件有利于"鄱优364"高产制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对早籼稻品种金早09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氮素化肥能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总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施有机肥3.75 t·hm-2配施化肥纯氮75 kg·hm-2的产量最高,达7.460 t·hm-2,比不施化肥的对照增产28.2%。  相似文献   

9.
以父本R364、母本鄱1A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杂交早稻"鄱优364"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鄱优364"的制种产量有显著影响,制种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上部氮积累量均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有利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增多;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施氮量为210 kg/hm2、栽插密度为34.5万穴/hm2、每穴栽插5根苗的组合条件有利于"鄱优364"高产制种。  相似文献   

10.
以武运粳27为材料,设置2种施氮总量(370.5、445.5 kg/hm~2)和2种穗肥运筹比例(促花肥、保花肥施用比例分别为6∶4、5∶5),研究不同穗肥运筹对江苏省南通地区膜下滴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京地区膜下滴灌水稻适当增施促花肥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穗数、每穗粒数,但不利于结实率的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穗数、每穗粒数增加与水稻增产关系密切,且各因子中每穗粒数的作用最大;成穗率较低,仅为44.5%~46.2%。  相似文献   

11.
氮肥对小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两个小麦品种(鲁麦8号和泰山1号)氮素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纯氮施用量从10公斤增至20公斤,对两个品种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5%水平),但却显著增加其蛋白质产量;在各施氮期中,拔节期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揚花肥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的效应最大,并且各施肥处理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比对照高。试验还表明,合理运筹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可成功地打破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间的负相关关系,使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得到同步提高,并有效地增加单位籽粒中量重的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对宰相应砂薄地晚播冬小麦春季施氮量(A因素)和施氮分配方法(B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施尿素为300kg/ha的处理(A_1),其籽粒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灌浆速度等均高于180kg/ha尿素的处理(A_2)。(2)春季两次施(B_2:返青1/3+拔节2/3)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均高于三次施(B_3、B_4)和一次施(B_1)。三次施的B_3(返青1/4+拔节1/2+挑旗1/4)的产量显著高于B_4(返青 1/4+拔节 1/2+扬花前 1/4);B_3的亩穗数、穗粒数高于B_4,但无明显差异;B_3的千粒重显著低于B_4。三次施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B_1(拔节一次施)。千粒重随着施氮时期的推迟呈递增趋势;B_4>B_3>B_2>B_1。  相似文献   

13.
氮肥的不同用期和不同的用量研究表明,小麦成熟时的表现可分为早衰、正常和贪青三种熟相。药隔期前亩施氮肥(硫酸铵,下同)超过70公斤,表现前期群体过旺,后期容易倒伏,形成贪青熟相,其光合成特点为糖氮比值低,灌浆强度低,千粒重日增量小,成熟不正常,产量下降;自药隔期开始施氮肥,即使超过100公斤/亩,也未出现贪青和倒伏,表现正常落黄熟相,灌浆强度高,千粒重日增量大,产量高;始终不施氮肥的处理,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差的情况下,均表现群体小,生长量不足,灌浆结束早,后期早衰,产量低。在高产麦田采用依靠土壤基础肥力保穗数,药隔期重施肥水促穗重的施肥体系,利于小麦正常落黄,穗足穗重、高产不倒。  相似文献   

14.
以新培育的高产棕红色稻米品种冈特优37为材料,在本田习惯施肥水平(N 159kg/hm~2、P_2O_5 67.5kg/hm~2和K_2O 67.5kg/hm~2)下研究了氮、钾运筹模式对其产量和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品种的扩大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钾肥全部基施,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时稻谷产量最高;合理施肥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而增产;施肥模式对糙米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适当施用氮肥作保花肥可提高糙米可溶性糖含量;在相同施氮模式中增加后期钾素供应可提高糙米粗脂肪含量;在相同施钾模式下施用氮肥作保花肥有提高糙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趋势;在钾肥全部基施的条件下,糙米游离氨基酸含量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钾肥60%作基肥、40%作保花肥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随保花肥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施氮可显著提高糙米粗蛋白含量,但在不同施钾条件下施氮模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全部作基肥,氮肥60%作基肥、10%作分蘖肥、30%作保花肥的施肥模式可作为冈特优37的适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水氮配合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的效应,以期确定出其水氮配合的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氮肥早施比晚施好,低量氮肥比高量氮好。而且不同施氮处理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水氮配合条件下,氮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产生显著的影响。拔节期是冬小麦对水氮配合效应的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拔节期供水供肥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同时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分析其机制发现拔节期供水供肥可以促进作物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和发育,增强作物吸收和利用氮素的能力,同时还可延缓根系衰老,保持后期旺盛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结瘤与供氮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机氮肥的施用量对花生根瘤的形成和发育有不同抑制作用。亩施氮2.5kg时,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比亩施氮0kg显著减少(P<0.05),根瘤形成时间推迟。随着施氮水平拉高,抑制作用加强。 花生植株氮素营养随不同施氮水平发生相应变比。苗期、花针期,植株含氮量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提高,成熟期,植株含氮量随施氮水平提高而下降,而随植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增加而提高。结荚期为花生植株含氮高峰期,随后下降,但苗期施氮高时,植株含氮高峰则提前于花针期,随后迅速下降。 花生荚果产量以 NZ;最高,N服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吨田宝施用时期、施用量对杂交水稻品种科优21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吨田宝不同时期(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不同施用量(50 mL/667m~2、100mL/667m~2)对科优21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用吨田宝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吨田宝能促进科优21增产增效,每穗粒数增加1.2~23.6粒,每穗实粒数增加0.1~6.4粒,群体有效穗增加616~1 548穗/667m~2。其中,以科优21分蘖期叶面喷施吨田宝100mL/667m~2的产量最高,达684.68kg/667m~2,极显著高于对照,增加纯收入71.3元/667m~2。株高与施用量呈负相关,每穗实粒数、群体有效穗、群体产量与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硫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在高氮低硫地块施用硫肥提高了冬小麦的群体光合速率 ,鲁麦 2 2群体光合速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 ,烟农 15的S3 处理和S2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硫肥显著提高两品种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两品种植株体在各个时期的氮素含量及积累量均增加。施硫肥后 ,两品种籽粒容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均显著提高 ,其中S2 处理显著高于S1处理和S0 处理。施硫肥增加两品种的产量 ,鲁麦 2 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施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 ,S3 处理的产量最高 ;硫肥对烟农 15的穗数和穗粒数有提高作用 ,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早籼新品种浙40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浙40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华红壤稻区进行浙408全程不同纯氮施用水平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比例的氮肥运筹试验,明确浙408对氮肥的需求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浙408的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全程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前期施氮量较大处理的始蘖期早,有效分蘖期短。基肥、蘖肥、穗肥按6∶3∶1施用时,浙408的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按4∶4∶2和5∶3∶2施用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结论]浙408全程纯氮总量为172.5~21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3∶2或6∶3∶1施用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以扬饲麦3号、港啤1号、扬农啤2号和Frankin等4个品种为试材,分析施氮水平对冬大麦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地上部含氮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千粒重下降,各品种氮肥利用效率亦下降。不同氮肥处理水平下,大麦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地上部氮积累量与氮肥生产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理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氮肥生产效率与氮肥生理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氮肥偏生产力与氮肥生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