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不同生长年份巴戟天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生长年份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并比较其组分及含量。[结果]15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6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89.98% 10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9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70.01% 6~8年生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14种,已鉴定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63.23%。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酸类、醛类、醇类和烯烃类等。其中,有机酸类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5.28%,十六酸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5.75%。[结论]从巴戟天的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的物质随生长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十六酸、油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与巴戟天的生长年份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桂枝及蜜桂枝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桂枝生品中检测出42个峰,鉴定出27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75.53%,含量最高的为肉桂醛(42.28%);从蜜桂枝中检测出46个峰,鉴定出3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6.93%,含量最高的为肉桂醛(61.65%)。桂枝蜜制后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在临床上治疗虚寒疼痛方面病症时使用蜜桂枝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 联用技术, 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 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42 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69 %, 含量最高的 为叶醇27.08 %, 其次为2-己烯醛10.02 %。在42 种成分中醇类有9 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87 %;酸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46 %;醛类有7 种, 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49 %。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猴桃内酯, 含量为0.38 %。图1 表1 参10  相似文献   

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对大青叶和板蓝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大青叶中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3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1.58%;从板蓝根中分离出35个峰,鉴定出28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0.00%;两者共有成分有16种,分别占大青叶和板蓝根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8.16%和48.40%。大青叶和板蓝根中挥发性成分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二者又有一部分相同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竹叶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苦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5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94.69%,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7.08%,其次为2-已烯醛10.02%。在52种成分中醇类有9种,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38.87%;酸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5.46%;醛类有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质量的14.49%。首次从竹叶中鉴别出弥猕桃内酯,含量为0.38%。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法(GC-MS)对川芎茶调制剂不同剂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川芎茶调颗粒中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出16种成分,占其总挥发性成分的89.13%;在川芎茶调片中分离出63个峰,鉴定出46种成分,占其总挥发性成分的80.91%;在川芎茶调丸(浓缩丸)中分离出94个峰,鉴定出69种成分,占其总挥发性成分的90.10%;在川芎茶调丸(水丸)中分离出101个峰,鉴定出68种成分,占其总挥发性成分的78.50%。川芎茶调制剂的不同剂型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毛竹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GC-M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 GC- MS联用技术 ,对毛竹叶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 ,共获得 67个色谱峰 ,鉴定了其中 53种成分 ,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94.1 3% ,含量最高的为叶醇2 0 .33% ,其次为 2 -己烯醛 1 4.62 % ,在 53种成分中醇类有 1 0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8.61 % ,醛类有 1 7种 ,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 2 2 .2 6%。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乙醚浸提藤茶(显齿蛇葡萄)和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植物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旨在为优质藤茶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分离出藤茶(显齿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8个,鉴定出28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的73.68%,其主要成分为烷烃类、醛类、有机酸、醇类及甾醇类等化合物;分离出广东蛇葡萄挥发性成分34个,鉴定出27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9.41%,主要成分为烷烃类、有机酸类、酚类、醇类及甾醇类化合物。虽然两种植物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穿贝海绵甾醇(≥30%),但其他高含量成分大多数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海艾(Artemsia argyi)挥发性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成分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采用SD-GC-MS分离出42个组分,鉴定出2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5.95%;采用HS-SPME-GC-MS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出28个组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4.11%。SD与HS-SPME两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差异,二者联合分析海艾挥发性成分更全面。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片、桂枝茯苓胶囊3种不同剂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计算了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桂枝茯苓丸中检测出22个峰,鉴定出17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8.41%;从桂枝茯苓片中检测出15个峰,鉴定出12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9.12%;从桂枝茯苓胶囊中检测出30个峰,鉴定出26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9.46%。桂枝茯苓丸及其他剂型之间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