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一套全新的、综合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麦生产上的超常技术体系.地膜小麦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需要必要的技术规范支持,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为此作者在总结渭北旱原及生态类型相似区的地膜小麦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渭北旱原地膜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穴播地膜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地膜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 ,在冬小麦越冬期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地膜小麦明显大于露地小麦 ;在返青期和拔节期 ,40~ 6 0 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地膜小麦略大于露地小麦 ;孕穗期 ,土壤含水量地膜小麦小于露地小麦。随着生育期延后 ,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地膜小麦多数表现为降低的趋势 ,而露地小麦在 0~ 2 0 cm和 2 0~ 40 cm土层以上土壤含水量变化有波动 ,40~ 6 0 cm以下土层均表现为近似抛物线形。这种规律性变化与覆地膜后引起土壤水分动态运动及外界降水有关。土层内平均土壤含水量 ,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加值随生育期延后呈由高到低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 地膜小麦具有减少土壤蒸发、增高地温、减少害虫草害等多种效应,是提高寒旱山区小麦生产产量的有效途径,地膜小麦技术抓住了寒旱山区小麦生产存在的温度、水分两大瓶颈,对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增产作用,一般增幅均在30%以上。总结地处寒旱山区的涉县多年来地膜小麦生产经验得出,地膜小麦生产关键在播种,播种科学就增产、增效,相反,则会浪费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年对地膜小麦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种植地膜小麦要求的条件分析,认为种植地膜小麦应因地制宜,有所选择,依靠先进的种植模式,良种良法配套,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俱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寒山区气温偏低,农作物复种难以正常成熟的实际问题,总结形成了小麦∥地膜玉米、地膜玉米∥豆类∥土豆、小麦∥地膜玉米∥黍子、小麦∥地膜烟叶等4种间作套种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这几种模式的栽培特点、复种模式、茬口安排、经济效益、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末,甘谷县大石乡的农民针对当时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幼苗与播种穴错位、人工放苗劳动强度大以及常规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一次覆膜只种植一茬作物、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出膜上覆土能够有效解决地膜小麦苗穴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补充灌溉可有效解决旱地地膜小麦生长关键时期因缺水而导致的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拔节期地膜小麦喷灌15m3/667m2(以),渗灌6m3/667m2(次)比露地小麦喷灌15m3/667m2(次),分别增产54.8%、76.6%,以渗灌地膜小麦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9.
地膜冬小麦不同密度对幼穗分化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膜冬小麦和露冬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和主要农艺性状研究的结果表明;地膜冬小麦的不同密度对适期播种小麦的幼穗分化进程无明显影响,同时播种的地膜和露地小麦幼穗分化的各时期基本同步,其幼穗分化时间和全生育期仅相差2~4d,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分化的小穗,小花数分别增加1.1%和2.0%,而结实率却增加9.2%,处在同一分化时期的地膜小麦的生长锥比露地小麦的生长锥显得粗壮而富有活力,适期播种的地膜小麦比露地小  相似文献   

10.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地膜小麦具有明显增温、节水、抗旱、改土、增产增收之效果。在正常情况下,与露地小麦相比,亩增加产量100千克左右,亩节水60方~100方,亩增纯收益100元左右。根据我们三年试验、示范,种植地膜小麦要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一、精细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微硅粉回收再利用和传统塑料地膜污染土壤环境的问题,通过选择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LS)和不含微硅粉悬浮液体地膜(LP)与普通塑料地膜(PF)和空白不覆膜(CK)对照试验,研究不同液体地膜对青藏高原土壤保温、保水效应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地膜(LS)覆盖使土壤5 cm、10 cm温度分别提高0.7~1.5℃、0.5~1.4℃,同时使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1.11%和1.42%;这些变化使得小麦生育期的出苗率、株高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测量发现小麦茎和叶中的硅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平均提高19.3%和16.8%,小麦产量平均增产16.2%。微硅粉液体地膜覆盖提高土壤的温度和含水率,液体地膜中的硅元素被植物吸收利用后,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关中西部地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小麦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延长穗分化,提高产量的作用,通过试验示范调查,初步掌握了地膜小麦高产栽培的品种、播期、播量、配肥技术和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降解产物对作物的影响,为可降解地膜的研制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是在大豆收获后续种小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光解地膜降解产物处理对小麦的影响。模拟地膜降解产物为7 cm×5 cm2碎片、4 cm×5 cm碎片、1 cm×5 cm碎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3 000分子量聚乙烯(3 000 Da),模拟残留量为7、70、140、210、280和350 g/m2。以不使用降解产物(0处理)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光解地膜降解产物使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2个百分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略有降低,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単穗重有所增加,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结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降解产物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膜小麦的种植是集农技、农机和农艺等多项措施的高度有机结合,其技术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程度日趋完善,在技术操作规程深入千家万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掌握应用的同时,还有一些农户对该技术操作要点了解得不够全面,所种地膜小麦出苗错位现象还相当严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掏苗,增加了劳力投入,费工费时。发了种好地膜小麦,确保播种质量,现将引起地膜小麦出苗错位的原因做一简单介绍。  一、整地不细,垄面不平  种植地膜小麦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耕性良好及肥力中上等的地块,在播前结合整地将农肥和化肥一次性施足,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膜小麦的推广总结,提出了庄浪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解决了传统地膜小麦播种穴与幼苗错位、出苗率低、人工放苗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无地膜残留作为对照,将农用地膜残留对小麦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耕层农用地膜残留量越大,小麦减产越多,产量越低,但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目前甘肃省地膜小麦发展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地膜小麦生产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覆膜栽培与露地栽培土壤温度差异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覆膜栽培增温效果明显,比露地栽培小麦 0 cm日增温1.75℃、5 cm日增温2.93℃、 10cm日增温1.48℃、15cm日增温1.06℃、20 cm日增温0.93℃.地膜小麦和露地小麦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土层深度温差降幅大小依次为5 cm>10 cm>15 cm>20 cm .地膜小麦土壤温度日变化0~20 cm最低温度在8:00,最高温度0~10 cm出现在14:00、15 ~20 cm土壤最高温度出现在20:00.地膜小麦土壤温度随生育期后延而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银市高扬程灌区玉米的 7种不同套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的结果表明 ,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玉米是最优的模式 ,居第 1位 ;其次是地膜早熟马铃薯套玉米套线椒 ;地膜玉米套豌豆居第 3位 ;地膜穴播小麦套玉米复栽芹菜模式由于芹菜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 ,其综合评价结果反不如玉米套小麦模式 ;地膜玉米单种、“一膜两用”免耕种植玉米模式位居最后 ,说明复种模式优于单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西雨养小麦地膜栽培增产潜力与提升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雨养小麦地膜栽培起步早,具有独创性,增产效果明显,技术创新多,但比较效益低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小麦地膜栽培面积仅占可播种面积的9.63%,挖掘潜力首先是扩大栽培面积。从高产典型、年降雨量、光温气候、品种、技术方面对山西省冬小麦地膜栽培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增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