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水安全问题是城市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洞庭湖区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基于洞庭湖区城市化发展背景,总结了湖区存在的主要水安全问题,分析城市化对湖区水安全的影响,提出保障水安全的对策,为洞庭湖区今后的治理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洞庭湖治理与保护调研提出治理洞庭湖的感受,认为堤防建设是湖区安全之本、安全建设是计划分蓄洪的前提、洪道整治要结合建设平原水库建设、机电排灌结合内湖、渠道整治,并提出城陵矶建设综合枢纽工程值得研究。洞庭湖综合治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正>一是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20世纪50年代开始,湖南对洞庭湖进行治理,50年代末~70年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在山丘区大量兴修大中小型水库,修建配套的沟渠水系,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大大缓解了旱涝灾害的困扰,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80年代中期开始至90年代,湖南重点开展湖区综合治理、山丘区病险水库治理和"四水"整治,先后在"四水"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洞庭湖水质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强化解决洞庭湖水污染问题建议:治理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工业点源污染,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湖区内源污染防治,加强湖区排污口管理与综合整治;为确保洞庭湖水质安全和应答中央环保督察提出的整治要求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
环洞庭湖区平原湖区旱地夏季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筛选适合洞庭湖区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2012年在湖南省安乡县平原湖区旱地进行了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和源玉16的产量较高,分别达9 518.66、9 351.90 kg/hm2,而且综合性状和田间表现较好,适宜在环洞庭湖平原湖区旱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本报讯近日,农业部发布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三五"期间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重点流域,选择农业环境问题突出、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加大源头控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区,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四类治理工程。一是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全面推进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峡及长江控制性上游水库的蓄水运用,洞庭湖湖区水位持续降低,将对农业灌溉产生一定影响。文章以20世纪90年代水沙系列预测的洞庭湖湖区水位变化为前提,预测了2022年和2032年在不同条件下,湖区水位减低对农业灌溉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来水年,洞庭湖湖区水位降低将主要影响东洞庭湖滨湖区农田自流灌溉,而对南洞庭湖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5~10月份平均滨湖区自流灌溉受影响将增加约47万亩;特枯水年,湖区水位降低将使5~10月份平均滨湖区自流灌溉受影响将增加约30万亩;两种来水条件下,5月份和9~10月份自流灌溉受影响最大。文章能够为洞庭湖湖区农业灌溉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各河流的水流特性存在差异,部分河流沿程或局部冲刷,堤脚和岸坡崩塌严重,危及堤防安全。历史上治理的措施一般为矶头结合抛石护脚,但矶头改变水流形态又可能引起迎流当冲、河势变化等问题。文章针对洞庭湖"二期"治理在草尾河、藕池河东支注滋口河实施砍矶头改护坡或结合实施雷诺护垫的实践,研究并总结了工程治理措施及其效果,该实践对松滋东支大湖口河、甘溪河、毛角口河等类似河段的崩岸治理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晓荣  张怀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03-16005,16008
选取1987~2009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洞庭湖区地面覆盖类型,对比4期数据并根据水文与地理位置等因素对湖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湖区湿地总体呈退化趋势,林地面积增加24 481 hm2;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三者在湿地退化上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其中西洞庭湿地总体面积减少最多为9 434.3 hm2,南洞庭湖次之,东洞庭湖最小。  相似文献   

10.
于2005年11月采集了东洞庭湖与大通湖区的湖水、沉积物和生物样品,并测定了水、沉积物和水生生物样品中重金属(Cd、Pb、Hg、As)的含量.结果表明,东洞庭湖与大通湖区的湖水绝大部分都属于Ⅰ类水质,且Cd、Pb、Hg的含量低于洞庭湖湖水的背景值,As的含量高于洞庭湖湖水的背景值.沉积物中的Cd、Pb、Hg、As的含量都高于相应的洞庭湖沉积物背景值,其中以岳阳港和鹿角附近的沉积物中Cd、Pb、Hg、As的含量最高,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且高于美国和加拿大淡水沉积物的上限,很有可能会对周围的生物体产生危害.不同鱼类中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是:中下层鱼类>中上层鱼类,肉食性鱼类>植食性鱼类,方形环棱螺肉体中重金属含量是东洞庭湖的东岸大于东洞庭湖的西岸,以鹿角和岳阳港最高,且鱼类和螺类重金属含量都没有超过无公害水产品的限量标准和人体消费标准,是比较安全放心的食品.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汉寿沅南垸新兴嘴至车脑防洪堤段河道为沅水尾闾典型的分汊型河道。大堤经洞庭湖区一、二期治理后,受堤基地质条件及河势变化影响,汛期仍存在崩岸、渗漏、管涌等险情。剖析了险情的成因,提出了强化河势控制,静水吹填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在2017年洪水中吹填河段大堤垸内未出现险情,治理成效显著。治理措施对洞庭湖区治河、治堤、治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大通湖区基本概况大通湖区位于湘中偏北,洞庭湖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28″至112°42′02″,北纬29°01′19″至29°19′16″。地形为典型的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内湖泊、水面、沟渠纵横交错,地势低洼平坦,地面海拨高程在24~32米之间。湖区濒临东洞庭湖,处于益阳、岳阳、常德三市的中心地带,陆路由省道202线  相似文献   

13.
正水天泼色、生态湖洲,洞庭美景,沙鸥翔集,鲜鱼香蟹,大湖放歌、洞庭之心……这里是北纬29度的中国洞庭湖平原。从空中鸟瞰,洞庭湖水系像一个飘逸的中国行草书法的"心"字。这个"心"字中间位置的"一点",就是拥有12万亩浩瀚水面的湖南最大内陆静水湖、三湘第一湖——大通湖。  相似文献   

14.
欧阳红  杜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84-10287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千百年来洪水为患。1949年以来湖体加速萎缩,水、旱灾频发,生态与环境出现种种新问题。对洞庭湖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后发现,宏观湖体萎缩、湖区气候持续变暖、新的江湖关系显现的复杂脆弱性、洞庭湖区日益工业化与城镇化以及缺乏权威法规的制约是造成洞庭湖生态与环境恶化的新老因子。  相似文献   

15.
根据西洞庭湖区历年雨情水情变化趋势,分析了近期洞庭湖水位失衡的成因及防汛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增强人们防汛抗灾意识,提出了"后三峡时代"西洞庭湖防汛抗灾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区粳稻生产现状,对洞庭湖区发展"早籼晚粳"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了双季晚稻"籼改粳"在品种搭配、育秧方式、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完熟收割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洞庭湖区双季稻发展"早籼晚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洞庭湖环保局提供的多年连续的水质检测结果及结论,针对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从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探索洞庭湖区生态修复现状及湖区水环境保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难点重点提出了洞庭湖区的生态修复的对策,力求切实有效地恢复洞庭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发布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重点流域,选择农业环境问题突出、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加大源头控制,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综合示范区,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规划》明确重点建设四  相似文献   

19.
宁夏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生态型、经济型、景观型"3种措施相结合的流域治理模式,加快推进区域生态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具有彭阳特色的生态文明综合治理新路子,建立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治理机制和管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永州市冷水滩区位于湘江上游源头带,境内2 km以上河道有83条,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流10条,均为湘江水系。自2012年成功申报农村河道治理及水系连通综合整治试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试点县实施内容和要求,认真贯彻生态、环保、效益"三大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综合、高效、长效"四大治理",规划用3年时间对楚江、腊树村河、水汲江等8条流域面积(50~200)km~2的农村河道分11个项目区开展综合治理,实现了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建设速度、生态效益"四大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