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两优608在固始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始县地处豫皖交界,大别山北麓,秦岭淮河气候分界地带之南,年均气温15℃,降雨量1 066mm,平均日照2 139h,无霜期228d,1年2季农作物,水稻麦油轮作,是全国著名产粮大县之一.水稻产量和品质在豫南名列前茅,近年来以种植两系品种为主.河南本省所选育品种适合豫南的较少,大部分主导品种以引进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其中普遍发生较严重的主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还有稻苞虫、大螟等。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水稻。一、水稻螟虫发病特点1.大螟1.1大螟在我国一年可发生2~7代,随着纬度的变化自北向南代数递增。大螟的寄主除水稻外,还有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3.
李宁 《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0):19-20
水稻是河南省第二大秋粮作物,在本省粮食作物中总产排第三位,单产第一位,其中豫南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近几年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900余万亩。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对河南省豫南大别山区的  相似文献   

4.
一、大螟发生数量与水稻类型的关系我区自1977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稻,截至1979年,三年种植面积依次为4万、120万和240万亩.大螟发生数量,据高邮、宝应、仪征等三县的统计,全年灯下的蛾量,三年依次为90、652和1568头,显示大螟发生量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而递增.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杂交稻等大株型水稻有利于大螟的生长发育,取食这些类型水稻的虫体发育快,体型大,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控制大螟危害的最佳药剂,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三代大螟试验,结果表明,35%喹硫磷.敌百虫及40%敌百.毒死蜱是较理想的药剂,可大面积示范推广使用,在水稻破口期、大螟卵孵盛期每667m2用100mL,可较好地控制水稻后期大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大螟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危害对水稻高产稳产有直接影响。近几年来,宜兴市水稻大螟发生回升明显,笔者分析了新形势下水稻大螟的发生特点及回升原因,并科学地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对水稻安全生产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大螟寄主广泛,寄主在大螟生长发育及为害过程中作用显著。研究得出,旱稗与水稻混生会加重大螟发生程度,纯作稻区则大螟不孕卵;三代大螟为害水稻呈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虫伤蛛比例越大,平均单穗粒重减小;三代大螟可转株为害1-3次;水稻大田产量损失率(Y)与白穗和枯孕穗率(X)之间的相关式为Y=0.2311 1.1018X,r=0.9950^**;田间以出现0.36%以上白穗、枯孕穗时为对大螟实行用药治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螟虫,又名水稻钻心虫,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发生较为普遍的是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豫南地区最为常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第1代为主害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5月上中旬盛发,因越冬场所的不同,羽化很不整齐,可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害早栽早发的春稻,造成大量枯心、枯鞘,减产显著。二化螟2代幼虫在7月下旬发生,为害比较分  相似文献   

9.
豫南稻区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曲病又名黑穗病、稻花病,豫南农民俗称灰苞病。20世纪80年代,稻曲病在豫南发生很轻,进入90年代后,随着杂交籼稻在豫南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稻曲病发生逐年加重。近几年,豫南地区开始大面积推广超级稻,稻曲病也随之猖獗发生,从一般病害迅速发展成当地第一大水稻病害。杂交稻及超级杂交稻由于开花时颖壳开张度  相似文献   

10.
对10a生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林分生长及水文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乳源木莲混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水稻大螟的田间试验,明确其对水稻大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水稻大螟均具有较好的保叶效果及杀虫效果,其中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 g/hm2对水稻大螟的防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保穗效果和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1.
湖南滨湖一带地区,当地水稻螟虫以大螟为主,它的为害远超过当地的二化螟和三化螟。笔者在工作中初步发现大螟的为害与二、三化螟不同,有两个主要特点:(1)幼虫多分布在田边为害。如1956年6月上、中旬在沅江西湖农业社调查田边1—3行水稻的600株枯心苗,共有螟虫100条,大螟占89%,二化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因免耕、休闲田增加,大螟抗药性上升以及暖冬等因素的影响,大螟发生危害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我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水稻大螟危害,笔者开展了防治水稻大螟的药剂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1)40%惠螟EC(南京惠宇农化有限公司);(2  相似文献   

13.
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活体取食生测的方法系统研究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KF6和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结果】两转基因水稻在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最为明显,其对50%和100%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最短,大螟在该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3 d及6 d后,校正死亡率最高;其次为分蘖拔节期,两转基因水稻在4.0 d和10.0 d内能分别对50%和100%的大螟个体产生致死作用,在该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上取食6 d 后,校正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KF6在孕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显著下降,其对50%大螟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显著延长,且取食6 d 后的校正死亡率也显著下降。但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效应并没有明显下降;两转基因水稻在灌浆成熟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显著下降,对50%大螟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显著长于其它生育期,取食3 d和6 d后的校正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其它生育期;部分大螟能在转基因水稻的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完成个体发育。不同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亚致死效应也存在显著差异,取食苗期和分蘖拔节期的转基因水稻能抑制大螟幼虫和蛹的发育,降低化蛹率,但对羽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取食孕穗期的转基因水稻能显著抑制大螟幼虫的发育,但对蛹历期、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无影响;灌浆成熟期的转基因水稻对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无明显影响。在任一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均能降低大螟幼虫的体重和蛹重,但不影响成虫的生殖力。【结论】不同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随生育期的增加,致死和亚致死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从越冬基数及灯诱蛾量2个方面分析了吴江地区水稻2001—2016年螟虫种群发生动态情况,结合吴江地区水稻栽培方式、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大螟种群逐年回升的原因,提出了优先采用调整播栽期、无纺布隔离育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以及协调应用高效、环保药剂化学防治技术,突出秧田治螟、秧苗带药下田、控制水稻前期大螟的危害、减少后期虫口基数的水稻大螟综合防控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 水稻旱种就是水稻在旱地状态下栽培,是一项节水栽培技术。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因而在北方地区水稻早种发展迅速,几乎遍及淮河、秦岭以北各省市,1985年推广面积达240万亩。近年来,又有向长江流域丘陵、山区的“望天田”发展的趋势。阜南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紧靠淮河北岸,年平均降雨量916.6毫米,在夏播作物生长期(6—9月)降雨量年平均在460—540毫米之间,只要辅之以适量的补充灌溉,就能基本满足水稻早种的需水要求。因此,在我县推广水稻早种,比北方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控制水稻大螟的最佳药剂,笔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对大螟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每667m2适宜用量15mL,保穗和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是防治大螟较理想的药剂,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水稻大螟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发生规律、危害习性,对湖南益阳水稻大螟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大螟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一套简易可行的水稻大螟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防治水稻大螟的有效药剂,2010年进行了8种不同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刮对水稻大螟的防效最佳,但成本偏高,可在经济发达地区使用,适宜用量为10mL/667m^2;130%水胺.三唑磷乳油、50%稻丰散乳油对水稻大螟的防效也较好,可大面积推广应用,适宜用量分别为100、150mL/667m^2。  相似文献   

19.
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大螟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防治水稻大螟的高效、长效药剂。笔者进行了20%氯虫苯甲酰胺SC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大螟防效理想,杀虫速效性好,持效期较长,对水稻安全,建议每667m2使用剂量为10mL,在大螟孵化至1龄若虫盛期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天福一号"生物菌肥对水稻大螟的防效,在靖江市水稻上进行了该肥料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天福一号"生物菌肥对水稻大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可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