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别采用BCR法和Maiz法两种连续提取法,对蔗田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d和Ni进行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u、Zn、Pb、Cd和Ni均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赋存,具有较低的潜在生物有效性;Pb主要以可还原态或螯合态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潜在生物有效性;BCR法得到的重金属回收率高于Maiz法的,但是Maiz法测得的有效态Cu、Zn、Pb、Cd和Ni的量均高于BCR法测得的弱酸提取态的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掌握广州河涌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连续提取法对广州河涌底泥样品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河涌底泥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以酸溶态和可还原态为主,Mn和Zn以酸溶态为主,Cr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为主,Cu以可氧化态为主,而Al、As、Fe和Ni则以残渣态为主;Cd、Zn和Mn属于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Ni、Cu、As、Pb、Fe  相似文献   

3.
大坦沙污水厂污泥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大坦沙污水厂污泥中的Cu、Zn、Pb、Cd、Cr、Ni进行形态及总量分析,同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Cu、Zn、Pb、Cd、Cr、Ni的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Pb、Cd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存在,Cu、Zn、Cr、Ni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Zn、Pb、Cd、Cr的不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这对污泥农用是非常有利的.盆栽植物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大于茎叶,其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4.
采用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对大宝山矿山槽对坑尾矿库尾砂和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砂中Cd、Pb、Cu和Zn残渣态占绝对优势,占其总量的百分数均在85%以上.农田土壤中Cd、Cu和Zn都以残渣态为主,分别占其总量的60%、60%和90%以上,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占其总量的93.44%.农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较尾砂大,尾砂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均以Pb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了沉积物各形态和沉积物部分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并讨论了沉积物中形态特征和生物有效性,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并测定沉积物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和含量。【结果】各重金属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Cd和Pb之间呈显著相关,二者存在一定的伴生关系,具有同源污染物质的可能;沉积物重金属各形态中Cu和Cd形态中含量最高的是弱酸提取态,Pb在可还原态中含量较高,Zn的残渣态含量较高,说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u、Cd、Zn的潜在危害大;沉积物重金属Cd、Cu、Zn、Pb的各形态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沉积物pH值与Cd弱酸提取态、Cd可还原态、Cu弱酸提取态、Cu可还原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沉积物中这4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易于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同时也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Cd、Cu、Zn、Pb具有较高的释放风险,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南沙经济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Cl-HNO3-HF、HClO4硝化法和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南沙经济区土壤中重金属Zn、Pb、Cd、Ni、Cu、Cr的含量及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沙经济区土壤中,重金属Zn、Cd、Ni、Cu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污染程度较轻;与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南沙经济区土壤中的Zn、Pb、Cr、Ni、Cu、Cd含量均超出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9.49、4.9、1.7、4.29、5.68、11.06倍。土壤中,Zn、Cu、Cr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52.39%、48.34%、66.23%和23.30%、41.96%、27.67%;Pb元素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46.88%和31.48%;Ni元素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占其总量的72.45%;Cd元素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和可离子交换态的形式存在,分别占其总量的41.81%和27.55%,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元素,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是限制污泥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污泥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及其生物迁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用BCR顺序提取法浸提堆体中各种形态重金属,研究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变化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Zn、Cd外,城市污泥中Cu、Ni、Cr、Pb主要以可氧化态及残渣态存在,生物有效性较低;堆肥处理改变了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使污泥中的酸溶态及可还原态的重金属向更稳定的可氧化态及残渣态转变,显著降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堆肥结束时Cu、Zn、Ni、Cd、Cr、Pb六种重金属残渣态含量比堆肥初始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达6.3%、6.7%、22.0%、15.2%、11.0%、40.5%;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与DOC含量相关性显著,而与OM相关性不强;pH主要影响可还原态及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分布,与其他形态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8.
铜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萍  王志楼  柳建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93-16295
[目的]研究德兴铜矿尾砂库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Zn、Cu)的形态分布特征和生物有效性。[方法]采用HCl提取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结果]用0.1mol/LHCl提取重金法测得Cu、Zn和Cd含量分别为:3.55~131.80、7.25~44.10、0.06~0.38mg/kg,其平均值分别为40.25、13.22、0.19mg/kg。[结论]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2者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Cd则主要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易发生迁移,对环境潜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正确评价吉林省镍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潜在环境效应,采集了吉林省镍矿区11个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全量,同时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形态分析,采用DTPA提取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探讨了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规律和活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重金属Cu、Ni、Pb、Zn的形态规律略有差异,但均以残留态为主要形态,可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Cu、Ni、Pb、Zn的DTPA可提取态含量分别为1.21~8.48,0.03~25.92,0.08~2.66,1.42~4.76 mg/kg,平均值分别为3.90,8.24,0.53,2.98 mg/kg;土壤Cu、Ni、Pb、Zn的DTPA可提取率分别为2.41%~14.61%,0.16%~34.53%,0.32%~4.93%,1.60%~5.27%,平均值分别为7.89%、9.56%、1.70%、3.23%,不同采样点土壤重金属的DTPA可提取量和可提取率均有很大差异。对于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 4种重金属,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高,Pb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最低;在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3个因素中,土壤重金属全量是影响吉林省镍矿区土壤Cu、Ni、Pb、Zn的形态分布和DTPA可提取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集2种重金属污染土壤,运用Tessier和Leleyter2种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形态及其分布,研究了EDTA萃取前后土壤重金属Pb、Cd、Cu和Zn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EDTA能有效地萃取土壤中重金属,在一定浓度条件下,EDTA溶液对Pb、Cd和Cu的萃取能力比其对Zn的强。EDTA萃取前,2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低,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及其百分比都较高。萃取后,2种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和百分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其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含量有所减少。EDTA促进了生物潜在可利用态和不可利用态的重金属向生物可利用态转变。Leleyter连续提取法在评价生物潜在利用态重金属方面较Tessier连续提取法好。  相似文献   

11.
史娟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64-167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法为料液比1∶10(m∶V,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优化的超声波法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提取1次、料液比1∶6(m∶V,g/mL).  相似文献   

12.
生态容量计算的土地面积法与资源土地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生态容量的2种计算依据进行了比较和说明,结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生态容量计算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数理上考察了双倒数法求算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的误差后,提出了一种“约束条件下n维极值复形调优法”的优化求算方法。运用一个具体算例证明了双倒数法对实验误差相当敏感,它要求实验误差控制在0.1%之内,才能保证求算出的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不出现错误结果,因而是一种不可靠的求算法。而优化法即使在实验数据具有10%的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求算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0%。认为优化法是一种很好的求算Michaelis-Menten方程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林正华提出的一个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混合牛顿与二阶拟牛顿迭法是有效的,但有缺点,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算法:在每一迭代步,只需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近似解。在合理的假设下证明了本算法具有与林算法相同的收敛性质。  相似文献   

15.
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与传统供水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系统由水泵、压力平衡器和变频数控柜三大部分组成。自来水流入压力平衡器,水泵从压力平衡吕吸水送至用户,这种供水方式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的剩余压力,当用户所需水压为一设定值时,变频数控可根据自来水管网剩余压力的大小而自动调节水泵转速,补充压力值的不足部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与传统供水方式相比,省去了水池和水箱,节省了土建投资,比较两种供水方式的优缺点,通过工程实例得到如下结论:叠压供水方式比传统供水方式节能约50%,节省占地面积80%和工程造价约47%。此外,对叠压供水设备推广用于消防给水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柱吸附法和SDE法提取茶叶香气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探求茶叶香气提取的最佳方法及条件,对4种树脂进行了对比试验,筛选出XAD-2树脂作为柱吸附法的吸附剂,采用GC和GC-MS对柱吸附法和水蒸汽蒸馏同时萃取法(SDE法)制备的香精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SDE法与柱吸附法得到的香精油总量分别为87.93,26.62,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含氮化合物等的含量,SDE法是柱吸附法的3.7,4.0,3.0,4.5和5.2倍,SDE法可得到大量的吡咯、吡嗪类化合物,SDE法在香气提取过程中产生一些化合物的合成与降解反应,而柱吸附法的次生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几种制备TiO2纳米管的常用方法:模板法、水热法和阳极氧化法,并分析总结了每一种制备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模板法中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模板制备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但不易合成孔径小的纳米管,且生成的TiO2纳米管长度不均;水热法操作比较简单,且制备的TiO2纳米管管径小,但其产物的形成机理、成分等方面还存在争议;阳极氧化法可制备排列有序的TiO2纳米管,但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8.
应用杜马斯燃烧法及凯氏定氮法对肥料中总氮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的测定结果略高于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杜马斯燃烧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0.15%、0.18%、0.23%、1.56%、1.03%,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8.9%、99.1%、98.1%、97.9%、98.1%。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7%、0.35%、0.46%、0.24%、2.40%、1.24%,加标回收率均值分别为98.2%、98.1%、97.4%、96.7%、96.3%。因此,杜马斯燃烧法可作为肥料总氮检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法与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祥盛  赵竹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66-12167,12178
采集全国20个地区20个土壤样品,用2 mol/L KC l浸提后,分别用流动注射分析仪和碱解扩散法测定样品的速效氮(NH4+-N)含量及回收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5.0%~105.0%,可见,2种测定方法的精确度和精密度是一致的。但由于提取方法不一致,导致所测速效氮(NH4+-N)含量相差很大,但是用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速效氮也能反映土壤中氮含量的变化,其结果与作物吸收氮量和作物产量是否有很好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融合中西、化合古今、铸旧创新,是民国学术的一大特色。学术大师陈寅恪结合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与近现代西方兴起的诠释学而形成的义理阐释方法,就是这一特色的典型表现,它也是陈寅恪治学的重要方法。陈的这一方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同情理解、视域融合、比较分析和心理研究,等等,其特点是强调阐释解读文本要去除“成见”、跨越时空、遥接作者之心于千百年之上;此外,以考据为基础的阐释和考据、义理相资为用,则既是其内容,又是其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