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彭美龄  金琳  姚一飞  李婉雪  代秦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134-138,155
2013—2018年,每周对洞庭湖的2个湖体断面进行水质监测,采集酸碱度(pH)、溶解氧(DO)、高锰酸钾指数(CODMn)、氨氮含量指标(NH3-N)等4个水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得出DO与其他3个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GIS绘制洞庭湖植被覆盖特征的遥感图像,研究洞庭湖水体DO值水平与附近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洞庭湖湖体溶解氧(DO)夏季(6—8月份)含量低,冬季(11月至次年1月份)含量高,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2)从空间上来看,西洞庭湖溶解氧含量整体上大于东洞庭湖,不同地域溶解氧的水平差异较大;(3)洞庭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与pH值正相关,与氨氮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与高锰酸钾指数无相关关系;(4)水体中的溶解氧对水稻生产有影响且两者之间不是单一的正相关关系,当溶解氧为9.8mg/L左右时,稻田覆盖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正水天泼色、生态湖洲,洞庭美景,沙鸥翔集,鲜鱼香蟹,大湖放歌、洞庭之心……这里是北纬29度的中国洞庭湖平原。从空中鸟瞰,洞庭湖水系像一个飘逸的中国行草书法的"心"字。这个"心"字中间位置的"一点",就是拥有12万亩浩瀚水面的湖南最大内陆静水湖、三湘第一湖——大通湖。  相似文献   

3.
通过星地同步地面试验,建立起洞庭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模型,运用2011年4月~2012年4月的多期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对洞庭湖叶绿素a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第三通道(HJ3)反射率与第二通道(HJ2)和第四通道(HJ4)反射率之和的比值与洞庭湖水体叶绿素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构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的洞庭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采用多期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对洞庭湖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较好地反映了洞庭湖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湘资沅澧四水水库及其上游梯级群逐渐投产以后,洞庭湖入湖水沙均在人工调节影响之下,荆江及其下游干流总体上也成为了堤防约束的渠化河流,但洞庭湖处于自然蓄泄状态。随着长江干流清水下泄长程冲刷的不断发展,洞庭湖近期出现了水位下降、水面萎缩、来水来沙衰减以及水库蓄水期湖泊快速转化为河道的一系列变化。初步分析认为,在不改变江湖现有格局的情况下,通过长江芦家河低堰闸坝将长江枯水自松滋口较大地导入洞庭湖,或可缓解洞庭湖枯水时期不断萎缩的一系列变化影响,并减轻长江中下游冲刷问题。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景观生态风险的变化规律,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基于1985年、2005年和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格局,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分别增加了13.17万hm2和21.63万hm2;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状况从以较低生态风险和中等生态风险为主发展至较低生态风险、中等生态风险和较高生态风险并存的格局,同时高生态风险区域面积也有所增加;在后期,由于国家在此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加强部分地区的生态保护,低生态风险区和较低生态风险区的面积有所回升;因此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期间,要对区域生态风险进行定期监控。  相似文献   

6.
文章华 《中国农垦》2013,(10):35-35
号称三湘第一湖的大通湖生态资源曾经极其丰富。由于盲目引进工业项目和掠夺性开发经营,洞庭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湖渔场原来45万亩的水面缩至12.4万亩。  相似文献   

7.
9月4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库克大学地学与环境学院教授苏宁虎博士,访问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站。洞庭湖站副站长谢永宏研究员向客人全面介绍了该站的基本建设情况、战略定位、科研项目、长期定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况,及我国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实证研究概况,构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环境和经济2个方面的代表性指标,涉及到6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可为今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湖洲农业的概念 长江与湘、资、沅、灃四水冲刷下来的泥砂在洞庭湖淤积,形成湖洲。从形成来讲,湖洲是生态失调的产物,但从利用来讲,湖洲却是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它的面积大,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生物种类繁多。现在的湖洲面积已达240万亩,且每年入湖的泥砂淤积量为一亿立方米,形成的新洲以6万多亩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0年,湖洲面积将在350万亩以上。以地处洞庭湖西南的沅江县为例,有耕地84万亩以上,湖洲面积几乎与耕地面积相当,而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流域包含众多河流、沼泽、湖泊以及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洞庭湖流域湿地退化严重,针对洞庭湖流域不同类型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已成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需求。本文从洞庭湖流域的湿地概况、退化现状和原因出发,总结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水环境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生境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土壤修复技术;提出了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修复的一般修复模式,即环境评价——目标制定——规划编制——修复实施——管理维护——反馈调节,最终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最后,通过洞庭湖流域四种典型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生态修复案例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模式。未来应从不同类型湿地的退化过程及机理、流域尺度下的湿地生态修复、小微湿地建设、生态修复后的生态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域面积、水文环境、水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绿化工程、加强蓄洪能力建设、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东洞庭湖区湿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洞庭湖野生湿地具有不同观赏特性植物的资源及利用现状作出了分析,认为洞庭湖湿地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应用于园林的种类只有少量的几种。并根据湿地植物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议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湿地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已成为了实现资源保护最重要的途径。西洞庭湖湿地属内陆湖泊芦苇沼泽型湿地,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和开发价值。该文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从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两方面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揭示了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东、南、西洞庭湖区域君山岛、龙山、赤山岛龙虎山林场、明朗山、常德林场、和洑林场和桃源县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借鉴生态学有关生态系统内部均衡和均质原理,在森林生态系统(斑块)尺度,从空间结构的混交、竞争、空间分布格局3个方面分析提出空间优化的均质性目标、均质性指数及均质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5个洞庭湖湿地调查林分平均均质性评价指数为0.2517.均质性评价的5个等级中处于l级和2级的林分为12个,占80%,处于3级的林分只有3个,仅占20%.说明洞庭湖各林分整体上在空间结构、生长环境和树种优势度等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离理想空间结构差距太大;按照高程不同,洞庭湖湿地从湖沼到丘陵岗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特征逐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均质性目标及均质性指数的提出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空间途径的拓展,为森林经营的理想空间结构及其表达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以及人类对湖泊湿地环境的破坏,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中心沉积物中湿地花粉与入湖营养盐关系的研究,发现湿地植被的破坏是入湖营养盐增加的重要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对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加速了湖泊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田伟国  彭佳栋  沈军  李赛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6):1309-1313,1334
[目的]基于MODIS影像序列,对三峡截流前后洞庭湖面积变化序列进行分析。[方法]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影像序列,分析三峡大坝建立前后,洞庭湖水体面积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同时对汛期和干旱期洞庭湖面积变化与城陵矶水文观测站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自三峡大坝建立后,对洞庭湖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体面积差有很大影响;在枯水期,洞庭湖水体面积与城陵矶水位线性关系较弱,而在丰水期,洞庭湖面积变化与城陵矶水位有较强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研究通过对城陵矶水位变化过程可大致估算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大小,为洞庭湖水体变化的研究提供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农村环境规划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农村环境规划还存在很多问题。以洞庭湖区农村环境规划为探索对象,分析了洞庭湖区农村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2007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东方田鼠种群暴发是其种群数量自然波动到达高峰期的体现。洞庭湖湖泊泥沙淤积导致的沼泽化是其成灾的主要基础;而围湖造田、围湖灭螺和滥捕天敌乃是湖区东方田鼠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严重危害的直接原因;近期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工程又进一步加强了东方田鼠的暴发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东方田鼠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湖南环洞庭湖区南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湖南环洞庭湖区种植蜜本南瓜的面积、产量稳步上升,南瓜产业形成了一定市场。针对目前该区南瓜产业中存在的种子良莠不齐、主推品种有缺陷、贮藏加工技术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加大优势品牌宣传力度、创新育种材料、开展南瓜贮运技术和加工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南瓜产业信息渠道等,使环洞庭湖区南瓜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刘电英  邹希云  彭杰彪  龚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02-15903
对洞庭湖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湖面风速与陆地风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湖面平均风速比陆地平均风速大2.3m/s,湖面瞬时风速是陆地瞬时风速的2倍左右;在垂直方向上,湖面平均风速与陆地平均风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