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稻田养鱼通过修建一定形式的稻田养鱼工程,建立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1.稻田养鱼的好处(1)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稻鱼可增收数百元。水稻在原有基础上增产5%~10%,可谓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解决吃鱼难,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稻田养鱼会因水稻搁田和喷药治虫而影响鱼的生长。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证明稻田养鱼只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可以获得稻鱼双丰收。 一、挖鱼沟鱼窝 稻田养鱼要保持足够水层,但是与水稻栽培的促控措施有矛盾,长期灌深水易造成水稻旺长,加重倒伏和病虫危害。同时,防治水稻病虫时全田保持水层,鱼苗散布全田中,增加受  相似文献   

3.
稻鱼共生系统不同水深对水稻和鱼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限制因子,研究稻鱼系统蓄水深度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稻鱼共生系统不同蓄水深度对水稻和田鱼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不足的热带和亚热带山区,只要能够保证水稻生育期稻田水深达到10 cm就能开展稻田养鱼,田鱼生长早期不受影响;水源充足的地区,稻田水深25 cm时,水稻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索稻鱼共育的增产增收机制,于2017年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进行了免耕稻田养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具有除草、防病、除虫的作用,可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的农业立体种养新技术。免耕稻田养鱼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从而增加产量,可增产2.56%左右。同时,免耕稻田养鱼还可以增加鱼的收入,鱼的产量为487.5 kg/hm~2,按收购价34元/kg计,养鱼可增加收入16 575元/hm~2,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发展免耕稻田养鱼可推进产业扶贫,使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7.
一稻一鱼”是指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后,再养一季鱼的经营模式。采用“一稻一鱼”模式养鱼,养殖时间短,成本低,技术简单;养鱼后的底泥富含有机质,可为来年的水稻节约肥料;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稻田养鱼中施用农药、化肥以及浅灌晒田与养鱼之间的“三大”矛盾;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通过养鱼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显著。目前,我省内陆山区的一些农村,已开始推广“一稻一鱼”生产。  相似文献   

8.
方锦宏 《农技服务》2014,31(7):202-202
<正>稻田养鱼足他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一体开发利用的养殖技术。一、稻田养鱼的生态作用稻田养鱼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种养殖方式,它发扬了湖泊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这两种方式的不足,具有稻鱼互利的生态意义。在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水稻和鱼之问是共生关系。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的稻田杂草和水稻争夺肥料,若消灭了田间杂草,稻谷将增产10%以上,稻阳养鱼减少了杂草  相似文献   

9.
周羽英  张是 《当代农业》2011,(12):38-39
稻田养鱼可使原来的单一种植发展成稻鱼共收的立体农业,投资少、用工少、新增效益较高,是农村调整生产结构较好的方式。稻鱼共生,通过鱼的吃草、除虫、活水、松土、增肥等作用,既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又可节省肥料30%~40%,还可使水稻增收5%~10%,多年养鱼稻田还可免耕。  相似文献   

10.
周羽英  张是 《农家致富》2011,(12):38-39
稻田养鱼可使原来的单一种植发展成稻鱼共收的立体农业,投资少、用工少、新增效益较高,是农村调整生产结构较好的方式。稻鱼共生,通过鱼的吃草、除虫、活水、松土、增肥等作用,既可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又可节省肥料30%~40%,还可使水稻增收5%~10%,多年养鱼稻田还可免耕。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防治的原理,充分利用稻田提供的水、肥、饵等条件,人工管理下增加鱼产品,并合理改善水稻生长发育条件,促进稻谷增产的有效措施.稻田养鱼可以形成"稻田养鱼鱼养稻,粮食增产鱼丰收"的良性生态系统,是一项成本低、收益大、见效快的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李晓辉 《云南农业》2006,(12):18-19
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条件作为鱼的生育环境,让其清除稻田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改良土壤,增加水稻产量;同时水稻又为其生长、发育、觅食、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达到稻鱼互惠互利,实现水稻无公害生产。目前.翠云区的稻田养鱼整体水平正处在从粗放经营、平板式向集约化、高标准方向发展,稻田养鱼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水平越来越高,增产、增收、富民的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鱼利用稻鱼共生技术,现实稻鱼丰收的生产方式。稻田养鱼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增加农民收入,非常受到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在永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枫林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已取得不错效果,该文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稻鱼共生,顾名思义是指稻鱼在同一环境中同时生长,从而获得稻鱼双丰收.其特点是在稻田里养鱼,以稻田杂草和害虫为鱼饵,再以鱼粪为水稻肥料,形成"稻鱼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是一种稻养鱼、鱼肥稻的生态种养模式,养鱼的同时又保证了农田持续耕种所必需的肥力。这是因为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部分害虫,直接或间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稻田中因开挖鱼沟、鱼凼少种的几行水稻可密植在鱼沟、鱼凼的周边,减行不减株,因为肥力、阳光的边际效益会使水稻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 一、试验目的本试验在于探索稻鱼共生的合理方式,更好地解决稻鱼在需水特性上的矛盾,达到水稻丰收鱼增产的目的. 稻田养鱼,稻鱼二者存在着共生互利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养鱼需要一定深度的水体;而水稻则要求以浅水勤灌为主,在一定的生长阶段,还需要排水烤田,显然这对养鱼是不利的.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稻田养鱼把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合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稻田工程化改造,建立了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在保证水稻产值的基础上,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以及生态等优势。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一、稻田养鱼的价值与作用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让种养殖业的结合得以有效深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促  相似文献   

18.
<正>入秋以来,随着各地稻田进入开镰收割时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桃李村委会呈现出一片"稻香鱼儿肥"的喜人景象。这里的"稻花鱼"还没等上市,就成了客商们的"抢手货",每天到稻田订购鲜鱼的人络绎不绝,"稻花鱼"供不应求。桃李村委会是双江街道优质水稻主产区,稻田气候湿润、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宜人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稻鱼发展。双江街道在2014年示范养殖成功的基础上,2015年通过项目资金的扶持,把稻田养鱼工程  相似文献   

19.
稻鱼共作对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系统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控制稻田病虫草害发生,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生态作用。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水稻单作处理和稻鱼共作处理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以及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作相比,稻鱼共作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和成虫密度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水稻卷叶率,并可显著增加水稻分蘖数、成穗率、有效穗数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单季稻田稻鱼立体种养技术,主要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达到稻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水体、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稻养鱼,稻鱼共生,耕养结合,利稻利鱼的先进技术,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水稻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的稻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