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综合了前人对植物雄性不育生物学特点的研究结果,讨论了雄性不育性的产生原因及育性水平与生理生化反应的关系,提出了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新解释——变异基因假说。并据此假说讨论了产生雄性不育的可能途径及类型,解释了现有植物雄性不育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水稻(Oryzo sativa L.)不同类型杂种的雄性不育性,探讨了杂种的不同遗传组成与雄性不育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中,可以同时产生核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提出了F_1杂种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育性恢复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杂种质核关系中存在的异源性,可以把杂种划分为三类:一元杂种、二元杂种和三元杂种。  相似文献   

3.
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细胞核雄性不育、细胞质雄性不育以及细胞器基因组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三个方面综述了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线粒体基因组通过重排产生具有新功能的嵌合基因(开放阅读框架)或改变其下游紧接着基因的表达模式、功能,引起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特异基因表达或结构的改变引起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4.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在细胞学方面、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在分子水平上概述了线粒体和叶绿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讨论了环境条件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影响以及基因工程创造雄性不育的策略、机理。指出决定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胞质因子在线粒体基因组上,提出了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线粒体基因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对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因子的细胞器定位、线粒体基因组嵌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产生的关系、育性恢复基因对线粒体嵌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线粒体质粒和RNA 编辑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影响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利用雄性不育可简化制种程序。随着科学家对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创制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突变体已成为可能。综述了番茄花粉败育与环境、能量代谢、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雄性不育在植物界普遍存在,利用雄性不育可简化制种程序。随着科学家对植物花药和花粉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通过人工创制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突变体已成为可能。综述了番茄花粉败育与环境、能量代谢、分子机制等方面的关系,以期为番茄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温敏雄性不育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上特别具有优越性。迄今,已在许多植物中发现温敏雄性不育系,并广泛用于两系法杂交育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已从分子水平揭示温敏雄性不育的本质,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从基因分子定位、基因差异表达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温敏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分子机理,并深入探讨了导致温敏雄性不育的基因差异表达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植物雄性不育与输导组织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意见。Laser等(1972)认为,维管束的退化是造成植物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中山大学生物系等(1976)通过对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观察到由于维管束发育不良,导致花粉缺乏营养而败育。而北京大学生物系(1976)对小麦雄性不育系观察以后认为,不育系花粉的败育与营养供应的关系,在细胞形态学上不能找到直接的联系。潘坤清认为,输导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饲两用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工业能源等方面 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可以分为 T 型、 C 型与 S 型 3 种类型。不育基因来源于线粒体基因重排形成嵌合基因,新形成的嵌合基因对花药中小孢子的发 育产生危害导致败育的发生。恢复基因的存在可以消除不育基因的危害,使小孢子正常生长。由于不育基因为 线粒体基因,恢复基因为细胞核基因,对细胞质不育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同样是探究质 - 核互作关系的桥梁。同 时对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玉米利用杂种优势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玉米生产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作物杂 种优势的利用、杂交种的制种都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解放劳动力降低制种成本,而且提高了制种纯度增加产量。 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特征及近年来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与育性恢复基因进行概述,并探 讨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以其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逆境条件下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发育过程中,是发生在特定阶段的自然的细胞死亡过程。在逆境胁迫因子如病原体、昆虫、低氧、低温、热激、金属离子等作用下,植物为了抵御不良环境的侵害,以C a2 、活性氧、NO等为信号因子,诱导植物体的特定部位发生PCD,形成细胞主动性死亡,从而避免逆境对其他组织进一步伤害,并使植物获得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本文通过对植物PCD的一般特征、环境胁迫因子及诱导PCD信号传递途径、生物学意义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为在逆境条件下深入研究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植物体一定发育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受特定的基因调控,是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介绍了PCD的概念、一般特征、机理、与植物衰老的差别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植物PCD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实际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The proper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epends upon a finely tuned balance betwee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Although PCD was initially believed to depend solely on the inability of certain neurons to obtain access to a limited supply of trophic factors,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the local production of death signals is also critical. In this Viewpoint, we discuss several pathways implicated in the survival of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 both pathways that protect from apoptosis and pathways that promote apoptosis-and describe how these disparate pathways converge on the final common mediators of PCD. Information on other important pathways implicated in granule cell survival may be found in the Connections Maps.  相似文献   

14.
根据孟德尔定律可以得到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随着遗传学的发展,需要知道已知亲本和子代基因型时,子代的某一个基因来自亲本的某一个基因的概率和子代的基因型来自亲本的某一个组合基因型的概率,即基因概率和基因型概率。根据条件概率和孟德尔定律导出了基因概率和基因型概率的计算方法,且研究了基因概率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遗传学的演化及其辩证发展,包括古代遗传思想的萌芽,经典遗传学阶段、由细胞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过渡阶段和分子遗传学阶段.认为遗传学的发展演化经历过反复曲折和不断认识的深化过程.研究遗传学的演化史及其发展的辩证法,对于深化遗传本质的认识,对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工作的发展,对于农作物和家畜良种的选育,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发生在许多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和非生物的逆境条件下,是由细胞自身基因编码的、主动的、有序的细胞死亡形式。活性氧(ROS)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外界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刺激的反应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调控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本文综述了ROS的产生、对植物在环境胁迫下防御反应的作用以及与其他一些信号分子在植物PCD中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星  罗光彬  刘永  肖焕星  姜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54-3555
细胞凋亡是雌性生殖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目前,在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至少发现5个配体受体系统:TNFa和TNF受体系统,Fas配体受体系统,TRAIL和TRAIL受体系统,APO-3配体受体系统,PFG-5配体受体系统,而且发现颗粒细胞凋亡属于依赖于线粒体凋亡信号传导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几种麦类作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x)同工酶时空特异性表达模式的遗传研究,证明各Px“奢侈基因”的表达都具有一定的物种染色体组、品种基因型、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时期、组织器官和外源激素诱导的特异性。在一定的遗传背景和一定的时空位点上,这些Px基因的表达模式可以发生特定方向的遗传转换,这可能是自然生长和外源激素诱导状态下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一个个体发育遗传学基本规律,也可能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条件下物种形成与进化的一个系统发育遗传学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Regressive events in neurogenesis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The development of most regions of the vertebrate nervous system includes a distinct phase of neuronal degeneration during which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 neurons initially generated die. This degeneration primarily adjusts the magnitude of each neuronal population to the size or functional needs of its projection field, but in the process it seems also to eliminate many neurons whose axons have grown to either the wrong target or an inappropriate region within the target area. In addition, many connections that are initially formed are later eliminated without the death of the parent cell. In most cases such process elimination results in the removal of terminal axonal branches and hence serves as a mechanism to "fine-tune" neuronal wiring. However, there are now also several examples of the large-scale elimination of early-formed pathways as a result of the selective degeneration of long axon collaterals. Thus, far from being relatively minor aspects of neural development, these regressive phenomena are now recognized as playing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orm of the mature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20.
遗传学已成为众多高等教育院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重要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迅速、内容广、难点多,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觉得难度大、缺乏主观能动性;本文针对目前遗传学课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建立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