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勇  余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64-5066
介绍了贵州省土地整治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分析了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对待土地整治积极性差,土地整治技术有待提高,各部门协同能力差及后期监管制度不完善,据此提出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总结归纳法,在总结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探索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生态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推动贵州省生态性土地整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型土地整治项目向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升级已是必然趋势。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基于绿色生态视角,通过资料查询与实地调查等方式,总结归纳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现状、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优化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生态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推动土地整治项目升级,丰富生态型土地整治研究内容,拓展土地整治内涵。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7):48-52
土地整治是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对贵州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鉴于贵州省土地整治区所处地域的特殊性和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紧迫性,笔者详细阐述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进展,因地制宜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出现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可为贵州省科学、合理、有效地评价土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贵州土地整治管理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整治中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入手,综合地分析近年来贵州省在土地整治中土地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分析贵州省耕地资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国土资源部提出的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对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政策依据及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根据当前和未来占补平衡政策导向和趋势,提出了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工作的重点,以期为贵州省土地整治垦造水田相关工作的部署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执行《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进一步规范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采用典型项目调研和预算书审核等方法,对贵州省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预算要点和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当前土地整治工程预算执行《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2012年版)中存在工程规划或设计的不准确性、材料预算价格不贴合实际等4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客观、科学、合理地制定工程设计方案,限制材料预算单价并完善其中科目等5个方面提出规范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的建议,对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资金的审核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地整治功能的拓展,在落实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土地整治逐渐成为提升民生福祉的发展动力、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贵州省开展极贫乡(镇)整乡推进的土地整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平塘县大塘镇资源条件、现实状况,采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揭示开展土地整治整乡推进的战略背景,阐述大塘镇土地整治整乡推进的战略导向、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提出落实战略的一系列措施,以指导大塘镇土地整治整乡推进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传统土地整治模式,引入土地整治PPP模式,通过文献综述,论述了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特点,分析了采用土地整治PPP模式进行土地整治工作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土地确权、市场经济等政策,阐述了发展PPP模式对土地整治发展前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属于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大部分耕地处于低山丘陵地区,整体地形起伏落差较大,为了探讨更适合贵州地域特色的土地整治规划,本文提出“立体农业”整治规划方法。该方式将土地整治工程严格按照地形坡度不同,确定其整治后的功能效果,不再全域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核心目标,不同坡度耕地整治目标不尽相同又相互关联。该土地整治方式更强调因地制宜,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分为陡坡、缓坡、山脚、坝区四种类型区域进行土地整治,其相对应的土地整治工程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土地整治项目在贵州省遍地开花,在取得实际效益的同时在各地区也逐渐显露出现阶段土地整治发展模式的弊端,即土地整治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可循环发展的脱节,即使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应时而变、因地制宜,整治模式不健全,土地整治的最终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以贵州省为例,基于PDCA循环法、案例分析与实例调查分析法,结合2010—2014年5年来土地整治相关数据为基础,紧紧围绕如何寻找更好的土地整治发展模式才能取得长久、良好的整治效果进行深入分析论证。研究表明,构建基于PDCA循环法的城乡土地整治模型,具有时时都在循环、发展、进步、自检的独特优势。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及时将有效信息注入这个系统模型,不断促进系统模型升级、完善,使得土地整治活动愈加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推动贵州省城乡土地整治工作良性发展,进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治是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总结土地整治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在贵州山区实施土地整治的主要做法有:实施耕作层剥离,着力提升新增耕地质量;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开垦水田、实施"旱改水";耕地小块归并大块,改善耕地细碎化。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实现"以质抵量"、完善后期管护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8,(6):88-90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在赫章县对口帮扶,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期间,充分挖掘土地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土地政策价值,坚持精准帮扶与区域整体开发有机结合,通过增减挂钩和土地整治等政策,采取村民自建方式,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变革活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能力,让土地成为赫章县精准扶贫的重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土地整理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洪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19-222,237
阐述了现代农业、土地整理的基本概念与内涵。通过分析其相互之间的衔接、依存关系,并结合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地石漠化加剧等自然状况和当前贵州省农业生产现状特点,阐明了贵州土地整治工程思路与方向,提出了当前贵州土地整理政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50-53
土地整治是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可以保证土地整治良好发展,笔者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最终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得出宋圣宫村土地整治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近些年中央的一项工作重点,我国的脱贫工作已从经济扶贫转变为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贵州省湄潭县通过“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整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土地政策,并结合自身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成功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本文拟对湄潭县实施的土地政策进行分析,为其他不发达地区提供脱贫经验。  相似文献   

17.
定西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根据《甘肃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对市级土地整治的要求,结合定西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定位,全面评价该市各县、区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潜力,重点分析评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是在土地的基础上展开的。土地整治和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理论层面上探索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与联系,避免二者被混淆使用。土地整治与土地整理的区别在于:目的、范围和实施的手段不同;二者的联系在于:土地整治包含了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统率着土地整理的发展,二者的作用都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平衡土地利用中数量、质量与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阐述了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的新内涵。结合淄博市土地整治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提出了土地整治推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分别指出了淄博市北部平原现代农业区、中部丘陵高新产业区、南部低山生态经济区基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整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评价浙江省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效果及潜在风险,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土地综合整治成为促进城乡关系变迁的有效平台和关键抓手,城乡融合关系对土地综合整治提出新要求;浙江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助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同时,面临土地综合整治管理决策行政化、实施过程工程化、利益协调复杂化、融资渠道单一化等挑战.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为优化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效果、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议完善土地综合整治多元参与机制、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三重属性"功能、创新土地综合整治利益共享机制、拓宽土地综合整治多元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