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黑心病是菠萝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的生理性病害,货架期仅6~8 d,严重制约着菠萝产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稿就近年来巴厘菠萝黑心病发病机理、采前采后防治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3个方面对菠萝黑心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菠萝黑心病病因复杂,发病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发病机理可从酶促褐变、膜脂代谢、糖酸代谢途径、活性氧积累等方面展开研究,防治方法以夏季栽培巴厘果冬季栽培抗病品种为主,控制巴厘菠萝采收时间,气调保鲜结合低温贮藏,菠萝黑心病须综合防控,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果实品质、选用抗病品种、采前采后处理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降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解决菠萝黑心病的根本途径在于品种改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以及菠萝遗传转化体系的日臻成熟,巴厘菠萝黑心病必将从根本上消除,极大促进雷州半岛菠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冷藏能有效延长菠萝保鲜时间,但菠萝在低温下贮藏容易发生黑心病,品质变劣,严重制约了菠萝产业发展。为探讨热处理减轻低温贮藏下菠萝黑心病的作用,以菠萝主栽品种巴厘菠萝为试材,用热空气处理采后菠萝,研究热处理对贮藏期菠萝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减轻了采后菠萝黑心病指数,降低了采后菠萝MDA含量,提高了冷藏期菠萝H2O2含量,延缓了整个贮藏期菠萝的SOD、POD活性下降速率,同时提高了冷藏期CAT活性,POD活性与黑心病指数显著相关。说明热处理可提高氧化酶活性,延缓采后菠萝果实衰老,从而减轻菠萝黑心病。  相似文献   

3.
果实采后酶促褐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实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褐变主要发生在果实采后贮藏期,褐变的根本原因是果实衰老,果实褐变是多酚氧化酶氧化酚类物质的结果,用有机酸等抗氧化剂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可抑制褐变的发生,抑制衰老的物质也能减轻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菠萝黑心病的研究现状.菠萝黑心病的主要特征是菠萝果实果内褐变,酚类化合物、酶类、活性氧是褐变的发生必须具备的3个因素目前认为该病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一种复杂生理变化过程的病害.根据当前菠萝生产和保鲜情况,提出控制菠萝黑心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虽然鸭梨果实的储藏性能比较强,但是,也容易出现接近果心的细胞组织发生褐变的问题,俗称黑心病。针对发生的时间也可以将其细化成早期和晚期的黑心病。其中,早期黑心病主要是受低温伤害所致,因温度较低,导致生物膜随之改变,而膜一旦受损,则会引发褐变,最终增加了鸭梨呼吸的消耗量,长期被储存在低温环境中,鸭梨的果心与果肉就会褐变。通常情况下,采收的成熟度如果不高,那么对于冷害就会更为敏感,在果实成熟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内部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增加,抗冷性能也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6.
金川雪梨果实黑心病机理及发生原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川雪梨黑心病是一种于正常采收期前即可发生的果实褐变的生理病害。分析测定表明 ,褐变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低于未褐变果实的相应部位 ;褐变程度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及回归系数均以果心最大 ,果肉其次 ,果皮最小 ,其与果实不同部位褐变顺序及程度分布一致。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因不同树龄、不同生态环境而有明显差异 ,但其病果率与酚类物质含量 (未褐变果实 )间未见明显相关性。褐变果实N、Ca、Mg、Mn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未褐变果实 ;K/Ca比、K/(Ca +Mg)比及Fe含量则高于或显著高于未褐变果实 ;P、Zn、Cu、B含量则未见明显差异。与金川品种比较 ,金川品种易发生黑心病 ,金花品种则几乎不发生 ,金花品种果实酚类物质相对高 (主要是果心 ) ;N、B含量相对低而K/Ca比、K/(Ca+Mg)比相对高 ;宿萼率显著高。用醋酸钙对金川雪梨进行田间根外喷洒处理后增加了果实Ca、Mg、N含量 ,降低了K含量、K/Ca比及K/(Ca +Mg)比 ;降低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 ,提高了果实多酚氧化酶活性 ,亦降低了病果率。用水及BP - 90 6进行根外喷洒处理与无处理比较 ,亦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酚类物质含量 ,提高了多酚氧化酶活性 (以上均为未褐变果实 )亦降低了病果率。说明金川雪梨黑心病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库尔勒香梨采后果实褐变 ,不仅与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 (PPO)含量、分布有关 ,而且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控制途径及技术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鸭梨贮藏中黑心病的防治北京农学院食品系李丽萍鸭梨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常出现因果肉褐变而黑心的现象。一种是前期黑心,多为入库后30~50天内,果实外观正常,果肉仍为白色,但果心发生不同程度变色;另一种为后期黑心,一般贮至次年3~4月份,果肉组织松散,果心...  相似文献   

9.
对缓慢降温处理后石榴果实在冷害温度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石榴果实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大籽石榴为试材,研究了0℃低温胁迫及缓慢降温对石榴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的低温相比,缓慢降温处理减缓石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以及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及减少了酚类物质的氧化,明显推迟和减轻石榴果实冷害症状的发生,减轻了果皮的褐变,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是贮藏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与酚类底物和多酚氧化酶(PPO)含量、分布有关,还与细胞膜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机理及防止措施进行了较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调贮藏中,库尔勒香梨果实褐变指数与多酚氧化酶(PPO)含量成正相关,与酚类底物含量成负相关,与细胞膜相对电导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杨昌鹏  黄虹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7-13079
[目的]研究蕉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蕉类果实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工艺技术的改进及香蕉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于坐果后60、75、90、105、120d取样,测定果实的重量、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结果]威廉斯蕉(Musa cavendishii L.,AAA基因型)、大蕉(M.sapientum L.,ABB基因型)、鸡蕉(M.paradisiaca L.,AAB基因型)和粉蕉(M.paradisiaca L.,ABB基因型)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都相对较高,而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且同一品种中PPO活性均明显高于POD活性。[结论]蕉类生产中疏果时废弃的幼果含有较多的蕉类多酚物质。因此,若要利用蕉类果实的多酚物质,宜选用幼果作为原料。以成熟的蕉类果实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有利于酶促褐变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以黄金梨、大香水、新梨七号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后梨褐变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和种类、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梨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以绿原酸为主,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别是二者在果实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性有关。黄金梨果心与其他部位比较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由果皮至果心CAT活性依次降低,而果皮中POD活性极大地高于其他部位。SOD的活性与褐变的直接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杏果实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完熟期的凯特、山农凯新2号、红玉为试材,对杏果实中与酶促褐变有关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及酚类物质组分等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不同,影响杏果实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不同。红玉的褐变程度最高,主要是因为其PPO活性和绿原酸含量最高,并且其褐变度与酚类物质含量及PPO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38、0.9944);山农凯新2号总酚含量最低,且除阿魏酸外,各酚类物质组分的含量也都最低,这些因素导致其褐变程度最低。(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酚类物质组分进行检测,发现表儿茶素、绿原酸、儿茶素是完熟期杏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并且表儿茶素是三个品种中测得的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采收成熟度对核桃青皮褐变及其相关代谢酶的影响,分析核桃青皮褐变发生机制,为生产中核桃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及其褐变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温185青皮核桃为试材,分别于8月22号(成熟度Ⅰ,花后125 d)、8月27号(成熟度Ⅱ,花后130 d)、9月1号(成熟度Ⅲ,花后135 d)采收,置于(-1±1)℃,相对湿度为75%~8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不同采收成熟度核桃青皮褐变指数、总酚含量及褐变代谢相关酶。【结果】 青皮成熟度不同,褐变指数不同,成熟度Ⅱ(8月27日)采收的核桃青皮贮期褐变指数显著低于其它2个成熟度,总酚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显著高于其它两个成熟度,温185核桃青皮褐变与总酚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成熟度Ⅱ(8月27日)是温185青皮核桃适宜采收期,其贮期青皮褐变与总酚含量及PPO、POD、PAL、SOD、CAT及APX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 2种成熟度 (全红和半红 )的赞皇大枣为试材 ,研究了采后常温下贮藏时果实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的褐变度、SOD活性、MDA和糖的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 ,与半红果相比 ,全红果的褐变度、MDA和糖的含量较高 ,SOD活性差异较小 ;贮藏前期 ,全红果的POD和PPO活性、蛋白质和总酚含量高于半红果 ,而在贮藏后期又低于半红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 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 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上升,侵染2—5 d内的果皮APX活性快速上升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下降,侵染5 d后的果皮SOD和APX活性快速下降;在整个侵染过程的果皮AsA含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增加。【结论】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而积累大量活性氧,大量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会引起细胞区室化功能的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其结果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的形成而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统计资料,对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东省水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49-1984年间,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很少,总产量一直很低。从1985年开始,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已分别达到108.13万hm2和1 061.9万t,广东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萝、荔枝和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广东省各地市各类水果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差异很大。广东省各地根据不同树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形成了以柑橘、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8.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除花色素苷类物质外,有关荔枝、龙眼果皮中其他酚类褐变底物理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有关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PPO底物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外界环境因素与不同品种褐变过程差异的关系、贮运期间PPO底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等,为控制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果皮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对菠萝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外施赤霉素,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单果重增加,但果实品质有所下降,果实硬度较对照下降11.60%~18.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下降4.01%~11.61%,而酸含量则提高5.61%~1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