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贫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概念。通过文献分析提出贫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识别体系的初始指标,应用德尔菲法邀请有关专家对识别体系各指标与该识别体系的相关程度打分,最终确定贫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识别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AHP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求得贫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识别体系各指标的单总排序权重。将构建的贫困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识别体系应用到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邀请相关专家对青松乡旅游发展潜力识别体系各指标进行打分。最后计算得出青松乡旅游发展潜力识别的综合得分Y=7.5705分,对照建立的识别标准,青松乡旅游发展潜力等级为中等潜力型,并基于识别结果与青松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青松乡旅游扶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有助于正确认识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态势,明确其发展定位和思路,由此构建了由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和旅游业现实发展力2个子系统组成的旅游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旅游业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并借助强与弱指数及平均排名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强与弱指数来看,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的旅游业发展支持力强于现实发展力,发展潜力最大;渝东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支持力与现实发展力相当,但都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发展潜力较弱;渝东北地区的旅游业现实发展力超过支持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较小,发展潜力最弱.②利用平均排名指标,可以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旅游业发展潜力大、潜力较大、潜力较小和潜力小4个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非洲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粮食发展基础,利用FAOSTAT数据,以小麦、稻谷和玉米为例,分析1961—2017年非洲粮食生产演变趋势,并以2017年作为参照期,利用全球农业生态区域(GAEZ)方法对非洲粮食发展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非洲粮食收获面积和产量及其占世界比重总体上均以增为主,粮食单产显著提升,但目前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粮食单产仍明显低于世界和中国。2)以2017年为参照期,非洲粮食发展潜力为26 857.81万~27 579.44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181.64%~186.52%。非洲小麦发展潜力为2 112.74万~2 415.65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77.81%~88.96%;稻谷发展潜力为2 763.77万~2 817.96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75.59%~77.08%;玉米发展潜力为21 768.07万~22 345.83万t,发展潜力幅度为258.67%~265.54%。因此,非洲粮食发展潜力巨大,这为改善区域内粮食安全状况和到2030年实现SDGs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县域地区城镇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临泉县30个乡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运用系统聚类法将其发展潜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据此对临泉县城镇空间发展提出了完善城镇体系结构、选择和培育增长极、构建城镇簇群、推行点轴开发模式和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林业发展潜力是正确确定林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建立林业多产业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的重要前提。文章从林地利用和林地生产力两个方面研究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发展潜力,通过多方案优化分析表明,该区林地利用林地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针对营林业发展潜力的挖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搞好林地利用的规划和设计;加强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方式;加强资金投入,扭转目前资金投入不  相似文献   

6.
定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及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西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 ,这为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该区农业发展比较落后 ,但仍然只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主要表现在作物生产潜力、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生态农业发展潜力5个方面。其中生物资源开发潜力的挖掘是定西地区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所在  相似文献   

7.
赵秀文  金锋 《甘肃农业》2006,(5):115-116
民俗旅游是新世纪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本文在对甘肃民俗旅游市场发展潜力进行简要论述的同时,对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中心村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蔚霖  孟庆香  朱槐文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636-2640
通过构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计算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分值,对商城县双椿铺镇的村庄进行排序,综合发展潜力分值超过60分的确定为中心村,以此形成中心村布局的初步方案;然后通过耕作半径区间对方案进行检验修正.结果表明,用村庄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确定中心村合理易行,适合在村镇建设的迁村并点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香蕉产业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香蕉产业的特点、重要地位;分析了中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潜力,认为,中国香蕉市场需求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基础良好,技术较为成熟,空间相对集聚,具有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发展中国香蕉产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在传统定性分析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状态的基础上实现对其发展潜力的定量评价,构建了一套包括IMS 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和14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等级并进行量化,采用熵权法和EAHP结合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可拓理论建立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物元可拓模型,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指标和发展潜力的隶属等级,对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以确定敏感性因素,最终以漯河市食品产业集群为例进行分析,得出其IMS指标和发展潜力在评价期间均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选择了莫兰指数模型和杜宾面板模型用于分析金融要素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代表宏观经济效率,以银行体系发展、证券市场发展代表金融要素,以2009-2018年10个年度31个省份的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论显示:我国宏观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关系,经济发达的省份经济效率高;银行体系发展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影响为负(-0.011~*),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0.028~(**)).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市场正在转型,证券监管问题颇多。我国证券法多次修订背景下,证券监管 正面临新形势,中国应改变以往政府过度监管状态,发挥市场主体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证监会“会计新规”为切入点,构建基于“会计新规”的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演进的二维微观机理,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设计基于损益效应的上市公司增发认购策略。该研究成果可为上市公司理性对待被投资企业的增发认购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双赢局面”,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的现实特征入手,研究市场结构这一中观因素对证券公司效率的作用。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在中国证券业成立的证据,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份额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这与典型的相对市场假说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市场有效性及其一般检验模型的基础上,引进Hurst指数和R/S分析模型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2 0 0 1年中国股市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 ,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考。进入 2 0 0 2年中国股市该是怎么样一个格局呢 ?从迎接入世挑战和股市自身发展的角度看 ,股市中许多新的变化可以预期 :国有股减持工作、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佣金下调、退市机制的完善、金融创新、机构投资者扩容、证券市场法律化和规范化、证券公司的兼并与整合、新投资理念的确立等都会对 2 0 0 2年的中国股市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基本取向始终是中国股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互谱分析实证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具有代表性的权证与其标的证券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权证收益率波动与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之间的相干性较低,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领先——滞后关系,在权证最后交易日存在从权证收益率波动到标的证券收益率波动的领先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国有股为代表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解禁与减持,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解禁与减持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入手,在阐述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疯狂持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遵循公平原则来进行机制重塑,以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减持。  相似文献   

20.
曾健  鲍祥霖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65-6367
近年来以股指期货为核心的衍生产品市场已成为各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所在。在亚太地区主要股票市场中,中国大陆是唯一没有股指期货的空白地。因此培育和发展股指期货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迫在眉睫的任务。借鉴美国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券商参与模式,对我国日后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