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2002年、2007年与2012年安徽省投入产出表,研究安徽省金融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 表明:总体而言,安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影响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从产业关联效应看, 安徽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存在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且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有着较强的供给推动效 应,但对第一产业推动效应微弱;从金融业自身依存度来看,安徽金融产业内部关联性较弱,产业集 聚效应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需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加强金融产业内部融合,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为优化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重庆市农村地区为例,使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互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重庆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旨在实现重庆市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经济进程 ,是在科技发展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它由于自身的特点 ,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其正效应在于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 ;其负效应在于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金融业面临着由此而来的诸多压力和潜在金融风险。对此 ,发展中国家必须从开放的节奏、宏观金融监管、利率汇率政策以及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入手 ,精心设计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战略 ,力争趋利避害 ,最大限度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4.
金融功能观的提出对金融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金融功能如何界定存在较多争议.金融功能就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根据抽象程度的区别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金融功能处于整个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关键节点,连接着整个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描述安徽省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及时空特征,并实证考察安徽数字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中,安徽省数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势头良好;2011—2019年,安徽省包容性TFP年均增长1.93%,技术进步是安徽省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来源;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安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这一促进效应不仅受到数字金融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存在人力资本的调节影响。为进一步加快安徽包容性增长,实现共同富裕,建议加快推动数字安徽建设、加强目标人群数字金融素质、注重防范数字金融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经济转型发展时期,新疆农村经济、金融不相适应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城乡经济的非均衡性问题进一步突出.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新疆近20年农村经济金融支持实践的实证分析,揭示了新疆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弱化,未能有效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在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时,要注重该体系的"合力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绩效阻滞"现象,避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短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金融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出现,并指出了金融政策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内在动力、适度性以及非独立性等关系,最后阐述了通过采取具有差异性的金融政策、改革金融体系推动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培育更加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等金融政策相关手段,以推动经济的长期、健康、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2014年月度数据,从汇率波动、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等渠道,利用VAR模型和门限模型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金融失衡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冲击效应看,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金融失衡对汇率波动、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程度显著,其中,对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最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程度和汇率波动程度对金融失衡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因此,为推动人民币跨境流动,应强调在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和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稳定国内资产价格的力度,防范金融失衡。  相似文献   

9.
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农户增收和共享经济增长红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匹配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均,农户间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农户收入尚处于较低水平。48.0%的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为0,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仍是一项严峻任务。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均正向促进农户收入增加,非农就业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3.507%。另外,相较于财富较多的农户,数字普惠金融对财富较少农户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完善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为不同农户精准提供数字金融产品;鼓励引导使用数字金融产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均衡发展;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进而带动农户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农民增收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对农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还是有消极影响。所以,对农村互联网金融机制进行改革,制定适合农村的互联网金融机制,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ArcGIS,GeoDA,Matlab工具,结合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河南省传统农业地区51个县域空间单元金融地理排斥现象和空间地理溢出效应,并对金融空间发展格局进行β趋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的“第二财政”功能是传统农业地区金融地理排斥的主要推手;城乡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更多的是在于农业地区金融市场彼此分割,呈“条块”分布格局;传统农业地区的县域金融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金融格局的演变,而推动县域金融发展的途径在于利用金融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也迅速崛起,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困难,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商业性金融常因高风险而对中小企业敬而远之.近年我国通过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集群效应对现有的开发性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张怡 《湖北农业科学》2023,(12):243-251
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具有显著的南北方区域异质性差异,但数字化程度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与“宽带乡村”试点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机会,中央更是将乡村振兴看作当前社会发展的优先任务,不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以及相互促进,及时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商银行以及金融扶贫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内容,只有加强金融扶贫,创新金融产品,促进县级市中小企业以及新型农业主体的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本文从乡村振兴相关概述、乡村振兴下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振兴下金融扶贫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省积极响应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农业金融服务质量,在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金融扶贫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金融扶贫建设工作中,配套机制不健全、投资结构不平衡以及金融发展生态环境不好等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在乡村振兴的视角下,政府还应该不断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不断优化金融支持的路径,创造一个优良的金融发展环境,进而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选取2001—2017年贵州省地区面板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随机效应回归分析,分析贵州省地区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金融支持能够显著正向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并且金融支持、产业升级能共同提升地区经济增长,同时政府干预也极为明显地促进贵州省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这说明当前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处于发展期,增加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合理正确的干预可以加速贵州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风险大及稳定性低等难题,基于全国9省(自治区)1 02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新农主体经济韧性,并对数字金融的普惠效应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新农主体经济韧性普遍较弱,不同类型新农主体经济韧性存在显著差异。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纵向多元化经营和融资稳定性赋能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同时,也会提升横向多元化经营水平,负能新农主体经济韧性。3)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经营类型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新农主体经营规模跨越门槛值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农主体经济韧性的“赋能”作用将明显降低。因此,在提升新农主体经济韧性过程中,本研究建议应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准确定位数字普惠金融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可从转变经济结构、减少交易与风险管理支出等方面推动经济发展。采用2008—2017年中国农村的面板数据,以农村贷款转化率、农村金融结构、农村金融效率以及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平均GDP等为指标验证了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基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存在体制、市场、服务与产品等方面的困境,提出了明确体制改革路径、创新市场与服务体系以及信贷产品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普惠金融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在测度精准扶贫时期粤东西北地区12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分位数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减贫增收,且对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的减贫增收效应要大于中高收入水平群体。但是对于农村低收入水平群体,减贫增收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来实现。为此,提出改善普惠金融供给结构、优化供给方式,深化发展"普惠金融+产业项目"的产融结合扶贫模式和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素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村和城镇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金融法律发挥重要作用,金融法律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健全农村的金融法律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将重点对金融法律制度在农村推广中现实的障碍及路径进行分析,以便推动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5-2011年省级单位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住房金融对城市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住房金融发展的绝对规模、相对规模以及发展效率都对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分析认为,住房金融可能通过“财富效应”、“收入效应”、“门槛效应”、“挤出效应”等机制作用于收入差距.我们建议,住房金融应朝着引导住房回归“居住”功能的方向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